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簡介 眭姓地望為趙郡,實為今河北高邑、
趙縣 一代。這裡恰恰是先秦時期
鮮虞國 和
中山國 的疆土。案《左傳》,肥、鼓二國,皆為鮮虞附屬,同為白狄之別種。所謂別種,我看是針對活動在
西河 地區的白狄而言的,這一地區的白狄主要和
秦國 接觸,所以後世
隗姓 的先祖多出於雍州。可見,狄民族在中國北方的分布非常廣泛,部落眾多,互不統屬。狄民族內部不僅有赤狄、白狄之分,而且分別有姬、隗等多種姓氏。口頭傳說中,眭姓出於肥子國後裔,然肥字姓氏,文獻失載。考慮到肥子國為鮮虞屬國,雖同為白狄別種,姓氏或許不同。鮮虞,史載為姬姓在狄者。那么,肥子國或可推定為隗姓。春秋時期,狄民族與夏民族各國相互征伐,但也相互通婚。《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據楊伯駿注,隗氏,金文皆作愧,從女。觀眭、隗二字,皆合口呼,分以圭、鬼諧聲,皆合口呼並舌根音字,上古分屬支微韻,或可互通。因此,眭姓出於隗姓推測,不能說是毫無根據的。
但是,為何隗姓一定要改成眭呢?查《廣韻》,齊韻戶圭切,另有和眭同音的姓氏四個。這四個姓氏,非常冷僻,但無一例外以圭為聲旁。除其中一字,指明為梁四公子之後,其他皆未說明來源。據此,或可以推測,肥子國後裔改姓一開始可能只是隨聲取字。但是,如果再因聲求義的話,或許可以得出一些更有意思的推論。
《說文》云:“赤狄本犬種。從犬亦省聲”。因此,狄民族和史籍的犬戎、犬夷等應該有一定的淵源關係。犬戎中的白犬和白狄,不一定是因其
尚白 而得名,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膚色白皙的緣故。狄民族有以隗為姓者,《玉篇》:“隗,高也”,可能指體形高大。《說文》“鬼部”:“象鬼頭也”,亦指面貌特徵而言。《廣韻》:“眭,目深惡視”,可能指深目而言。余太山先生在《古族新考》中,發現《大戴禮記》中陸終氏娶於鬼方氏脅生的傳說具有印歐語系民族神話化特徵。根據現存典籍中人名和地名看,狄民族曾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但是後來不相統屬的各部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華夏民族以及其他各民族融合了。
附:
七律 題鳳鳴先生《眭氏歷史考證》
典墳草昧費鉤沈,野語求真顯見深。
尋古族遷源白狄,述先祖德重黃金。
兩河烽燧爭雄長,斷柳蟲文推帝心。
流裔於今遍華夏,琴操遙揖響愔愔。
自註:
(一)野語句:禮失求諸野。由於傳世文獻的缺失,某些史實必須有甄別地求助於民間口頭傳說,此為社會學研究之通則。鳳鳴先生從山西
昔陽縣 民間流傳之肥子國傳說,求證出眭氏與白狄民族之淵源關係,誠符合此通則。
(二)兩河句:春秋鮮虞國,戰國時稱中山國,白狄民族所建,與華夏諸國爭雄數百載,兩河為
南河 與
東河 ,南河為古
黃河故道 ,東河於今
秦晉 二省之界,此區域大致為今河北省中部。
(三)斷柳句:《
漢書 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載:“是時,
昌邑 有枯社木臥復生,又
上林苑 中大柳樹斷枯臥地,亦自立生,有蟲食樹葉成文字,曰‘公孫病已立’,(眭)孟推《春秋》之意,以為‘石、柳,皆陰類,下民之象;
