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會

知識社會是以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社會。1994年,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指出,人類社會正在進入知識社會。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經濟為主體,強調藉由知識的不斷創新、累積、套用與分化,促進產業進步,引導個人、組織和社會的成長與發展。在知識社會中,知識資本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成為社會的主流,財富的累積、經濟的增長、個人的發展,均以知識為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社會
  • 概念誕生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 定義:以創新為社會主要驅動力的社會
  • 核心知識創新
簡介,產生,意義,特徵,什麼是知識社會,知識社會與創新,意義及啟示,聯繫,

簡介

產生

“知識社會”的概念誕生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學習型社會”差不多同期產生,最早使用者是大學教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ker),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相對於“信息社會”而言的,信息社會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知識社會的概念則包括著更加廣泛的社會、倫理和政治方面的內容,信息社會僅僅是實現知識社會的手段;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社會形態的變革從而推動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

意義

在知識社會裡,每個人都要學會在信息海洋里來去自如,培養認知能力和批評精神,以便區分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擁有新知識;知識社會也使得創新不再是少數科技精英的專利,而成為成為更為廣泛的大眾參與,推動了創新的民主化進程;知識社會作為網路社會必將更加關注全球問題:通過國際合作和科學協作,環境破壞、技術風險、經濟危機和貧困等問題有望得到更好的解決;知識共享是知識社會的拱頂石,以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是知識社會的實質,而知識社會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特徵

目前,要對“知識社會”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還不可能、不現實,甚至是冒險的,而儘可能詳細地預測性探索其特徵,並由此來把握它的可能形態,這卻是我們應該和必須做的。我們將以丹尼爾·貝爾彼得·德魯克以及尼科·斯特爾對知識社會特徵的有關論述來展示知識社會的可能圖式。
⒈丹尼爾·貝爾,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未來學家。他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主要向我們預測了未來知識社會的種種可能狀態。貝爾認為,即將來臨的後工業社會與以往工業社會有著很大的不同,從總體的廣泛特徵上說:“如果工業社會以機器技術為基礎,後工業社會是由知識技術形成的。如果資本與勞動是工業社會的主要結構特徵,那么信息和知識則是後工業社會的主要結構特徵。”(貝爾,1997:9)
面對“後工業社會”這樣一個未來學的概念,貝爾概括性地描繪了其五個基本特徵:
⒈經濟方面:從產品生產經濟轉變為服務經濟;
⒉職業分布:專業與技術人員階級處於主導地位;
⒊中軸原理: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它是社會變革與制定政策的源泉;
⒋未來發展方向:控制技術發展,對技術進行鑑定;
⒌制定決策:創造新的‘智慧型技術’。
(貝爾,1997:14)其中,他認為,最顯著和最簡單的也是他書中最主要闡述的是理論知識的首要性和服務業部門的擴張性這兩點。就社會結構的變遷而言,貝爾特彆強調了服務業的迅速發展,即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或製造業,而是從事諸如貿易、金融、保健、研究、教育和管理等行業。但是,貝爾認為,服務業的不斷擴張正是理論知識在後工業社會中獲得首要性和核心地位的表現,因而最值得他在書中論述的還是“理論知識”在後工業社會的中心地位問題。他知道,知識在以往任何社會的運轉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以往任何社會都沒有像後工業社會這樣“給予”知識以如此高的核心地位,即都沒有如此地依賴於知識。“後工業社會是圍繞著知識組織起來的”(貝爾,1997:21),知識在社會中的“組織”作用使得其本身的性質由此而發生了變化,由邊緣轉向了中心;知識的發展日益成為各領域發展的先導,也日益成為一個社會發展的戰略源泉與動力。
而且,貝爾對自己的“後工業社會”概念有這樣的一些概說,即:
⑴它是用於表征著社會發展轉型中的一個過渡。在他看來,後工業社會之“後”並不是指稱某種新的社會形態,而是象徵著一種過渡。
⑵它是用於強調“理論知識”的中心地位和中軸原理;
⑶它是用於描述和說明社會轉型中的一種“範式”變遷。在他那裡,後工業社會的概念並不是一幅完整的社會秩序的圖畫。
⑷它是用於理解和把握轉特徵及價值挑戰的知識社會型中社會結構複雜性的一種方法。他認為,後工業社會的概念就是使西方社會結構的複雜變化更易理解的這樣一種方法。
可見,貝爾對後工業社會的說明既是一種社會特徵的描述,也是一種思維的方式和路標。
彼得·德魯克,美國當代資深經濟學家、管理學家。他主要是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一書中闡述了他對知識社會的看法。德魯克認為,西方歷史表明,每隔幾百年社會就會發生急劇變化。自二戰以來,我們現在又一次處於這樣的變化時期,但這次變化已經不再局限於西方的地域,而是在世界範圍內展開。當然,這個“世界”也首先是“西方化”了的。這個處於變化與轉型中的新社會就是現已存在的“後資本主義社會”。
對於該社會的基本特徵,德魯克認為,這個社會的“主要資源將是知識”,“基本經濟資源——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就是‘生產資料’——不再是資本、自然資源(經濟學家的‘土地’)或‘勞動力’,它現在是並且將來也是知識。”“主要社會團體將是‘知識工作者’”,“他們是知道如何把知識用於生產的知識經濟人員、知識專業人員、知識雇員。”因此,德魯克預測,後資本主義社會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將是知識工作和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即工作效率問題,其所面對的“社會挑戰,則將是該社會中的第二階級的尊嚴:服務工作者”,因為他們缺乏成為知識工作者的必要教育程度,因而可能成為社會的反抗者。後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在“知識分子”和“管理人員”之間“將用一種價值觀和美學概念的新的兩分法來劃分”,所以如何調和並“用一種新的綜合法來超越這種兩分法,將是一次哲學上和教育上對後資本主義社會最主要的挑戰。”(德魯克,1998:4、8-9)。
由於知識是後資本主義社會的最主要資源,它根本地改變了整個社會結構,即不僅創造了新的社會動力,創造了新的經濟發展動力,而且創造了新的政治模式與動力。因而,德魯克認為,它也必然引起整個管理範式(management paradigm)的根本性革命,即“知識正被套用於知識”。“提供知識以找出套用現有知識創造效益的最佳方法,事實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管理”,“管理部門是知識社會的通用機構”(德魯克,1998:45-46)。它不僅限於經濟領域,還將擴展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於是,與貝爾的觀點相似,知識在德魯克這裡,在知識社會中,也進入了核心地位。
⒊尼科·斯特爾,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從其《知識社會》一書就可看出他對未來知識社會的直接關注。斯特爾認為,即將到來的社會之所以被稱為“知識社會”,是因為它的發展是受著“知識”驅動的。當然,這種社會的到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發。在這個漸進的過程中,經濟領域是首發的敏感區。
對於知識社會所具有的特徵,斯特爾在考察了包括貝爾、德魯克等學者對未來知識社會特徵的論述後,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有:
⑴在科學和技術的幫助下,“社會作用於它自身、作用於它的各種機構和它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等方面的行為能力”的提高;
充分就業成為歷史,“恢復充分就業……在知識社會是不再可行的了”;
⑶“知識社會的主要特性是知識價值論,而不是勞動價值論”(贊同貝爾的觀點);
⑷知識社會是一個可以控制的社會,因為“一旦社會按照知識而被組織起來時,它就成了可以控制的了”;
⑸社會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即“社會結構和人類建構物的脆弱程度在知識社會中普遍上升”;
⑹伴隨著社會自制力的增強,自毀性也增大,“知識社會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是以當然包括摧毀其自身的能力在內的自製的社會關係和自製的未來為特徵的”;
⑺未來知識社會將是更難預測的,即由於“存在著(a)知識本身的偶然性和(b)作為知識向社會的日益滲透之結果的社會關係的更大的偶然性。……未來比起以往任何時候來都更加難以想像”(斯特爾,1998)。因此,在斯特爾看來,可以用不可預測性、不確定性和脆弱性來概括知識社會的總體特徵。
可見,知識在未來知識社會之包括經濟活動在內的一切活動中的決定性作用已成為這些學者不爭的共識,只是他們對知識社會之特徵的預測性描述略有差異,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即便是對現實社會的特徵的概括都尚存歧義,更何況是對一個未來社會的概括。

