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鴞指名亞種

短耳鴞指名亞種

短耳鴞指名亞種(學名:Asio flammeus flammeus)是短耳鴞亞種之一。體長約38-40厘米,黃褐色鴞鳥。翼長,面龐顯著,短小的耳羽簇於野外不可見,眼為光艷的黃色,眼圈暗色。上體黃褐,滿布黑色和皮黃色縱紋;下體皮黃色,具深褐色縱紋。飛行時黑色的腕斑顯而易見。開闊平原草地、沼澤和湖岸地帶較多見。,白天亦常見。成群營巢於地面。以小鼠、鳥類、昆蟲和蛙類為食。繁殖期4-6月,每窩產卵3-8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耳鴞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Asio flammeus flamme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耳鴞屬
  • 短耳鴞
  • 亞種:短耳鴞指名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Pontoppidan, 1763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短耳鴞指名亞種耳短小而不外露,黑褐色,具棕色羽緣。面盤顯著,眼周黑色,眼先及內側眉斑白色,面盤餘部棕黃色而雜以黑色羽乾紋。皺領白色,羽端微具細的黑褐色斑點。上體包括翅和尾表面大都棕黃色,滿綴以寬闊的黑褐色羽乾紋;肩及三級飛羽縱紋較粗,紋的兩側更生出枝紋形成橫斑,外翈還綴有白斑;翅上小覆羽黑褐色,並綴以棕紅色斑點;中覆羽及大覆羽亦黑褐色,外翈有大型白色眼狀斑;初級覆羽幾純黑褐色,有時綴以棕斑;外側初級飛羽棕色,羽端微具褐色斑點,並雜有黑褐色橫斑;最外側3枚初級飛羽先端全為黑褐色,次級飛羽外翈呈黑褐色與棕黃色橫斑相雜狀,內翈幾純白色,僅在近羽端處具黑褐色細斑;腰和尾上覆羽幾純棕黃色,無羽乾紋;尾羽棕黃色而具黑褐色橫斑和棕白色端斑。下體棕白色,頦白色。胸部較多棕色,並滿布以黑褐色縱紋,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及覆腿羽無斑雜。跗蹠和趾被羽,棕黃色。 虹膜金黃色,嘴和爪黑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低山、丘陵、苔原、荒漠、平原、沼澤、湖岸和草地等各類生境中,尤以開闊平原草地、沼澤和湖岸地帶較多見。
多在黃昏和晚上活動和獵食,但也常在白天活動,平時多棲息於地上或潛伏於草叢中,很少棲於樹上。飛行時不慌不忙,不高飛,多貼地面飛行。常在一陣鼓翼飛翔後又伴隨著一陣滑翔,二者常常交替進行。繁殖期間常一邊飛翔一邊鳴叫,其聲似‘不-不-不-’,重複多次。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小鳥、蜥蜴和昆蟲,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短耳鴞指名亞種在歐亞大陸北部繁殖,從斯堪德納維亞到阿納德爾海灣,南到利比牛斯山脈,義大利,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土耳其蒙古北部,東到薩哈林島;北美在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北部及加拿大、美國、丹麥格陵蘭。越冬在地中海南部、非洲北部、衣索比亞、巴勒斯坦、阿丁灣、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瓜地馬拉、墨西哥、古巴、印度北部、東南亞地區到馬來半島。
中國分布∶內蒙古東北部繁殖,冬時遍布全國。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營巢於沼澤附近地上草叢中,也見在次生闊葉林內朽木洞中營巢。巢通常由枯草構成。每窩產卵3-8枚,偶爾多至10枚,甚至14枚,一般為4-6枚。卵白色,呈卵圓形,大小為38-42mm×31-33mm。雌鳥孵卵,孵化期24-28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經親鳥餵養24-27天即可飛翔。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