泰山 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外。今大石自立,僵柳復起,非人力所為,此當有從匹夫為天子者。枯社木復生,故廢之家公孫氏當復興者也。’ (眭)孟意亦不知其所在,即說曰:‘先師
董仲舒 有言,雖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漢家堯後,有傳國之運。漢帝宜誰差天下,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順天命。’”
起源說之一 眭姓起源,史籍曠如,而民間口頭傳說中眾說紛紜,且不少具有地域性特點。山西昔陽縣東冶頭鄉人眭喜良所述,與同鄉長者《眭氏歷史考證》撰者已故鳳鳴先生所述又不同,茲錄如下,聊備一說,以待暇日詳考。
山西昔陽縣東冶頭鄉當地有不少姓眭的。在老家眭字讀“sui”和字典音同。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 ,有一個小王朝叫“圭(讀gui)王朝”,因事要滿門抄斬,很多人跪在河邊,執法官問誰姓“圭”,有智者目視河水急中生智說自己姓“sui”,因山西昔陽人把“水shui”讀作“sui”。目視水故在“圭”字前面加目,目視水故取“sui”音,很多人從之,躲過一劫。據當地老人講,在東冶頭鄉還有一處廢墟,名叫“殿圪台”是“圭王朝”古宮殿舊址,聽說還有石碑出土,是否確切,沒有考證。也算是“眭”起源的一種說法。估計眭氏一族是北方少數民族,因當地有七月十五吃“面楊”的習俗,說宋朝
楊六郎 掃北,所到之處屠殺頗多,故當地人對楊家恨之入骨,用白面作成人的模樣,蒸熟食之。這一傳說和習俗與中國傳統的對楊家持褒獎態度不同,恐怕事出有因。而楊六郎屠殺的多是北方民族,由此推斷眭姓一族來自北方一說倒也成立。
起源說之二 眭氏,宋版《百家姓》未錄此姓,然其成姓已久。據《
元和姓纂 》所載:“眭,趙大夫食采眭邑,因以為氏”。另有一說謂戰國時,肥子國(山西省太原以東)國君姓圭,其子孫因怕受侵軋之害累及全族,改作眭姓。可見眭姓早在2500年之前即已形成。
眭氏族中,曾有“明經知數,卻詔出關”一聯,褒揚的是漢代
眭弘 ,以明經出任議郎。北魏的眭夸義卻詔書而暗潛出關,保持其
高潔 的節操。
丹陽之有眭姓,始於南唐。據《丹陽縣誌》(光緒版)記載,丹陽眭姓第一人(亦即始遷之祖)是南唐刺史
眭昭符 ,字隆祖,趙州高邑(河北
高邑縣 )人。為南唐進士,先曾徙居
金陵 ,保大年間任常州刺史。他膽識過人,為政寬簡,治績顯著。至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中主
李璟 稱藩於周,令昭符為南唐進奏使,置邸大梁(
開封市 )。後主
李煜 嗣位,又屢次委昭符為進奏使,斡旋於金陵、大梁之間。作為使節之臣,眭昭符盡忠職守,不卑不亢,周啖之以祿,不受;宋施之以威,不懼,始終不辱使命,北人甚為敬重。南唐亡後,他懷念故國,恥作
宋臣 ,挈家下來到丹陽,卜居於城南的董莊(
橫塘鎮 眭巷村東),開闢了丹陽眭氏一脈。通過長期的繁衍發展,逐漸躋身於本邑望族之列。眭氏宗人在丹陽陣容龐大,僅以“眭”字命名的村莊就多達8個,不帶“眭”字而實際上為眭氏族居的村莊更多,主要分布在橫塘、延陵、開發區、里莊、呂城、陵口、麥溪、珥陵和
雲陽 等鎮。
明景泰六年(1455年),丹陽眭氏修訂了《眭氏宗譜》,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再次續修。
千百年來,眭氏族中賢人頗多,漢代有符節令眭弘,三國時有農民義軍首領
眭固 、北魏有
中郎將 眭夸 等知名於世。《
