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立馬,歷史典故。
“靖康之亂”時,在金國當人質的康王趙構得以逃跑,筋疲力盡騎上馬。下馬一看,竟是匹泥馬。這才知道,原來是得了神的幫助。
東錢湖南宋石刻馬其一表示下對上、臣對君的忠誠與效勞,其二表示同事、同僚之間的義氣和友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刻立馬
- 釋義:歷史典故
石刻立馬,歷史典故。
“靖康之亂”時,在金國當人質的康王趙構得以逃跑,筋疲力盡騎上馬。下馬一看,竟是匹泥馬。這才知道,原來是得了神的幫助。
東錢湖南宋石刻馬其一表示下對上、臣對君的忠誠與效勞,其二表示同事、同僚之間的義氣和友好。
石刻立馬,歷史典故。“靖康之亂”時,在金國當人質的康王趙構得以逃跑,筋疲力盡騎上馬。下馬一看,竟是匹泥馬。這才知道,原來是得了神的幫助。東錢湖南宋石刻馬其一表示下對上、臣對君的忠誠與效勞,其二表示同事、同僚之間的義氣和友...
立馬大石壁由慈光閣前行約五華里到立馬橋頭,在橋頭舉首眺望對面立馬峰,可見懸崖上一大峭壁,凌空而下,這峭壁就是立馬峰大石壁。 [1] 景點介紹 播報 編輯 立馬大石壁 摩崖石刻慈光閣前行約五華里即到的立馬橋頭,舉首眺望對面立馬峰,可見懸...
黃山摩崖石刻位於黃山市黃山風景區,時代為唐~近代。黃山歷史源遠流長,秦時謂之黟山,唐天寶年間敕改黟山為黃山。歷代文人墨客、風流雅士為神奇險秀的黃山所吸引,紛至沓來,尋幽探勝,創作出大量詩詞歌賦,留下眾多摩崖石刻作品。黃山...
南宋石刻遺址博物館位於寧波鄞縣東錢湖史氏墓道,是江南地區現存最大、最集中的南宋墓道石刻遺蹟。據《宋史》記載,南宋鄞縣史氏“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故南宋時便有“滿朝文武、半出史門”之說。館藏文物 史氏墓道分布在上水、...
可以說乾陵石刻藝術就是大唐盛世社會風貌的實物佐證。景點介紹 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陝西乾縣梁山,是唐高宗李治(628-683)和武則天(624-705)合葬陵墓前石雕群像。陵園南向,分內城和外城,石刻群有內城四門石獅各一對、北門立馬六(今...
汪珊墓石刻位於青陽縣五溪鄉,時代為明。汪珊,字德聲,貴池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歷官御史、河南副史、貴州巡撫,終官戶部侍郎。墓由墳冢、拜台、神道三部分組成,神道長70多米,其兩側排列石龜、文武臣、臥羊、立馬坐獅、...
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摩崖石刻200多段,約占鼓山現存摩崖題刻的一半,行、草、隸、篆諸體俱備,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譽為“東南碑林”。簡介 晉江是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文人墨客,雅好詩書,流連於名山勝地之間...
黃山摩崖石刻,是黃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瑰麗奇葩,它使神奇險秀的黃山更具靈妙之蘊。黃山風景區園林管理者為弘揚黃山博大精深的文化,保護黃山獨特絕倫之瑰寶,對全山摩崖石刻進行普查與描漆出新,並輯錄成集。黃山摩崖石刻,或一字,...
《石韻清華:中國歷代石刻大觀(二)》是2019年5月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強、華夏石刻藝術發展研究院。內容簡介 “石韻清華:2019非國有博物館華夏石刻精品展”展品還有許多建築附屬石雕及生活器物,如燈、水盆、坐凳、枕、...
秀陰”二字勒其上取佳木秀而繁陰之義。“青鸞峰摩崖石刻”在黃山風景區青鸞峰上,石壁上有國民黨第二十三集團軍司令唐式遵落款鐫刻的“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10個大字,刻字雄俊挺拔,氣勢非凡,字徑6米,為安徽潛山石匠所刻。
西漢霍去病墓前的立馬、臥馬和躍馬是目前所知陵墓前所知最早的石馬。東漢時,隨著陵墓置石刻之風的流行,墓前置石馬者也多起來。帝陵置石馬,有可能始於東漢光武帝原陵。魏晉南北朝以來,無論帝陵或人臣墓,一般未見置石馬者。唐代...
曾在此寓居四年多,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留下了麻姑、王母、三豐祖師、張天師、花蕊夫人等畫像石刻。立馬碑刻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三十二年 青城馬 之冕周道長 惠存悲鴻 典故:《漢書·禮樂志...
現存作品有立馬、臥馬、躍馬、臥虎、臥象、石蛙、石魚、石蟾、臥牛、野豬、野人、野人搏熊、母牛舔犢等14件,另有題銘刻石2塊。原先皆散置於墓冢周圍,現集中陳列在墓前東西兩廊內。立馬石刻,亦稱馬踏匈奴,高168厘米,是群雕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