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魚之樂》是一本哲理隨筆,匯集了作者數十年的思想精髓。在閱讀這本哲理隨筆之前,請讀者諸君做好迎接一場思想地震的心理準備。自然存在、精神存在、社會存在,這是三個截然不同、無法貫通的領域嗎?答案是否定的,《知魚之樂》的作者要告訴我們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思想方法,原來這三者統一於一個更基源的自然律——遞弱代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魚之樂:《物演通論》作者經典哲理隨筆
-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266頁
- 開本:32
- 作者:王東嶽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24102377, 978722410237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知魚之樂》編輯推薦:《物演通論》作者王東嶽經典哲理隨筆!讀後,必將發生一場思想地震,其強度將由你自己決定!
作者簡介
子非魚(王東嶽),自由學者,西北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東方文化客座教授,作品有哲學專著《物演通論》和文集《人類的沒落》。
圖書目錄
序
自然趨弱:弱歸人性1
無用的哲思1
有為與無為9
追求完善的遺憾13
平庸者偉岸17
人性之根:貪、煩、畏21
“快樂公式”題解26
唯求存在與通權達變32
另論“可憐天下父母心”37
苦海有邊回頭無岸41
哥白尼與內耳前庭46
精神趨知:知歸茫然51
聽蚊子說:智者多憂51
莊周夢蝶與笛卡爾的疑慮56
我知道我一無所知61
“真”作假時假亦真67
“善”的缺憾與輝煌73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79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85
自然界裡沒有飛躍91
黑格爾:辯證邏輯的圈套97
理性邏輯方法談104
波普爾懸念:科學的真面目113
邏輯比事實更真實119
社會趨繁:繁歸動搖125
猴子與人:分歧源頭上的疑點125
天演的自由之路131
普羅米修斯的天譴詞138
社會標本:膜翅目王國的故事145
緣的解說:偶然與選擇151
戀愛的小花招與大背景157
富貴病:馬爾薩斯的失誤163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171
跋178
附錄:遞弱演化的自然律綱要181
自然趨弱:弱歸人性1
無用的哲思1
有為與無為9
追求完善的遺憾13
平庸者偉岸17
人性之根:貪、煩、畏21
“快樂公式”題解26
唯求存在與通權達變32
另論“可憐天下父母心”37
苦海有邊回頭無岸41
哥白尼與內耳前庭46
精神趨知:知歸茫然51
聽蚊子說:智者多憂51
莊周夢蝶與笛卡爾的疑慮56
我知道我一無所知61
“真”作假時假亦真67
“善”的缺憾與輝煌73
“美”是不美好的尺度79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85
自然界裡沒有飛躍91
黑格爾:辯證邏輯的圈套97
理性邏輯方法談104
波普爾懸念:科學的真面目113
邏輯比事實更真實119
社會趨繁:繁歸動搖125
猴子與人:分歧源頭上的疑點125
天演的自由之路131
普羅米修斯的天譴詞138
社會標本:膜翅目王國的故事145
緣的解說:偶然與選擇151
戀愛的小花招與大背景157
富貴病:馬爾薩斯的失誤163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171
跋178
附錄:遞弱演化的自然律綱要181
後記
東方人講哲學,原本是詩律渲染的,或者是寓言調侃的。前者如老聃、屈原(《老子》書是離騷體的先河,屈子《天問》是宇宙觀之探索),後者如莊周、列禦寇(《莊子》書可謂意趣飛揚,《列子》文章則顯生動而沉鬱)。不像西方人,正襟危坐,板著臉細細數落,雖然條分縷析得格外透徹,讀起來卻不免令人昏昏欲睡。
有鑒於此,我在寫罷現代版哲學專著《物演通論》之後,便想換一個口吻,說一些輕鬆幽默的閒話,固然內容照舊免不了叫人掃興,但願文辭之間能流露出灑脫之風。不料事與願違,初版後讀者回音,多數似仍嫌它科學之談枯燥,哲理之論突兀,儼然一具血肉瘠薄、形銷骨立的畸種。一時間竟將我原先擬定的另外近百篇相類腹稿,統統窒悶成了見不得天日的死胎。隨後檢討一番,得出如下結論:除了我這個人刻板有餘、才情不足而外,恐怕還有更重要的一層原因,那就是,近現代科技知識的薰陶,早已將人內心深處的童趣和想像力泯滅殆盡,想當年,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可生出桂木玉兔、嫦娥伴舞的幻象,現如今,你明知月亮不過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土球,倘若再要發什麼仿古之幽情,則注定會弄出老臉唱嫩曲兒的尷尬,念及此,縱然剛曾冒出了那么點贗品般的詩情畫意,也由不得你立刻會把它掐滅在萌芽期里。
有了如此一番自省,我雖不能鼓起勇氣將胎死腹中的拙文繼續寫下去,卻不妨將已經問世的畸怪品種再端出來獻醜,暗想另過千年,像“科學”這樣的時髦玩意兒,大抵也逃不掉被後人棄之若敝屣的宿命,那時回頭看,興許這醜孩兒倒變成了別樣的可愛貨色也說不定。
於是就有了該冊小書的第二個版本。