中國人名大辭典 》共錄眭姓名人4個,竟有2個是丹陽人。《江蘇藝文志?鎮江卷》錄眭姓8人,全是丹陽籍。《丹陽縣誌》(光緒版)中載眭姓進士、貢士、舉人等竟達40餘名。明代有
戶部員外郎 眭紘、
翰林院檢討 眭石、
武略將軍 眭憲、
武毅將軍 眭嘏;清代有
監察御史 眭朝棟、畫家眭石亭等。丹陽城內燕子巷舊有一座規模頗大的眭氏宗祠,廳柱上掛有一副楹聯:“西漢家聲遠,南唐世澤長”,對眭姓歷史上極有影響的兩個人物:西漢符節令眭弘和南唐進奏使眭昭符作了褒揚。
眭(sui)
以邑名為氏,戰國時,
趙國有 大夫食采於眭邑,其後人以眭為氏。郡望:趙郡(今河北中部趙縣、
邯鄲 一帶)。
明經知數
卻詔出關
上聯說西漢魯國蕃人眭弘,字孟,少年時遊歷各地,
任俠 仗義。後跟從嬴公學《公羊春秋》,以明經任議郎、符節令。元鳳年間,泰山有大石自立,上林苑有枯柳復活,他根據《春秋》推斷:當從民間出天子。大臣
霍光 以妖言
眭姓是肥子國的後裔,原為姓圭,有圭王皇帝其後裔怕受害而累及族改為眭姓。
江蘇丹陽市(屬鎮江)及丹徒縣(
黃墟鎮 莊頭村 )眭姓眾多,但讀音非“sui”而讀為“xu”。
四川岳池 讀音為“xi”,河北趙縣讀音為“cui”。
讀音小考 因為各種原因,“眭”字讀音歷來素有爭議,從字詞典中看“眭”字是一個單音字。但中國各地存在方言差異以至於導致了不同的讀音。
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辭典《辭海》與規模最大的古漢語辭典《辭源》兩部辭典中都有“眭”字的詞目,《辭海》中定讀sui(雖),《辭源》中亦定讀sui(雖)。以Suī 為標準音,其他方言音共存。以下發音可作參考。
①眭Suī
詳細字義,作為姓氏,以此發音為準。
② 眭 su 陝西、四川綿陽、湖南永州一帶該姓常見發音與“蘇”同音。
③ 眭 Xu
江蘇丹陽、鎮江一帶姓氏讀音。
④ 眭 Cui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一帶讀音。
⑤ 眭 Xi
衡山、四川岳池、江西一帶讀音。
部首筆畫
部首:目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1
五筆 86:HFFG 五筆98:HFFG 倉頡:BUGG
筆順編號:25111121121 四角號碼:6401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72D
讀音考據
鎮江地區,眭姓較多,分布在鎮江市區、丹陽市,兩地雖然不屬於一個方言區,眭姓人士不願意稱自己Sui 先生、Sui 同志。自稱姓Xu,不是“言 午 許”,是“目 圭 xu”。眭氏世代相傳,保存了古音。又如佴姓,江蘇有幾個縣市都有。
句容市 陳武 有佴池,那裡的佴姓人士都按詞典上稱“姓 Nai” 。而江北的揚州市江都區昌松波斯莊,是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那裡的佴姓人都自稱“姓 Ni ”,說是祖先從江南蘇州遷徙過來,蘇州話里“耳朵”發音作 ni duo 。後來我又遇到一位佴姓官員,他不願意別人叫他Nai 處長,自稱姓Mi。聽說寫《
人到中年 》的作家
諶容 ,在許多場合都強調自己叫“Shen Rong ”。鎮江西南鄉的
諶姓 人口,祖籍河南。也自稱姓“Shen”。諶在《
新華字典 》里注音為Chen
平聲五支:
許規切,眭盱健皃。
息為切,姓也。出趙郡。
平聲六脂:
平聲十二齊:
戶圭切,目深惡視。
另,據《淮南子 原道訓》:“眭然能視,■然能聽”。(■,上下目,讀營)。漢高誘註:“眭讀曰桂”。
