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石斛
- 拉丁學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
- 別稱:川斛、楓石斛、金石斛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微子目
- 科:蘭科
- 屬:石斛屬
- 分布區域:中國南部,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選地整地,分株繁殖,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厘米,粗達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狀彎曲,基部明顯收狹,不分枝,具多節,節有時稍腫大;節間多少呈倒圓錐形,長2-4厘米,乾後金黃色。葉革質,長圓形,長6-11厘米,寬1-3厘米,先端鈍並且不等側2裂,基部具抱莖的鞘。總狀花序從具葉或落了葉的老莖中部以上部分發出,長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長5-15毫米,基部被數枚筒狀鞘;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6-13毫米,先端漸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長3-6毫米;花大,白色帶淡紫色先端,有時全體淡紫紅色或除唇盤上具1個紫紅色斑塊外,其餘均為白色;中萼片長圓形,長2.5-3.5厘米,寬1-1.4厘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相似於中萼片,先端銳尖,基部歪斜,具5條脈;萼囊圓錐形,長6毫米;花瓣多少斜寬卵形,長2.5-3.5厘米,寬1.8 2.5厘米,先端鈍,基部具短爪,全緣,具3條主脈和許多支脈;唇瓣寬卵形,長2.5-3.5厘米,寬2.2-3.2厘米,先端鈍,基部兩側具紫紅色條紋並且收狹為短爪,中部以下兩側圍抱蕊柱,邊緣具短的睫毛,兩面密布短絨毛,唇盤中央具1個紫紅色大斑塊;蕊柱綠色,長5毫米,基部稍擴大,具綠色的蕊柱足;藥帽紫紅色,圓錐形,密布細乳突,前端邊緣具不整齊的尖齒。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石斛喜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以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1月平均氣溫高於8攝氏度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石斛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
每年春末夏初,兩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每年春末夏初,兩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根據生長習性,石斛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濕度在80%以上,冬季氣溫在零度以上的地區或人工可控的環境都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幹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濕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且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分株繁殖
石斛種植一般在春季進行,因春季濕度大、降雨量漸大,種植易成活。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石斛,剪去三年以上的老莖作藥用,二年生新莖作繁殖用。繁殖時剪去過長老根,留2~3厘米,將種蔸分開,每株含2~3個莖,然後栽植,可採取貼石栽植法和貼樹栽植法。
貼石栽植最好選在好的石塊上,按30厘米的株距鑿出凹穴,用牛糞拌稀泥塗一薄層於種蔸處,塞入石穴,力求穩固,使其不脫落即可,也可塞小石塊加以固定。
貼樹栽植則是在選好的樹上30~40厘米的位置砍去一部分樹皮,將種蔸塗一薄層牛糞與泥漿的混合物,然後塞入破皮處或樹的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覆一層稻草,用竹篾捆好。
貼樹栽植則是在選好的樹上30~40厘米的位置砍去一部分樹皮,將種蔸塗一薄層牛糞與泥漿的混合物,然後塞入破皮處或樹的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覆一層稻草,用竹篾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