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戲曲習俗

石泉戲曲習俗是流星於陝西地區民間戲曲,主要流星於安康、旬陽等陝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泉戲曲習俗
  • 類別:戲曲
  • 流行地區:陝西南部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盛行於安康地區的民間小戲劇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漢調二黃和紫陽民歌外,尚有大筒子、八岔、安康道情、弦子戲、八步景、安康越調、安康曲子等。在這些小劇種中,道情、弦子戲、八步景、越調等都專以皮影為載體,四處流動演唱。其他幾種既可以由人扮妝演唱,又可以皮影戲演唱。

發展歷史

一、八岔戲
本地民間藝術與荊、襄、鄖等地流行的小戲融合、衍化、發展起來的地方民間小戲。由開始的“打圍鼓”清唱到玩“彩蓮船”、踩“高蹺”扮唱,再到有扮裝角色的“小場子”,進而加入故事情節和生活內容,形成了有演唱、有表演的板腔形態輔以小調聯綴的民間聲腔劇種——八岔。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獨立成體,是以小生、小旦、小丑演出為主的折子戲,短小活潑,通俗易懂。代表劇目有《站花牆》、《蔡鳴鳳辭店》、《吳三保遊春》等。清光緒至民國初年,安康各地已有八岔戲自樂班或半職業班走鄉串村演出;民國時期,八岔戲發展到鼎盛時期,各縣均有八岔職業班社,並形成了許多“父子班”、“裙帶班”。當時有名氣的戲班藝人有安康的李洪發、余德奎、袁富恩、劉聯成;旬陽的王茂功、程懋德、黨老五、肖明元;白河的苟金古、何玉魁;平利的王興仁、樊禮三等。八岔劇目多達150本(折)。建國前夕,由於社會動盪,八岔戲衰落,僅有安康、漢陰等少數班子偶有活動。
建國後,各縣八岔戲老班子大多恢復演出。在民眾業餘文化活動中普遍用八岔編配時勢小戲;既挖掘傳統劇目,又排演八岔現代戲,諸如《挖界石》、《補鍋》、《一分工》等,並在演出中增加板胡、二胡、笛子、揚琴等絲弦樂器,一改“乾鑼鼓”伴奏的傳統格局,且在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賦予八岔戲新的藝術表現力。“文化大革命”後八岔戲逐漸消失。
二、大筒子戲
因主奏樂器大筒子胡琴得名,又稱“拉胡戲”、“筒筒戲”。因常與八岔戲同台演出,民間通稱“二棚子”。早期大筒子戲劇目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主,只用鑼鼓加一把筒子胡琴伴奏演唱。清同治年間,漢陰大筒子戲班公義社馳名,到光緒年間筒子班社增多。較有名氣的藝人有漢陰的趙德恩、趙德展兄弟,安康的陳泰茂,白河的李天才,旬陽的李鐵良等。在發展中伴奏樂器增添了嗩吶、二胡、竹笛,更為民眾喜聞樂見。清末至民國,大筒子戲日臻興旺,班社和藝人增多,並開始吸收二黃戲的表演和音樂,豐富了大筒子的音樂表現力。隨著演技的不斷提高,行當分工日趨細緻,出現末、生、老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的區別。
大筒子戲的傳統劇目124個,多屬民間故事及神妖傳奇。以短小折子戲為主,本戲較少。代表劇目有《百花坡》、《萬壽圖》、《陰陽扇》、《打藍橋》等。音樂屬板式變化體,演奏時,以2~6定調,常用曲調有“小調”、“老生調”、“半板”、“板半”、“老配少”、“緊板”、“慢板”等9種。嗩吶曲牌少量,鑼鼓點簡單。唱調有濃厚的民間說唱特色,自由活潑,跳躍性大,宣敘性強,明快易懂,當地民眾喜聞樂見。
建國後,一些老班社紛紛恢復活動。1953年漢陰王家河、楊家壩先後成立大筒子業餘劇團,排編新劇《送子參軍》。旬陽廟嶺組織老藝人演出傳統劇目《藍橋擔水》。1960年安康漢劇團以大筒子戲《趕會》參加省文藝調演。1965年和1978年,旬陽縣文工團先後排演筒子戲《補鍋》、《兩升黑豆》等參加地、縣會演。
