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是陝西第二大地方劇種,原稱漢調二黃,俗稱土二黃、山二黃,屬於我國古老的四大戲曲聲腔之一。為京劇的母體劇種之首。明末清初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南漢水流域,並旁及隴東、川北、豫西、晉南和鄂西北地區。
據史料記截,早在清乾隆年間,已有乾勝班在安康的漢濱、紫陽、石泉等縣區進行漢劇藝術活動,清道光年間有漢榮班、仁豐班、宜泰班等,此後又有裕太班、廣泰班、同心社、瑞仁班等近二十個班社在漢濱活動,開班授徒。其中,清鹹豐十年(1860)進入漢濱的瑞仁班立足漢濱時間最長、培養了大量漢劇藝人。
“漢調二黃”是漢江流域廣泛流傳的一種大型地方劇種,是漢水文化的重要標誌、安康地域傳統文化的瑰寶、陝西的第二大劇種、國粹京劇的聲腔起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2006年被國務院確立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在我國戲曲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影響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泉漢調二黃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劇種:陝南地方劇種,四大戲曲聲腔之一
內容介紹,作品賞析,演出習俗,
內容介紹
漢調二黃:陝南地方劇種,簡稱“二黃”,也有稱“山二黃”或“土二黃”的。50年代,漢調二黃在石泉空前興盛,同話劇、歌劇一起廣泛流行。80年代後,漢劇瀕臨消亡邊緣。
清光緒年間,石泉漢調二黃戲流行。全縣有7~8個皮影戲班,在縣城和農村為廟會和私人演出。民國二十年(1931)前後,各集鎮先後成立自樂社、同樂社、業餘社團,演唱二黃戲,一時成為民眾雅俗共賞,老幼鹹宜的娛樂活動。
業餘社團經常以“打圍鼓子”(又叫打萬子)的形式為富貴人家賀喜、祝壽、迎賓。二十六年(1937),城關同樂社自籌資金添置衣箱,經常掛衣演出。各集鎮業餘劇團不甘落後,二、三年之中,池河、喜河、熨斗、饒峰劇團都購置衣箱,添置道具,經常為廟會和私人演出。
抗日戰爭時期,時裝話劇由旅外讀書的青年引進石泉,成了在縣境內進行抗日救亡宣傳的最好形式。同時,也有京劇、秦腔、專業或業餘劇團來石泉城關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開展了民眾性的演出活動。演出的大都是短小精彩的話劇、歌劇、秧歌劇、活報劇等,也排練過《小二黑結婚》、《赤葉河》大型歌劇。1964年禁演傳統戲。1967年,石泉漢劇團和各鎮業餘劇團先後解散。漢調二黃隨之消失。1970年,成立石泉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演唱“樣板戲”和文藝小節目。兩河文化站有1個皮影戲班,有時也演出漢調二黃戲。
從1949年到1986年,共有30多個外地專業劇團來石泉演出。著名秦腔演員馬蘭魚1962年來石泉演出。著名京劇演員尚長榮,1973年來石泉獻藝。京劇教練謝迎春於1962年和1983年,兩次來石泉劇團輔導排練《四傑村》、《花蝴蝶》等戲。從1985年以後,石泉沒有地方劇團,但年年都有外地專業歌舞劇團來縣演出。
石泉縣漢調二黃業餘劇團成立時間成立於於2011年10月,現有團員30餘人,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員,其中年齡最大的已有80餘歲。位於石泉老街的江西會館是漢調二黃業餘劇團的排練活動場地,每周二、四、六業餘劇團的團員們都會在江西會館開展活動。
