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
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構想。此前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嘗試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來開展。
定義及特點
2014年4月19日,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在第十二屆全國基礎教育學校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我國基礎教育新形勢與蒲公英行動計畫》的主題演講。在會上,他首先提出了
研學旅行的定義: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畫、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確定主題,以課程為目標,以動手做、
做中學的形式,共同體驗,分組活動,相互研討,書寫研學日誌,形成研學總結報告。
王司長還針對
研學旅行的特點提出了“兩不算,兩才算”:第一個特點,校外排列課後的一些興趣小組、俱樂部的活動,棋藝比賽、校園文化,不符合研學旅行的範疇。第二個特點,有意組織。就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作用於學生身心變化的教育活動,如果周末三三兩兩齣去轉一圈,那不叫研學旅行。第三個特點,集體活動。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乃至以學校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一起活動,一起動手,共同體驗相互研討,這才是研學旅行。如果孩子跟著家長到異地轉一圈,那也只是旅遊。第四個特點,親身體驗。動手做做中學,學生必須要有體驗,而不僅是看一看、轉一轉,要有動手的機會、動腦的機會,動口的機會,表達的機會,在一定情況下,應該有對抗演練,逃生的演練,應該有出點力,流點汗,乃至經風雨、見世面。
國家政策檔案
《國民休閒旅遊綱要》
發布時間:2013年2月2日
《國民休閒旅遊綱要》中明確提出:“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國小放春假或秋假”,並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鼓勵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寓教於游的課外實踐活動,健全學校旅遊責任保險制度”。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發布時間:2014年8月21日
《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首次明確了“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疇——
積極開展研學旅行。按照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納入中小學生日常德育、美育、體育教育範疇,增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國小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國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研學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加強對研學旅行的管理,規範中小學生集體出國旅行。支持各地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體系。鼓勵對研學旅行給予價格優惠。
《中國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
發布時間:2014年7月14日
該“指南”對舉辦者安排活動的教學主題、內容安排、合作機構選擇、契約訂立、行程安排、行前培訓、安全保障等內容提出指導意見,特別在操作性方面,規範了帶隊教師人數、教學內容占比、協定規定事項、行前培訓等具體內容,為整個行業活動劃定了基本標準和規則。
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6年12月19日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畫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於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開展研學旅行,部分試點地區取得顯著成效,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有益經驗。但一些地區在推進研學旅行工作過程中,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協調機制不完善、責任機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規範等問題,制約了研學旅行有效開展。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研學旅行正處在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各地要把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講話
2014年12月16日,在全國
研學旅行試點工作推進會上,
教育部基教一司司長王定華在講話中強調國務院2014年8月9日下發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中指出積極開展研學旅行的工作方向是正確的,當前,開展研學旅行有
四方面的重要意義:一、研學旅行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和發展綱要》和十八大及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
