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人類環境罪是嚴重違背維護和保全人類環境的國際義務,大規模污染大氣層或海洋,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的行為。1972年聯合國制定《人類環境宣言》,要求各國廣泛合作,採取有效行動保護人類環境。1977年聯合國通過一項公約,禁止以軍事或其他敵對目的而使用具有改變人類環境嚴重後果的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破壞人類環境罪
- 定義:嚴重違背維護和保全人類環境的國際義務,大規模污染大氣層或海洋,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的行為
破壞人類環境罪是嚴重違背維護和保全人類環境的國際義務,大規模污染大氣層或海洋,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的行為。1972年聯合國制定《人類環境宣言》,要求各國廣泛合作,採取有效行動保護人類環境。1977年聯合國通過一項公約,禁止以軍事或其他敵對目的而使用具有改變人類環境嚴重後果的技術。
破壞人類環境罪是嚴重違背維護和保全人類環境的國際義務,大規模污染大氣層或海洋,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的行為。1972年聯合國制定《人類環境宣言》,要求各國廣泛合作,採取有效行動保護人類環境。1977年聯合國通過一項公約,...
環境犯罪,國內外學者有各種不同的表述。國外的學者給環境犯罪所下的定義大致有如下幾種:1、危害環境罪是指通過惡化環境而危害人身健康和財產等的犯罪;2、危害環境罪是指以破壞環境媒體的形式而危害人身健康、財產和環境的行為;3、危害環境罪是指危害生態系統自身的犯罪;4、任何人實施了法律所不許可行為或未履行...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放射線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
環境公害(environmental hazard),由於人類活動而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系統破壞,對公眾安全、健康、生命、財產以及生產和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中國在197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首次採用公害一詞。在中國,凡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從而對公眾的健康、安全、生命以及公私財產等造成的危害均為公害。基本內容 環境公害...
環境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由國家強制保證執行的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範的總稱。環境法的保護對象是一個國家管轄範圍內的人的生存環境,主要是自然環境,包括土地、大氣、水、森林、草原、礦藏、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自然歷史遺蹟、風景遊覽區和各種自然景觀等,也包括人們用...
《環境犯罪研究》是2013年3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希慧、董文輝、李冠煜。內容簡介 《環境犯罪研究》從環境、環境犯罪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研究了環境犯罪的若干基礎理論問題,較為全面地探討了包括環境犯罪刑事政策、環境犯罪立法原則和模式、犯罪構成、刑事責任以及被害人維權運動在內的環境犯罪理論問題,...
生態破壞(ecology destroying)是人類社會活動引起的生態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環境效應,導致了環境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對人類生存發展以及環境本身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生態環境破壞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銳減、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此外還有湖泊的富營養化、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原因 亂捕...
這種新的生存環境有可能更適合人類生存,但也有可能惡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在這一反覆曲折的過程中,人類的生存環境已形成一個龐大的、結構複雜的、多層次、多組元相互交融的動態環境體系 (Hierarchical System)。環境分類一般按照空間範圍的大小、環境要素的差異、環境的性質等為依據。人類環境習慣上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
有關環境犯罪的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在1997年刑法典修訂以前,國內殆無研究環境犯罪的專著,僅有少數文章涉及這一領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系統的環境刑事立法,環境犯罪問題並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1997年修訂後的刑法典在分則第六章以專節的形式規定了“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旨在以刑罰手段保護環境資源並懲治與...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338條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 第339條 第1款 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 第2款 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罪 第340條 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第341條 第1款 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 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 ...
四、第八屆預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會的決議 五、《危害人類和平與安全罪法典草案》六、《通過刑法保護環境公約》七、《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八、小結 第三章 大氣污染犯罪立法的研究 第一節 大氣污染的概念和危害 ……第四章 水污染犯罪立法的研究 第五章 固體廢物污染犯罪立法的研究 第六章 破壞動物資源犯罪...
環境總是相對於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類社會以自身為中心,認為環境可以理解為人類生活的外在載體或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用科學術語表述就是指,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綜合體,實際上是人類的環境。人類環境一般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又稱為地理環境,即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包括大氣、水、土壤...
投放危險物質罪(第114 條、第115 條第1 款)1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18.失火罪(第115條第2款)19.過失決水罪(第115條第2款)20.過失爆炸罪(第115條第2款)21.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第115條第2款)22.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5條第2款)23.破壞交通工具罪...
第三百三十八條 污染環境罪 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三百三十九條 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罪 違反國家規定,將...
自然環境對人的生活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人的犯罪行為亦有一定影響,包括自然災害對犯罪行為的影響,地域對犯罪行為的影響,氣候、季節、時間對犯罪行為的影響等。如農村盜竊犯罪多,都市裡流氓、搶劫犯罪突出;冬季盜竊犯罪多,夏季強姦犯罪突出;自然災害發生時易出現搶劫犯罪等。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相比對犯罪行為起著...
一、環境問題的國際性 二、國際環境犯罪的內涵 第二節 國際環境犯罪刑事立法概要 一、《關於國家責任的條文草案》二、《發展和國際經濟新秩序環境中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的指導原則》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決議 四、聯合國第八屆預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會的決議 五、《危害人類和平與安全罪法典草案》六、《關於危害環境...