三、弦子戲
又稱“高腔”、“弦子腔”,演唱以弦胡伴奏而得名,存在於皮影戲表演中。起源於清代中葉,從“蓮花落”敲打說唱演變而成。以安康的平利縣為中心,流行於毗鄰的鎮坪、旬陽、安康,以及湖北的竹溪、竹山的山鄉村鎮。據記載,嘉慶末至道光初年(1815~1825),平利縣魏汝區李家班主李敬業,借鑑“坐唱曲子”、“四川高腔”的音樂形式添用弦胡主奏,三弦、竹笛伴奏,用山歌號子喊腔伴唱,頗受民眾喜愛,傳名“弦子腔”。李家班也就因此成為平利有名的皮影戲班,弦子腔影響日漸擴大。清光緒年間,平利李家班的傳人,引進二黃、越調劇目為其所用,並增添宮廷戲、公案戲、神話戲。到民國期間,弦子腔皮影戲日趨興旺,平利境內父子班、弟兄班、家庭班發展到14個,從業百餘人,表演形式日臻規範。著名琴師郭大申把“魚美郎”、“梳妝檯”、“放風箏”等十餘種山歌小調和民間曲牌引入弦子腔皮影戲內,發展了音樂表現力,並出現了一批有名望的攔門把式、鼓師和琴師,弦子腔影戲也因此而名噪陝鄂交界地。建國前,弦子腔皮影戲班已瀕危。建國後,弦子腔伴隨著城鄉經濟發展而新生,平利的李家班、鎮坪的王家班又活躍在平利及鎮坪農村。1956年平利老藝人排演傳統戲《沽酒》,參加省首屆皮影木偶戲會演,受到表彰獎勵。1958年,在整理弦子腔影戲的同時,開始移植弦子腔影戲,吸收漢調二黃的擊樂打頭和表演程式,揉進皮影人的表演特色,以人扮角色演出現代戲《飛山堰》,後又排練加工《三石二兩七》參加陝西省新搬上舞台劇種會演,獲好評。之後,平利縣漢劇團將《香羅帕》、《追箱》、《游鄉》、《回娘家》、《兩相喜》等以弦子戲演唱,在川、鄂等縣巡迴演出,並參加省、地會演,獲得獎勵和好評。1959年安康戲曲挖掘組統計,弦子戲的傳統劇目有853本。弦子戲聲調以平利地方語言為基礎,屬板腔體,有13種板式,常用的絲弦曲牌8首,嗩吶曲牌18首,鑼鼓打頭30種。每段唱腔必尾接“丟腔乾白”和“喊腔號子”。樂器中的“蓮花落”摻花擊節卻是弦子戲有別於其他劇種的獨有特徵。
四、安康越調
越調皮影戲,是流行於安康、旬陽山區的一個外來劇種。據藝人相傳,越調源自河南、湖北越調大戲。清道光末至光緒初年(1845~1880),河南戲班來安康、旬陽演出,並收徒傳藝,培養出了本地的越調戲藝人。越調經藝人的繼承、變革和苦心經營,有了很大發展。到民國中期,安康、旬陽就有十多個越調班,並在道白和唱腔上逐漸採用旬陽、安康方言和語音,增加地方民歌和曲牌,形成了地方特有的越調皮影戲特點。越調戲主要唱腔板路有“慢板”、“哭板”、“二句調”等14個板頭,有長腔、尖腔、五腔、放腔4種。運用放腔,是越調戲的突出特色。樂器上主要有四弦、月琴、嗩吶、小筒子、喇叭,有擊樂鼓點十餘種,曲牌15種,全部角色由三四人分唱。越調皮影戲每年春節農曆正月初五至三月,夏秋之交農曆六月六至八月為主要活動時間,以演廟會和演寫戲為主。到抗日戰爭時期,越調戲逐漸衰落,幾乎失傳。建國後,越調戲有所復興。安康地區戲曲發掘組邀請越調傳人整理越調劇目達528種,除傳統劇目外,還移植其他劇目。
五、八步景
又稱“八不蹴”。是因其腔調中含有二黃、道情、筒子戲、弦子腔等劇種成分而俗稱“八不蹴”。主要流行於安康、旬陽、平利、嵐皋等縣山區。據藝人相傳,明朝中葉,外地饑民徒步進入安康境內,為沿門乞食,乃取竹製“筋斗板”擊節“蓮花落”,唱訴悲慘苦情。後經傳唱人不斷加工,由說唱遭遇發展為演唱有情節的故事,由散唱到群唱,進而由地灘演變為皮影戲。清同治至光緒年間(1870~1900),安康、旬陽縣已有自己的班社,著名的安康汪成文班、曹家高升班、旬陽的杜西寺班。到解放前夕“八步景”幾乎絕跡。