劇團自成立後,堅持定期開展活動,積極參與各類文化活動,為發揚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劇團曾深入到石泉縣城關一小,城關鎮中心國小等學校,為 15名小學生指導排練了“斬秦英”、“武採桑”兩個漢劇表演唱並在石泉縣第七屆青少年藝術節展演中獲得了表演一等獎;在青少年活動中心輔導18名少兒排練漢調二黃歌舞“迎來石泉艷陽天”並在陝西省教育廳舉辦的2012童心向黨快樂成長夏令營藝術表演活動中榮獲藝術表演二等獎;劇團團長劉鳳鳴老師多次到石泉職業中學幼師班教授漢調二黃相關知識。同時,劇團成員們還積極參與市縣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在2012我縣十八大精神宣講暨“惠農工程”五進活動和首屆民間文化藝術節,為廣大民眾送去了“文化大餐”;參加2012年安康市漢黃自樂班社擂台賽贏得二等獎並獲得了“示範班社”的光榮稱號,還被評為石泉縣2012年度先進社團一等獎。
作品賞析
石泉傳統劇目有200多出(本戲和折戲)。專業社團經常上演的在100本(折)以上,業餘社團經常演唱的也有50本(折)。歌劇和話劇,都是配合形勢宣傳演出,隨演隨丟。
在石泉傳統劇目中,有大戲劇目和小戲劇目。大戲以唱、做、念、打為主。小戲以上天入地、降妖伏魔的神話戲劇為多。由專業和業餘社團搬演的劇目有73個,移植劇目50個。由專業和業餘人員創作演出的劇目有16個,整理改編的劇目7個。改編的劇目,多為漢調二黃。創作的劇目,以歌劇為多,話劇、漢調二黃次之。大戲傳統劇目主要有《趙氏孤兒》、《將相和》、《三結義》、《過巴州》、《取成都》、《大鬧花燈》、《三擊掌》、《二度梅》、《天門陣》、《八件衣》、《花田錯》、《風波亭》、《二進宮》、《黃天盪》等;皮影戲劇目,主要有《薛家將》、《楊家將》等連台本戲;移植劇目,主要有《仇深似海》、《奪印》、《林海雪原》、《牆頭記》、《喬老爺上轎》、《巴山秀才》等;搬演的劇目,有《白毛女》、《洪湖赤衛隊》、《江姐》、《劉三姐》、《抓壯丁》、《血淚仇》、《屠夫狀元》等。
石泉的漢調二黃業餘社團,扮演的角色雖不齊全,但還是分為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老、十雜共10個行當。打圍鼓,角色不化妝,演員圍在一桌,劇目一定,角色口頭一分派,鑼鼓敲起來,戲就開台了。漢調二黃傳統表演的基本特點是,上下場多,場次分場制和程式化。解放後,石泉漢劇團在傳統的場次處理和程式表演方面,作過一些改進,但基本套路未變。石泉的漢調二黃藝人,在唱、念、做、打,角色行當以及各自的手、眼、步法,都是按照一套表演程式進行舞台表演的。石泉漢劇團十分重視學習和繼承漢調二黃的傳統表演程式。1972年底,將10餘名學員送往安康漢劇團代培。1980年底招收一批學員,進行了比較正規的訓練。
演出習俗
季節戲
新中國成立前,石泉每年春節一過“破五”(正月初五),便開始唱“燈花會戲,直唱到農曆二月底。城鎮唱大戲或皮影戲,農村只唱皮影戲。從農曆三月到七月農村還唱“青苗會”戲,是專給“青苗土地”唱的,求土地保佑一方莊稼旺盛,確保豐收。陰曆八月到冬月臘月,城鎮多唱“火神會”戲。有唱大戲的,也有皮影戲。會戲費用,由當地會首(主持會戲的負責人)向當地民眾募化,民眾稱為“化布施”。
廟會戲
1949年以前,石泉城鄉較大的神廟,年年都要辦會,都要唱戲給神看。石泉有為軒轅、雷祖、老君等神演唱的會戲,也有某些行業為魯班、藥王和泗王辦會唱的行會戲。會戲的費用,有會產、廟產的,由會、廟產租課開支;沒有產業的,由會首向民眾募化捐款。
堂會
1949年前,石泉城鄉富豪人家祝壽、娶親、生子滿月或滿歲,請戲班到家裡來唱戲,叫唱“堂會”。一般都是在家庭院落里搭地台唱皮影戲。
願戲
1949年以前,石泉為祈求避免水災、火災、旱災等所許下的願心,供以給火神唱戲的為最多。這些願戲,集鎮多是請大戲班演大戲;農村唱皮影戲。農村中一般以病痛、災害許下的願戲居多,祈福、添壽和求子許的願戲較少。私人的還願戲以唱皮影戲為主。
踩台戲
1949年以前,大戲班來石泉與觀眾見面,第一台就要唱踩台戲。踩台戲目都是吉祥戲,如《八仙慶壽》、《五福堂》。唱踩台戲時,主人賞給“紅包”錢。
以上演出習俗,多帶迷信色彩,新中國成立後,在石泉城鄉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