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吻角鯊
- 拉丁學名:Squalus megalops (Macleay, 1881)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目:角鯊目
- 亞目:角鯊亞目
- 科:角鯊科
- 屬:角鯊屬
- 種:短吻角鯊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分類信息
編號: | 5217 |
拉丁目名: | SQUALIFORMES |
中文目名: | 角鯊目 |
模式產地: | Port Jackson, Australia |
國內分布: | 台灣西南海域 |
國外分布: | 東大西洋, 西太平洋及西印度洋 |
資料來源: | 台灣魚類志:41. |
形態特徵
體細而延長。頭平扁,較短,頭長約為全長的2/9;尾細長,約與頭和軀幹等長,尾基上方具一凹窪,尾柄後半部下側直至尾基稍後有一低弱縱行突起。吻短而圓鈍,背視近弧形。眼長橢圓形,前端圓,後端尖而具一缺刻;無瞬膜,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稍近;眼徑比鼻孔長約2.5倍,鼻孔橫列,外側位,距吻端比距口端為近;鼻間隔為鼻孔長2.6倍;前鼻瓣中部具一三角形分枝突出。口寬,近於橫列,口寬短於口前吻長;口側具一斜行深溝;唇褶扁狹,上唇褶頗長,約為口寬1/4,下唇褶較短。上下頜牙同型,寬扁,長方形,邊緣光滑,齒頭頗外斜,里緣幾與頜平行,外緣深凹,2行在使用,上頜牙稍狹,每側每行14牙,下頜每側12牙。噴水孔頗大,腎形,約與鼻孔等長,位於眼后角水平線小,距眼很近。鰓孔5個,頗狹小,下部轉入腹面,前面4個大小相等,最後一個較大,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第一背鰭起點約與胸鰭基底終點相對,棘長約等於鰭外緣長的3/5;第二背鰭距尾基與距腹鰭起點約相等,棘長約等於鰭外緣長的4/5;尾鰭寬短,帚形,約為全長的1/5;上葉很發達,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後部不區分,無缺刻,與上葉邊接,成一廣圓形後緣,尾端圓鈍。腹鰭低平,前緣微凸,後緣微凹,里角尖突。胸鰭大於第一背鰭。
背面暗褐色,腹面淡褐色,背鰭端部暗褐色,胸鰭和腹鰭後緣淺色。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在沿岸區域,主食小型魚類,也食軟體動物、 甲殼類及環節動物和水母等。卵胎生,卵大、卵黃管粗短,不與母體子宮壁相連。
短吻角鯊 Squalus buevirostris(Linnaeus)
屬於角鯊目,角鯊科,角鯊亞科,角鯊屬。鰓孔5個,鰓孔狹小,最後一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吻短而鈍圓。鼻孔顯著近吻端,噴水孔中大。鼻孔橫列,距口頗遠,鼻孔前緣無長須。口寬大,淺弧形,無鼻口溝;唇褶發達,口側具2深溝。上下頜齒同形,切齒型。背鰭2個,前方均具一硬棘,棘的上端露出,棘有毒腺。胸鰭後緣稍凹;尾鰭上方具一凹窪,尾柄下側有一皮褶,尾鰭下葉近尾端處無缺刻,無臀鰭。卵胎生,每產1—20仔,妊娠期18—24個月。10—20年雄性成熟,雌性約11年性成熟。最大年齡25—30年。分布中國沿海,朝鮮,日本。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Chondrichthyes:軟骨魚綱 - Squaliformes:角鯊目 - Squalidae:角鯊科 -Squalus: |
學名: | Squalus brevirostrisTanaka |
中文名: | 短吻角鯊 |
中文拼音: | DuǎnWěnJiǎoShā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詳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