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破陣子·春景一般指本詞條

《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是宋代詞人晏殊所作。此詞上片描繪出春天裡流動明媚的美:新社日燕子飛動,清明前梨花飄落,青苔點綴池塘,黃鸝的鳴聲從樹間傳出,飛絮輕舞,春日漸長。下片寫了少女們採桑鬥草的樂事,用白描的手法,寫出少女的歡欣和快樂,形象鮮明生動,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詞中刻畫了一群少女走出深閨,沐浴在大自然中的歡樂情態,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她們天真活潑的性格,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清新流暢,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的純潔心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
  • 作品別名:破陣子·春景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珠玉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晏殊
  • 詞牌名:破陣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破陣子:原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⑵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豐收,有春秋兩社。新社即春社,時間在立春後、清明前。
⑶碧苔:碧綠色的苔草。
⑷飛絮:飄蕩著的柳絮。
⑸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⑹逢迎:相逢。
⑺疑怪:詫異、奇怪。這裡是“怪不得”的意思。
⑻鬥草:古代婦女的一種遊戲,也叫“鬥百草”。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荊楚人並踏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
⑼雙臉:指臉頰。

白話譯文

燕子飛回來的時候正趕上春季祭祀的日子,梨花落去之後又迎來了清明。三四片碧綠的青苔點綴著池中清水,棲息在樹葉下的黃鸝偶爾歌唱兩聲,柳絮也隨風輕輕地飛舞著。
在採桑的路上邂逅了東鄰女伴,她笑得如花般燦爛。正疑惑著她是不是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是今天鬥草獲得勝利了啊!雙頰都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了笑意。

創作背景

這首詞創作的具體年代已不詳。晏殊在北宋前後當了五十年左右的官,他不是正規的進士出身,只是在十四歲時因才智過人而被賜予同進士出身。但他在受到朝野關注之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他對農村生活曾有相當深的了解。故在作富貴之詞之外,筆鋒一轉,涉足農村生活題材,也一樣不同凡響。把別人對他詞的評價“溫潤秀潔”四個字,在另一番天地中展現出來。這首《破陣子》即是代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寫景。“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這兩句既點明了季節,又寫出了季節與景物的關係,給人以具體的印象。行文輕快流麗,蘊含喜悅的情意,為全詞的明朗、和諧、優美的基調打下了基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三句描繪了一個春意盎然的園子,園中有一個碧水蕩漾的池塘,池面上點綴著幾點青苔,密林深處不時傳來鶯兒的歌唱,空中還有柳絮飛舞。“日長”,表明季節已開始變化,多少有點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飛舞,顯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黃鸝”、“飛絮”,看來似乎是極其常見的自然景物,經詞人稍加點染,宛如一軸初夏風光小幅,特別惹人喜愛。
下片寫人。“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趁著這春暮夏初的季節,少女們停了針線,來到這大自然的懷抱里。這時,東邊鄰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過來,她們正好在那條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東鄰女伴”用白描手法,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情態的描寫,由內心到外表塑造了東鄰女這一形象。內心真情流露的一剎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讀時,使人有似曾相識之感。“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這位天真的少女充滿著青春的歡樂。她忽然想起昨天夜裡做的那個好夢,認為那原來是“鬥草贏”的兆頭,臉上又飛起了笑容。詞中沒有正面來描寫鬥草的活動,而是捕捉住兩人鬥草時的情景,著意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與神態,以輕鬆歡快的筆調寫出了少女純潔無暇、活潑天真的性格特徵。只用一筆點出人物的內心活動,表現了這位少女不僅聰明,富於想像,而且心靈是那樣純潔無瑕。
此詞畫面明媚,情調歡快,風格質樸,或可視為晏殊詞中的別調。上片寫景,刻畫出一幅秀麗的春景圖。 “燕子”、“梨花”,形態一動一靜,色彩一黑一白,以之對舉開篇,有相映成趣之妙。同時,用“燕子”、“梨花”帶出“新社”和“清明”,又為下片中少女的登台亮相埋下了伏筆。下片寫人,勾勒出一幅美麗的仕女圖。“巧笑”二句寫女主人公與她的女伴在採摘花草的小路上欣然相逢,逗出下文所描寫的鬥草遊戲。但作者既不對鬥草場面稍加展示,也不對鬥草規則略作交待,而聚焦於主人公鬥草過程中的心理活動,這同樣別具匠心。“笑從雙臉生”,尤為傳神寫照之筆:只有涉世未深、全無心機的純情少女才會因為如此細小的緣由而笑得這般自然、這般天真。

名家點評

明代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小倩香奩中筆。
清代陳廷焯《閒情集》卷一:風神婉約。
清代許昂霄《詞綜偶評》:(疑怪三句)如聞香口,如見冶容。
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劉永濟:此乃純用旁觀者之言,描寫春日游女戲樂之情景。因見游女鬥草得勝之笑,而代寫其心情。言今朝鬥草得勝,乃昨宵好夢之驗,可謂能深入人物之心者。此種詞雖無寄託,而描繪人情物態,極其新鮮生動,使讀者如親見其人其事,而與作者同感其樂。單就藝術性說來,亦有可采之處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謚元獻,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少年時就以才氣聞名,七歲能屬文,十四歲以神童招試,被真宗賜同進士出身。仁宗慶曆中,拜集賢殿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一生顯達,好文學,喜人才,當時范仲淹、富弼、歐陽修、張先等不少名士皆出其門。晏珠是北宋初期有影響的詞人。他的詞承襲五代,受馮延巳的影響較深,所作多以男歡女愛、佳會宴遊為題材,但不矯揉造作,富於個性特徵,能真實反映出上層士大夫的生活情趣,風格閒雅婉麗,造語自然,雖有富貴氣,卻多少擺脫了濃艷的脂粉味。有《珠玉詞》,存詞一百二十餘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