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

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

《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是黃富峰等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2年4月。

該書主要對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的現實需求和發展難題進行研究,提出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創新理論基礎;加強調查研究,奠定實踐基礎;明確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特點,增強教育的針對性;高度重視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中的有效活動;力求對研究生學術道德養成的理論和實踐作出有效設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
  • 作者:黃富峰等
  • 類別:教育學著作
  • 字數:187千字
  • 首版時間:2012年4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析了研究生學術道德的現狀、原因,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基本思路;揭示了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內涵與特徵;考察了研究生學術道德品質的構成要素和具體內容;闡明了研究生學術道德規範;論述了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的路徑和方法。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現狀和思路
第二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含義和特徵
第三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品質的構成要素和具體內容
第四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規範
第五章 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路徑和方法

創作背景

研究生作為未來學術研究的後備軍和生力軍,其學術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關係到研究生培養質量,而且關係到整個學術事業的健康發展,更關係到國家、民族的興衰。因此,研究生學術道德的養成是當代研究生培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基於此,《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研究生集學生和研究人員雙重身份於一身,既要遵循一般的學術道德要求,又要在遵循一般學術道德要求的同時,處理好自身的學生身份帶來的一系列特殊關係。研究生處於從事學術活動的初始階段,要在作學術的過程中學習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規範,其學術閱歷不深、經歷不多、經驗不足,但其道德心理發展逐步走向成熟,卻是一支新興的學術力量,承載著學術研究的未來。在此基礎上,研究生學術道德相對於一般學術道德而言,表現出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如基礎性、易變性、矛盾性、向自律的轉化性、創新性等。研究生學術道德的結構是指構成其內在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穩定聯繫。一般而言,研究生學術道德的構成要素包括研究生學術道德品質、學術道德規範、學術道德活動、學術道德關係等,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成了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內在結構。研究生學術道德的主要作用是為研究生的學術判斷和選擇提供道德價值導向,為研究生的學術活動提供道德規範,對研究生的學術活動進行道德評價,促進研究生學術精神的不斷完善,改善學術道德環境等。
該書提出,實現研究生學術道德養成路徑和方法創新的四個原則包括從對研究生培育為主轉向對導師培育和對研究生培育並重模式,從以顯性教育為主到顯性與隱性教育並重轉變,從以知性德育為主轉向生活德育與知性德育並重模式,從被動教育轉向自主修養與被動教育並重模式。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的路徑和方法主要體現為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方案的制定,要以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以研究生學術道德的內涵和特點為基礎,以研究生應有的學術道德規範為依據,以研究生學術道德品質的養成為目的,從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的具體目標、實施內容、活動安排以及效果評價和方案修正等幾個方面進行。就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目標的制定而言,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研究生學術道德精神的生成,要在總體目標要求一致的情形下,針對不同層次的主體提出不同的要求。就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實施內容而言,主要包括強化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學術道德建設,最佳化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課程,將學術道德教育滲透於研究生教學的全過程,營造良好的學術道德環境。就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活動安排而言,主要包括入學教育中的學術道德教育活動,開設研究生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教育課程,召開研究生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討論會,舉行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報告會,舉辦專業課程中的學術道德教育活動。最後,依據預先設定的目標,對學術道德教育過程及其結果進行評述和評估,隨時修正學術道德教育的方法、最佳化學術道德教育過程,最大程度地提升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研究生學術道德培育研究》
2012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0689-1

作者簡介

黃富峰,男,聊城大學二級教授,哲學博士,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山東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合作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倫理學原理、套用倫理學、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