什麼是知識社會

知識社會是一個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的社會,是一個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成為常態的社會。在知識社會,知識、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基礎。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在知識社會,知識成為社會的核心。然而知識社會又不是一個僅僅崇尚精英的社會,“知識社會的社會形態越來越呈現出複雜多變的流體特性,傳統的社會組織及其活動邊界正在“融化”。創新也不再是少數被稱為科學家的人群獨享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的主體,生活、工作在社會中的用戶將真正擁有創新的最終發言權和參與權,傳統意義的實驗室的邊界以及創新活動的邊界也隨之“融化”了。以生產者為中心的創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模式轉變,創新正在經歷從生產範式向服務範式轉變的過程,正在經歷一個民主化的進程。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活動面臨著挑戰,以用戶為中心、社會為舞台的面向知識社會、以人為本的下一代創新模式,即創新2.0模式正逐步顯現其生命力和潛在價值”(《創新2.0: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

知識社會與創新

意義及啟示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更多的大眾作為用戶也能更好的參與到科技創新的進程進一步帶動創新形態、社會形態的嬗變,知識社會環境下的下一代創新推動了創新民主化,知識社會是一個創新成為社會主要驅動力的社會,知識和創新成為社會的核心,知識社會的經濟以大眾創新、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為特徵。一個形象而不準確的比喻:農業社會發展,像牛拉木輪車,在漫長曲折的歷史之途緩慢地前行;工業社會發展,象蒸汽機、後來又更換為內燃機的列車,沿著歷史軌道不斷加速前進;知識社會發展,則好比是磁懸浮高速列車或太空梭,在疾馳,在騰飛。而資源、知識就好似燃料,而創新則是發動機。知識社會經濟和社會特徵都清晰地告訴我們,知識社會的最鮮明的特點和最具主導性的因素是創新。創新是產生知識、創造財富的源泉,是知識社會之靈魂。

聯繫

知識社會中的職業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某些或更高程度的高等教育,及中等以後教育。管理大師彼得·F.德魯克指出:“知識的生產率將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競爭的決定因素。”他說,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再也不能自行創造財富了,今後重要的是非體力勞動者的生產率,即知識的生產率以及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也就是創新的能力。
在推崇知識精英培育的同時,業界也注意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和知識社會所帶來的更深刻的社會形態、創新形態變革。網際網路的廣泛套用將Web 2.0“全民織網”、“草根創新”的理念帶入了大眾視野。Web 2.0正是知識社會下創新2.0理念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生動體現。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強調公眾的參與,倡導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讓知識和創新共享和擴散。如果說工業社會環境下的創新1.0是以生產為導向、以技術為出發點,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2.0則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導向、以套用和價值實現為核心的創新。在這種視角下,Web 2.0實際是創新2.0模式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典型案例。創新2.0的典型案例還包括開放原始碼、自由軟體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提出的微觀裝配實驗室(Fab Lab)、歐盟Living Lab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