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
西樵山細石器,一類是以小石核、石片
石器為特徵,另一類是以雙肩石器為特徵的打制和磨製石器。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細石器,均全部用從山上原生岩石中直接開採的石塊或石片製成。其數量眾多,類型複雜,光是石核一種,就奇形怪狀,有柱形、楔形、錐形甚至有帶手把的砍砸器。已經發現的細石片則數以千計,均是細石器工藝的主要產品,多數用作
刮削器、
切割器、挖掘器。打制完畢再進行深加工的細磨和拋光,使其更加鋒利稱手,既可以切割樹枝鳥獸,又可以作為匕首與投槍,有的磨製鋒利的石片,是剔淨獸皮和縫製皮衣的刀具。西樵山細石器見證了先民就地取材創造生產和生活工具的文明史,西樵人的祖先在數千年以前就已經擺脫了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譜寫了嶺南人類的石器文明。
考古發掘
從1958年至1981年長達23年,包括國家考古專家夏鼐、賈蘭坡教授在內的一隊隊考古人員,先後對西樵山進行了廣泛的考古調查與挖掘,查證西樵山石器遺址範圍廣泛,有20多個所在。分布在馬鞍崗、雞冠峰、火石踁、張坑村、鎮頭峰、玉廩峰、富賢村、畘蛇崗、太監崗、旋風崗等地。確認西樵山是國內已知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製造場,這種細石器文化的存在,距離今天有4000年到 10000年之久的歷史。
遺址分布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當中,在
長沙寧鄉縣老糧倉鎮一個村民家中,發現了不少的“寶貝”石頭。專家鑑定發現,這些石頭均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所使用過的石器,專家也由此發現了一個面積達2.3萬平米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寶貝”石頭出自新石器時代
在寧鄉老糧倉鎮唐市村村民戴端維家中,記者看到了一堆被稱為“寶貝”的石頭。據老戴介紹,他的這些“寶貝”,是
舊石器時代和
新石器時代的打制石器,“見證了人類文明”。據了解,長沙地區迄今發現最早時代的石器是1991年瀏陽永安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的石器,大約距今15萬至20萬年,如果老戴的說法成立,那么長沙地區古人類存在歷史就將被改寫。在看過老戴家的“寶貝”後,考古工作者師磊介紹,這些經過磨製的石頭,大都具有新石器時代的特徵。經過專家鑑定,這些石器均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所使用過的石器。雖然專家們的考證讓老戴有些失望,但專家卻通過這些石器發現了長沙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文明程度,一些石器甚至說明了當時的人類有了捕魚行為,說明了當時的人類社會發展成熟程度比較高,這些石器不僅實用,而且美觀。
發現面積達2.3萬平米的遺址
這些石器的發現,引起了專家們的濃厚興趣。他們隨後對老糧倉鎮進行走訪,發現了一個面積達2.3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
遺址。當地村民介紹,當地農民曾在耕種時發現了大量破碎的
陶器。考古工作者隨後對農田進行考察,一些破碎的陶器不斷出現。據考古工作者介紹,這些陶器出自不同時期,從商代到戰國時期都有。考古工作者認為,這裡的陶器出現得這么密集,說明這裡的土層應該存在文化層,隨後的考察證實了考古工作者的猜想。而文化層的出現,證明了從商周開始至戰國時期,老糧倉附近一直有人類活動。據此,考古人員推測,老糧倉的當地居民極有可能是從7000年前的老一輩繁衍下來的
浙江發現新石器文明遺址
考古調查隊在這塊殘留的遺址上進行了探掘。遺址深約1.4米,共分為四層,四、三兩層出土器物有
陶器、
石器,陶器以夾炭陶為主,器類有大口盆、平底盤、圜底罐、
雙耳罐等,石器有石磨棒、穿孔器、打制的石片石器等。
考古人員確定,山下周遺址出土的這些陶器、石器與上山遺址、小黃山遺址有很大的共同點,年代相當於上山文化晚期,距今約9000年左右。山下周遺址二層還發現有相當於良渚文化晚期階段的遺存。其中大口盆殘片,為我省首次發現。
考古人員在以山下周遺址為基礎的拓展性調查中,再次發現位於
湯溪鎮下伊村北邊、山下周遺址西側約2000米處的一片果園,也有9000年前的人類居住遺址。
在這片遺址底層,考古人員也發現了上山文化階段的夾炭黑陶片,說明早期
新石器時代地層的存在,這從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山下周遺址遭到毀滅性破壞的遺憾。