考據解釋 根據上述記載,“眭”字的歷史讀音共有五個。按照古音學家的分類,這些讀音的韻母上古都在支部合口四等,按
王力 先生的擬測,加上合口呼的介音,韻母可以擬為[ue]。中古支脂二韻為三等韻,一般音韻學家認為,三等韻的語音特點是帶有介音[j]。而這個介音[j]則是在於音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屬於後起的語音特徵。這個介音的產生可能是由於聲母的演變造成的。美國漢學家
蒲立本 在《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一書中注意到,喉音的顎化會產生介音[j]。從《廣韻》紀錄的四個讀音中,“戶圭切”中古聲母為匣紐,喉音。“許規切”“ 許維切”為曉紐,舌根音。高誘音桂,屬見紐,也是舌根音。從音變規律看,喉音發展成舌根音是很自然的。匣紐的前化,導致介音的產生。這一點可以通過一些字的異讀反映出來,如“許規切”九個字中(實際上是七個字),眭,觿,鑴,又讀“戶圭切”。此兩切中的字多擁有共同的諧聲偏旁,這不是偶然的現象。應該說,“許規切”重大部分字讀是從“戶圭切”而來的。而脂韻中的“許維切”,和“許規切”的也僅在韻尾上略有差異。
比較難以解釋的是“息為切”的來源。這個問題暫且擱一擱,先說說“眭”姓在方言中的讀法。在江蘇鎮江、
丹陽 等眭姓比較集中的地區,一般讀念成“許”。如果這個音是從中古音“息為切”而來的,那么,就意味著作為舌尖擦音的心紐變成了舌葉擦音。這在和北京話一樣存在著舌尖擦音和舌葉擦音對立的鎮江話中,這種變化是沒有理由的。相反,舌根音曉紐三等字,變成舌尖擦音,在
北方方言 倒是很普遍的現象。因此,我猜測,江蘇地區眭字的讀音,並非由“息為切”而來,而恰恰來源於“許規切”。中古音擬為 [hjue]。由於介音[j]的作用,韻母進一步高化,直至最終失落,同時,聲母也開始由舌尖擦音向舌葉擦音過渡,而這時圓唇介音[u]得到強化,最終成為韻母。再說“息為切”,令人疑惑的是,這個反切,在《廣韻》中只此一字。《廣韻》所本為隋末
陸法言 《切韻》,其所記讀音,皆經過蕭該、
顏之推 多人審核,未可遽斷其謬誤。我個人臆測,在當時北方眭姓所聚居地區的方言中,可能眭字的讀音上已開始向舌葉擦音演變。而按照切韻語言系統,並沒有舌葉擦音的位置,因此蕭、顏等人將此字列入發音相近的心紐。陸法言《切韻序》云:“燕趙則多傷重濁”。據此可推,隋末唐初,燕趙地區漢語的濁聲可能已經呈現弱化趨勢,而“戶圭切”的眭字正是這類濁聲字,而燕趙地區也正是北朝以來眭姓繁盛之地。
關於“息為切”的來源,還可以做另外一個假設。那就是,我們假設眭字上古音的聲母是一個s + 喉音的形式。由於前綴 s 的脫落,喉音轉變為舌根音,有可能還引起聲調的變化,如出現去聲“桂”音。而姓氏多能保存古音,因而,脫落的不是前綴,而是喉音聲母。由於同音字太少,要證明這種假設,難度很大。
比劃:11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許規切《集韻》翾規切,𠀤音觿。《說文》深目也。又 《廣韻》眭盱,健貌。又 《廣韻》戸圭切《正韻》弦雞切,𠀤音攜。目深惡視。《集韻》或作𥍋。又 《集韻》呼維切,音倠。仰目也。與睢同。又 《廣韻》息為切《集韻》宣為切,𠀤髓平聲。姓也。出趙郡,前漢眭弘,北魏眭夸。又 《集韻》涓惠切,音桂。亦姓也。又 《淮南子·原道訓》眭然能視。又 《集韻》於避切,音恚。目小怒貌。同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