會議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後代而共同努力。為引導和鼓勵全世界人民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人類環境宣言》提出和總結了7個共同觀點,26項共同原則。主題目的 會議的目的是要促使人們和各國政府注意人類的活動正在破壞自然環境...
人類的科技發展迅猛,造福了人類,但也給地球帶來了極大危害:人類肆意掠奪了大自然的化石原料;隨意地破壞自然環境;破壞了大自然的生物圈。終於,在三千二百六十六年,地核停止了運轉,地球能源枯竭,植物枯萎,原本被人主宰威名赫赫的地球就這樣隕落在了人類手中,人類親手毀滅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除了創造,還能...
從而在歐洲引發了是否把環境權追加入歐洲人權清單的大討論。而作為一種理論,環境權則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約瑟夫·薩克斯(JoesphL.Sax)提出。1969年美國密執安大學薩克斯教授以“公共信託理論”為根據,正式提出了公民享有環境權的理論。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的《...
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由高新技術引發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如核事故引發的環境問題、電磁波引發的環境問題、噪聲引發的環境問題、超音速飛機引發的臭氧層破壞、航天飛行引發太空污染等、這些環境問題技術含量高、影響範圍廣、控制難、後果嚴重,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累積化 雖然人類已進入現代文明時期,進入後...
中國憲法和環境保護法都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作為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冶污染和其他公害。人們通常把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而對公眾和社會所造成的危害都叫做公害。 在大陸法系國家,公害通常與公益相對應。典型公害 《環境基本法》將大氣...
罪名解釋:無論是人的能動行為或是其他原因,致使某一特定區域的生態系統遭受大規模的損害、破壞、損失,以至於極大地減少了該地居民所享有的安寧。相關解釋:“生態滅絕”是近年來在國際政治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新概念,其含義是“通常是不可彌補地、負面地改變環境,例如通過核爆炸、化學武器、嚴重污染和酸雨或破壞熱帶...
生態滅絕(Ecocide),指的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大規模破壞或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導致的生態系統徹底損壞。釋義 英國環境律師 Polly Higgins 呼籲聯合國把生態滅絕列入第五大反和平罪狀(其餘四個見wiki詞條'crime against peace' )生態滅絕的特例 生態滅絕的情況,觸目驚心。下面是部分生態滅絕的例子:瀝青砂 被...
“生態滅絕”也是在國際政治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新概念,其含義是“通常是不可彌補地、負面地改變環境,例如通過核爆炸、化學武器、嚴重污染和酸雨或破壞熱帶雨林,來影響整個人類的生存。”種族隔離是一種危害人類的罪行,《禁止並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際公約》第二條規定,所謂種族隔離的罪行“是指為建立和維持一種種族...
享受利益的與負擔損害的總是不同的一群,搞破壞的與搞拯救的也是不同的一群,代罪羔羊總是在歷史重演。經濟系統的不完善總是犧牲生態為代價,不僅轉嫁環境成本給人民,還要國家動用人民納稅來補貼處理,造成貧富更加懸殊。許多開發中國家因此收成了許多沉重的生態災難,例如乾旱,洪水,土石流與沙塵暴等等。有了這么多...
(4 )故意發動攻擊,明知這種攻擊將附帶造成平民傷亡或破壞民用物體或致使自然環境遭受廣泛、長期和嚴重的破壞,其程度與預期得到的具體和直接的整體軍事利益相比顯然是過分的;(5 )以任何手段攻擊或轟擊非軍事目標的不設防城鎮、村莊、住所或建築物;(6)殺、 傷已經放下武器或喪失自衛能力並已無條件投降的戰鬥...
近代人類活動使得許多土地質量下降,可利用性降低或失去利用價值,使得地球上的可利用土地越來越少。土地資源的衰竭主要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 1.森林的破壞和草原的退化。2.沙漠化、水土流失和鹽鹼化。3.耕地喪失。土地資源的衰竭是人類基本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喪失,是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這將帶來整個人類生活質量...
認為太初所造之人是善的人,被置於一個完善的環境之中,在上帝的安排之下過著幸福的生活。由於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是“甚好”的,惡在這個原初的世界中並無位置。用哲學的術語來說,世界在本體論上是一元的,存在本身是善的。上帝是唯一的永恆實存,而其他一切存有者都依賴上帝而存在。上帝是“全善”,而一切...
八大公害事件是指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因環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內人群大量發病或死亡的大氣污染及水污染事件。是人類忽視環境保護所致的嚴重後果。事件起因 因現代化學、冶煉、汽車等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工業“三廢”排放量不斷增加,環境污染和破壞事件頻頻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發生了8起震驚世界的...
這些物種大多需要在人為照管下才能生存,對環境並沒有危害。然而,在外來種(包括引入種)中,也有一些在移入後逸散到環境中成為野生狀態。若新環境沒有天敵的控制,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和強大的競爭力,外來種就會變成入侵者,排擠環境中的原生種,破壞當地生態平衡,甚至造成對人類經濟的危害性影響。此類外來種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