文明起點
人與
古猿的本質區別在於製造勞動工具。人類的早期發展,經歷了石器、
青銅器、
鐵器等階段。在這些階段,人類用於製造工具和其他器具的材料,就是文明程度最主要的標誌。正因為石器時代是文明的起點,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技術進步與發明的歷史,也就從研究最初的勞動工具———石器開始。在人類物質文明史上,石器時代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階段。
一開始,人類只會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保護自身。後來,漸漸有了對天然物的加工。人類使用石器的漫長曆程可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中國境內已知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蹟有300多處。考古發現,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已能打制粗糙的石器。石料主要是
石英岩,多為用石錘打制而成的刮削器和三角形的尖狀器。
製造石器,需先取得石塊。遠古人除揀取河床、地表上的天然石塊外,也掌握了從地層里開採石料的技術,一般的辦法是用火燒岩石,然後潑上冷水,使岩石分裂。這種方法,沿用了很久。我國舊石器時代的石器主要是用片狀石塊打擊加工而成的。這類工具可用於砍木、刮削、挖掘、狩獵、加工獵物等。考古發現表明,北京人已經學會用火,並用這種方法採石、製造生產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尖狀器、雕刻器、刮削器、兩端刃器和球形器。加工石器的最原始的辦法是打擊法,就是對一塊石頭加以敲擊,使石塊出現尖銳的刃口。人們從12萬年前的山西省襄汾縣丁村文化遺址中發現2000多件石器,種類有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球形器等。製造方法除了錘擊外,還採用了摔擊法、碰砧法等。與元謀人相比,打擊石器的方法、種類和質量有了很大的進步。到舊石器晚期,人們已經能製造箭鏃等要求很高的石器了。18000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已經能夠磨製非常精緻的骨針,說明當時的人類已經發現了磨製技術和鑽孔技術,掌握了縫紉技術。還發現了用於裝飾的鑽孔石珠,說明當時的人已具有了原始的審美觀念。人類發展進入“新人”階段,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中國境內的新石器時代遺蹟已發現上萬處。考古發現,隨著生產力逐步提高,新石器時代的工具製作技術又有很大進步。這一時期的古人已學會磨製方法,磨製石器比打制石器精細、效力更明顯。複合工具也出現了,人們學會了在石器打孔,把打好孔的工具捆縛在木柄上,
石斧、
石鏟由於長度增長或力臂增大,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農業成了古代人生存的最重要手段,石制工具也更專門化了。從距今7000—50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出土了多種農業生產工具:石鏟、石錛、石耜、石磨盤等。這些工具都以石、木複合製成,原理也十分巧妙。在距今5000—3000年的陝西西安半坡文化遺址出土了石斧、
石錛、石鏟、石鋤、石刀等農業生產工具700多件。這些工具的使用標誌著新石器時代的技術進步,推動了當時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
“山下周遺址、
青陽山遺址是浙中地區繼上山遺址、小黃山遺址等遺址發現後的第五處上山文化階段遺址,也是這一地區迄今發現的最西面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這些遺址的發現,再一次充分說明以上山文化為核心的浙中地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稻作
農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省考古專家蔣樂平說。
蔣樂平說,山下周遺址、青陽山遺址的意義必須從更大的範圍內來理解,從“農業起源”等高度來認識。它不但有助於人們對更進一步認識
東亞稻作區人類文明的特徵與內涵,而且對理解全人類的文明本質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