在此,有必要重申,本書只是一個聊天的集子,所有話題大致都停留在直觀的層面上泛泛而談,而且它只涉及哲學系統問題的極小部分,應該說,它給你留下的更多是疑竇,而並非題解。譬如,自然物演的“遞弱代償法則”究竟依循著怎樣的路徑在衍動?其間“屬性”與“結構”的代償關係是什麼?宇宙物態演化過程為何會被框定在一個非時空的“有限衍存區間”內運行?等等,這是就“自然”而言。若問“精神”,問題更多,譬如,作為一種自然產物,“精神”或“理性”的淵源何在?它的基本規定性奠基於何處?它的演運機制如何展開?為什麼“本質”問題會像羅素所說的那樣成為哲學史上永恆的難題?既然我們無可“真知”,認識上的“正確”為什麼一定要表達為“邏輯三洽”?……至於“社會”,恐怕我們連最基本的名詞概念都得重新修正,因為它壓根兒就不是一個單純的人文現象或人為產物,反倒是一切人文現象不外乎都屬於某種自然進程的直接繼續,所以,既往那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分野勢必很快就會被消除。
諸如此類的問題,顯然不是可以在閒聊中獲得解答的。對此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我在前面提到的《物演通論》一書,它的修訂本也己再版。需要事先聲明一下,那才真是一架連個零星皮肉都掛不住的有魂骷髏,望之雖令人落魄,對談則別有洞天。當然,你若不願繼續忍受它的折磨,我深表理解。
不過,人類的文化處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凡置身度外者,自將淪落後塵。一位學生聽了我的課,大約有些天地倒懸的感覺,於是問我,他以後還如何與別人溝通,我回答說,不是你能否與別人溝通的問題,而是別人能否與你溝通的問題。這又是那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彆扭境況,即認知位相的不對稱性使然。問題在於,你是想做“魚之樂”呢?還是想受“人之苦”?
——人生識字憂患始。要是讓我選擇,我倒寧肯安享“魚之樂”,可惜我畢竟不是一條魚(“子非魚”),於是只好承受為“人”的煎熬。
試問,你又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呢?
作者 2009年11月25日改
有鑒於此,我在寫罷現代版哲學專著《物演通論》之後,便想換一個口吻,說一些輕鬆幽默的閒話,固然內容照舊免不了叫人掃興,但願文辭之間能流露出灑脫之風。不料事與願違,初版後讀者回音,多數似仍嫌它科學之談枯燥,哲理之論突兀,儼然一具血肉瘠薄、形銷骨立的畸種。一時間竟將我原先擬定的另外近百篇相類腹稿,統統窒悶成了見不得天日的死胎。隨後檢討一番,得出如下結論:除了我這個人刻板有餘、才情不足而外,恐怕還有更重要的一層原因,那就是,近現代科技知識的薰陶,早已將人內心深處的童趣和想像力泯滅殆盡,想當年,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可生出桂木玉兔、嫦娥伴舞的幻象,現如今,你明知月亮不過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土球,倘若再要發什麼仿古之幽情,則注定會弄出老臉唱嫩曲兒的尷尬,念及此,縱然剛曾冒出了那么點贗品般的詩情畫意,也由不得你立刻會把它掐滅在萌芽期里。
有了如此一番自省,我雖不能鼓起勇氣將胎死腹中的拙文繼續寫下去,卻不妨將已經問世的畸怪品種再端出來獻醜,暗想另過千年,像“科學”這樣的時髦玩意兒,大抵也逃不掉被後人棄之若敝屣的宿命,那時回頭看,興許這醜孩兒倒變成了別樣的可愛貨色也說不定。
於是就有了該冊小書的第二個版本。
在此,有必要重申,本書只是一個聊天的集子,所有話題大致都停留在直觀的層面上泛泛而談,而且它只涉及哲學系統問題的極小部分,應該說,它給你留下的更多是疑竇,而並非題解。譬如,自然物演的“遞弱代償法則”究竟依循著怎樣的路徑在衍動?其間“屬性”與“結構”的代償關係是什麼?宇宙物態演化過程為何會被框定在一個非時空的“有限衍存區間”內運行?等等,這是就“自然”而言。若問“精神”,問題更多,譬如,作為一種自然產物,“精神”或“理性”的淵源何在?它的基本規定性奠基於何處?它的演運機制如何展開?為什麼“本質”問題會像羅素所說的那樣成為哲學史上永恆的難題?既然我們無可“真知”,認識上的“正確”為什麼一定要表達為“邏輯三洽”?……至於“社會”,恐怕我們連最基本的名詞概念都得重新修正,因為它壓根兒就不是一個單純的人文現象或人為產物,反倒是一切人文現象不外乎都屬於某種自然進程的直接繼續,所以,既往那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分野勢必很快就會被消除。
諸如此類的問題,顯然不是可以在閒聊中獲得解答的。對此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我在前面提到的《物演通論》一書,它的修訂本也己再版。需要事先聲明一下,那才真是一架連個零星皮肉都掛不住的有魂骷髏,望之雖令人落魄,對談則別有洞天。當然,你若不願繼續忍受它的折磨,我深表理解。
不過,人類的文化處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凡置身度外者,自將淪落後塵。一位學生聽了我的課,大約有些天地倒懸的感覺,於是問我,他以後還如何與別人溝通,我回答說,不是你能否與別人溝通的問題,而是別人能否與你溝通的問題。這又是那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彆扭境況,即認知位相的不對稱性使然。問題在於,你是想做“魚之樂”呢?還是想受“人之苦”?