八步景的傳統劇目237個,多為大本頭,其文詞通俗易懂,韻轍上口,鄉土味濃。其音樂初具板腔體,傳統演出只以鑼鼓擊節伴乾唱,無絲弦。唱腔板式有七八種,腔調似唱非唱,似說非說,音中有字,字中有音;有男女老少之別,其曲調悠揚悅耳,每種板式開頭和結尾都有眾聲幫腔的“放簧”,其音調高亢瞭亮,多用翻邊音的假嗓子演唱,抑揚婉轉,高腔號子中均含著節奏清晰的鑼鼓點,腔調古樸典雅,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建國後,發掘整理出100多本(折)劇目。1980年,旬陽文化館派專人採訪八步景老藝人,並對其代表劇《九龍寨》及部分唱腔音樂記譜錄音。1979~1984年,旬陽縣劇團先後排演了八步景現代戲《賣花生》、《五號房間》、《小倆口趕集》、《拜女婿》等劇目,分別參加省、地會演,令各方觀眾耳目一新。
六、安康道情
是陝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陝南派,以演皮影為主,所以俗稱牛皮燈影子、道情皮影戲。其流行於與關中語音相近的安康、旬陽兩縣。道情以板腔體為主,間以當地小調和其他地方戲曲曲牌,是一種由說唱音樂過渡為“影戲”的劇種。
據藝人相傳,清乾隆年間,安康商人在與關中人的來往中,帶回了道情戲。到道光年間,安康道情戲已初具規模,僅安康縣恆口至城東老君關之間方圓不足百里範圍道情戲班就達36個。安康恆口、五里及北區一帶的賴家班、李家班、徐家班尤顯突出,每年秋季一年一度的“土地會”,道情戲班大量擁入安康城,搭起過街台子,連唱半月之久。光緒二十年(1894)前後,藝人首創添加了嗩吶吹奏。來安康的秦腔班社,又把秦腔板胡引入道情伴奏,加之本地藝人口音較關中口音綿柔,使道情戲更具陝南風味。
建國後,安康文化部門派專人撥專款扶持道情皮影班,排演《北京四十天》、《梁山伯與祝英台》、《白毛女》、《窮人恨》、《挖界石》等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走鄉串村,流動演出。1956年省、地組織道情劇種會演交流,推動道情的繼承、革新。1957年,安康、旬陽相繼建立道情專業皮影班社,安康恆口藝人張自成、李榮棠先後組織當地農村青年排演《三進士》、《剪紅燈》、《一場虛驚》等劇。從1960年開始,安康、旬陽縣的漢劇團把道情戲又搬上舞台,並從音樂、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進行革新和發展,演出現代戲《木匠迎新》、《朝陽凱歌》、《古水新波》並分別參加省、地調演。到1965年安康地區有十餘個道情戲班,約50多人常年活躍在農村鄉鎮。1977年,一度被封禁的古裝歷史劇恢復演出,到1982年,安康、旬陽縣又舉辦匯演道情現代劇《換地》、《爬坡》等。
道情戲藝術遺產豐富,據1962年專區戲曲發掘組抄錄道情劇目達1261個。其音樂屬板式變化體,有16種唱腔板式,24種鑼鼓曲牌和嗩吶曲牌,10餘種鑼鼓打頭。唱腔中有“麻簧”(幫腔),最具特色。樂器中的牛筋皮弦胡、笛子、漁鼓、木梆和碰鈴等獨特而動人。
七、安康曲子
屬民間說唱藝術,當地人習稱“念曲子”。後人們不滿足這種較為單調的形式,遂編寫劇本,以唱曲子扮演角色,登台演出,並由敘事體變為代言體,由曲藝轉變為戲劇。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月琴、琵琶、揚琴、二胡輔之。還有牙子板、碰鈴等打擊樂。氣氛熱烈,多在茶館、酒肆等書場演出。曲子分曲牌聯唱體和民間歌謠體。據傳共有108調,不僅每個單獨的曲調具有完整性,而且組合聯結的曲調也有頭有尾,層次分明。演唱題材廣泛,講究文辭,著力追求詩情畫意。清代時,曲子多在進士、舉人、秀才家演出,後遍及城鄉,平民百姓竟相仿效。到民國年間盛極一時,此時的“曲子”不再是流浪藝人餬口度日的技藝,而成為廣大城鄉普遍盛行的文化娛樂形式。在安康、旬陽尤為盛行。如旬陽城關、蜀河等地,每逢年節、紅白喜事,乃至飯後茶餘,便在廳堂、場院,彈三弦,敲小碟,或念白,或唱曲,別有一番情趣。在旬陽坐唱的曲子劇目主要有《擋曹》、《拷紅》、《閨怨》、《賢士嘆漢》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