二、研學旅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三、研學旅行是全面推進中國小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四、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各地試點積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研學旅行工作有計畫、有目的、有措施,其中西安有38條管理標準,上海有6大機制;
二、探索經費投入,主要採取政府拿一點、學校籌一點、家長出一點;
三、建立活動基地,如西安市依託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加強具體指導管理,石家莊市為26個基地掛牌,上海市有校外教育地圖;
四、組織培訓研討,如西安、合肥、武漢等地均舉辦了全國及本地區的研學旅行論壇和研討會;
五、納入課程改革,特別是豐富了綜合實踐課程內容;
六、體現育人導向,研什麼、學什麼,目標更加明確、內容涵蓋豐富;
七、加強部門聯動,一些省市的旅遊、文物、物價等部門積極支持研學旅行工作,許多家長也成為研學旅行的志願者;
八、嘗試考核評價,有的地區將研學旅行納入了綜合素質評價,有的學校制定了包括研學旅行在內的操行量表;
九、突出地域特色,如西安、蘇州在這方面都做的比較突出;
十、運用社會力量,通過購買優質服務,同旅行社合作,發揮民辦基地等方式,為研學旅行創造條件;
十一、重視安全出行,其中西安、蘇州、武漢等地,雖然出去的次數較多,均未發生不安全事故,證明只要安全責任主體明確,安全過程細化,是可以解決好安全問題的;
十二、規範操作,不少地區結合實際情況,在開展研學旅行工作中嚴格操作規範。
研學旅行也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根據各地的意見,主要矛盾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安全問題,如陝西省讓西安市以外的城市開展研學旅行,但均因安全問題遲遲未能開展;
二、經費問題,目前絕大多數地方的研學旅行,主要是通過家長收費,政府拿一點、學校出一點做起來還比較困難;
三、協調問題,研學旅行涉及的方面多、部門多,如協調不到位,很多活動難以廣泛開展。
研學旅行目前也遇到了良好的機遇:
一、領導高度重視,劉延東同志對開展研學旅行有過批示;
二、國家正式提倡研學旅行,國務院已經下發了檔案;
三、地方試點先行,全國首批四個城市的試點已經做出了貢獻,並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
四、中國教育改革的呼喚。
今後,如何繼續做好研學旅行試點工作,教育部明確提出七點要求:
一、深化試點。各試點省市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積極做好經驗總結和推廣,教育部擬在2015年出版發行研學旅行方面的文集,書名暫定為《研學旅行——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常態》。同時,如何擴大試點,我們考慮將現有的試點區升華為試驗區,試驗區的政府必須要落實研學旅行工作相關的專項經費;
二、探索經費保障機制。研學旅行必須有比較穩定的財政投入,各省市要探索研學旅行的專項經費保障機制,或通過提高公用經費的標準,並說明其中含有研學旅行費用,正如陽光體育運動中含有保險費一樣。只有探索合法合理的收費,才能讓家長分擔的少一點;同時,對弱勢群體的學生要探索資助機制;
三、建立安全保障機制。國發﹝2014﹞31號檔案明確提出研學旅行要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組織,學生的
研學旅行一定要有保險,要在
研學旅行過程中分清安全的責任,避免讓學校承擔無限的責任;
四、發揮教育功能。研學旅行活動一定要有實效性、針對性,如搞一些尋訪紅色之旅的活動、落實蒲公英行動計畫的活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活動、開展中國夢的實踐活動、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等,這些活動應和校外活動中心及示範性綜合基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
五、加強協調配合。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教育部門要一馬當先,要主動協調其他政府部門和行業齊抓共管。如博物館要為學生研學旅行免費開放,交通部門要為研學旅行安排專列,教育部門要注意發現典型、培育典型、推廣典型。不同地域的試點,也應該加強交流,相互聯動,建立微博(信)群,為工作提供方便;
六、下發國家層面檔案。教育部要在2015年以通知或意見的形式,下發研學旅行檔案,解決大家關切的問題。教育部的檔案出台前,可以先轉發幾份做得好的省市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在2015年要召開全國校外教育聯席會議,這個會議的內容應包括研學旅行和蒲公英行動;
七、將研學旅行寫入2015年工作要點。近期部里正在制定2015年工作要點,基教一司要爭取將研學旅行寫入教育部工作要點,使這項工作讓全國各地皆知,讓廳局長對研學旅行有概念、有想法。可以考慮,在2015年適當的時候召開全國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現場會或交流會,邀請國家領導人出席,進一步推進深化這項工作。
安徽省試點
2013年2月1日,安徽省教育廳印發《關於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始研學旅行試點。檔案要求,原則上每個市和省直管縣都要作為試點區域開展試點工作,且試點工作只在初級中學和普通高中學校中進行。試點單位數量,原則上每市承擔試點的學校不少於2所初級中學、2所普通高中,省直管縣不少於1所初級中學或1所普通高中。研學旅行活動範圍:分為市內、省內、境內和境外,原則上初級中學只開展境內游,且以省內游為主,普通高中以境內游為主,條件成熟時可開展境外游。研學旅行時間,可以在學期中間安排,也可以在寒暑假安排,國家法定節日不得安排;時間長度安排,原則上省內一次不超過4天,不少於2天;省外一次不超過7天,不少於3天;境外不超過15天,不少於7天。該檔案指出,研學旅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接觸社會和自然,在體驗中學習和鍛鍊,培養學生刻苦學習、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和精神。”並對試點提出了“要堅持自願的原則”、“要堅持食、宿、學統一的原則”、“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