——人生識字憂患始。要是讓我選擇,我倒寧肯安享“魚之樂”,可惜我畢竟不是一條魚(“子非魚”),於是只好承受為“人”的煎熬。
試問,你又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呢?
作者 2009年11月25日改
序言
這是一本奢侈的讀物。
說它奢侈,乃是由於它跟當前流行的快餐文化全然不同,它既不會給你帶來臨時的快感,也無法為你提供實用的效益,它倒可能給你造成某種深在的悲哀,然後還徒然地消耗了你的若許腦力。因此,本書僅供精神貴族享用,所謂“精神貴族”是指這樣一類人,他們對文化的渴求不限於取樂或謀生等低層需要,而是有興趣追究超然於現實生存或支配著現實生存的高層疑問,其情形儼如衣食無憂的富翁斷不肯再為獲取一口粗食奔忙,而是更有雅興去賞玩翡翠鑽石的璀璨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人們都只為求得溫飽而勞瘁,就像動物那般決不追求額外的奢侈,那么,我在本書中所提出的種種質疑和憂患大約也就不存在了。問題恰恰出於我們人類永無饜足的天性,也就是出於我們不斷追求上進的衝動,嚴格說來,這也不能全怪人類過於貪婪,因為似乎有某種內外交加的神秘力量逼迫著我們不得不如此。既然大家都身不由己地要把人世一總拋入奢華的境地,則稍微多花費一點精力,以便探詢一下此類天性的淵源和歸宿,似乎也就不該將它算作是一種過分奢侈的文化取向了。
為了不至於過度煩擾讀者的思緒,本書只收集了一些輕鬆散漫的隨筆閒談。雖屬散漫閒談,畢竟關涉到一個深在的思想系統,故此建議讀者最好按照目錄次序逐一瀏覽,免得驟然跌入幽暗的迷宮找不著來路。當然,它尚不足以為你揭示全部問題的答案,但若能讓人胸中升起一朵朵疑雲,也未嘗不會釀成晚霞斑斕的別一番景致,萬一它居然給你帶來了一場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索性藉機洗刷一下原來存放在那兒的“真理”上的塵埃吧。
或許,雨過雲收,神馳的天地才更清朗。
作者 2002年3月16日
說它奢侈,乃是由於它跟當前流行的快餐文化全然不同,它既不會給你帶來臨時的快感,也無法為你提供實用的效益,它倒可能給你造成某種深在的悲哀,然後還徒然地消耗了你的若許腦力。因此,本書僅供精神貴族享用,所謂“精神貴族”是指這樣一類人,他們對文化的渴求不限於取樂或謀生等低層需要,而是有興趣追究超然於現實生存或支配著現實生存的高層疑問,其情形儼如衣食無憂的富翁斷不肯再為獲取一口粗食奔忙,而是更有雅興去賞玩翡翠鑽石的璀璨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人們都只為求得溫飽而勞瘁,就像動物那般決不追求額外的奢侈,那么,我在本書中所提出的種種質疑和憂患大約也就不存在了。問題恰恰出於我們人類永無饜足的天性,也就是出於我們不斷追求上進的衝動,嚴格說來,這也不能全怪人類過於貪婪,因為似乎有某種內外交加的神秘力量逼迫著我們不得不如此。既然大家都身不由己地要把人世一總拋入奢華的境地,則稍微多花費一點精力,以便探詢一下此類天性的淵源和歸宿,似乎也就不該將它算作是一種過分奢侈的文化取向了。
為了不至於過度煩擾讀者的思緒,本書只收集了一些輕鬆散漫的隨筆閒談。雖屬散漫閒談,畢竟關涉到一個深在的思想系統,故此建議讀者最好按照目錄次序逐一瀏覽,免得驟然跌入幽暗的迷宮找不著來路。當然,它尚不足以為你揭示全部問題的答案,但若能讓人胸中升起一朵朵疑雲,也未嘗不會釀成晚霞斑斕的別一番景致,萬一它居然給你帶來了一場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索性藉機洗刷一下原來存放在那兒的“真理”上的塵埃吧。
或許,雨過雲收,神馳的天地才更清朗。
作者 200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