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尿路感染是由於真菌侵襲尿路導致的感染性泌尿系統疾病。隨著廣譜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慢性疾病患者增多、有創診療技術的普及,此病發生率逐年上升,中國發病率由4.8%升至10%。此病多於醫院內出現且患者以女性為主。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腎內科
- 多發群體:女性
- 常見病因:念珠菌經血行播散或上行感染
- 常見症狀:腎盂腎炎,膀胱炎,輸尿管梗阻
病因
1.致病菌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念珠菌多見,主要為白色念珠菌,尚有光滑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其他真菌導致的原發性感染稱地方性感染,常見致病菌有組織胞質菌、球孢子菌、芽生菌等。
2.感染途徑
(1)血行播散:播散性念珠菌病可累及尿路,發生念珠菌尿甚至灶性腎盂腎炎或腎臟播散性感染。球孢子菌的腎臟播散較為常見。芽生菌病常累及泌尿生殖系統。免疫抑制患者中播散性隱球菌感染可累及泌尿系統,甚至引起腎盂腎炎、腎乳頭壞死。
(2)上行感染:潛伏於腸道、生殖道的念珠菌,侵入並感染下尿路,經膀胱輸尿管上行侵入腎臟。
3.易感因素
(1)長期大量套用廣譜抗生素,引起菌群紊亂者。
(2)慢性嚴重疾病,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細胞毒性藥物的套用,以及腫瘤患者接受放射及化學治療導致機體防禦功能降低。
(3)留置導尿、尿路畸形等致尿路局部免疫力下降。
(4)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8.3mmol/L者,念珠菌生長率明顯提高。
(5)正常尿液呈酸性有利於念珠菌生長。
臨床表現
1.腎盂腎炎
可有尿頻、尿急、尿痛、腰腹疼痛、反覆低熱等類似細菌性腎盂腎炎的表現,主要有兩種形式:多發性腎皮質膿腫和集合管彌散性真菌浸潤,可同時出現,伴腎乳頭壞死,真菌菌球形成,甚至有腎功能損害。
2.膀胱炎
可有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膿尿或血尿,偶有氣尿。
3.輸尿管梗阻
真菌菌球或真菌性結石移行至輸尿管,可發生腎絞痛、腎盂積水,雙側完全梗阻則導致無尿及腎功能異常。
檢查
(1)尿常規檢查,尿中可見白細胞增多或有膿細胞;尿沉渣塗片可見菌絲形成,新鮮尿液標本鏡檢可見真菌,觀察10個視野,真菌為1~3 /HP者,有診斷意義。
(2)留取清潔中段尿或導尿留取標本,尿培養可見真菌生長,導尿真菌定量培養菌落數≥104/ml,常為真菌性尿路感染。
(3)血培養有真菌生長可提示尿路感染途徑為血源性播散。
2.影像學檢查
超聲及CT檢查可見腎內及腎周圍膿腫,靜脈腎盂造影可顯示真菌菌球和腎乳頭壞死。膀胱鏡可見柔軟、白色、輕微凸起的斑塊,膀胱黏膜可有充血或炎症表現。X線及超聲檢查可明確梗阻或畸形存在,有輸尿管梗阻時可見腎臟腎盂積水,梗阻部位以上輸尿管擴張。
診斷
鑑別診斷
細菌性尿路感染尿細菌培養為陽性,尿真菌培養為陰性。
2.泌尿系統結石
泌尿系統結石影像學檢查可見結石影。
治療
1.無症狀性念珠菌尿
非高危傳播患者無需治療,去除易感因素如取出留置導尿管等即可消除念珠菌尿,慎用影像學檢查排除膿腫、真菌菌球或尿道異常。高危患者如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者、即將接受尿道手術者應採用針對侵襲性念珠菌病的治療方法,常用藥物包括氟康唑、兩性黴素B等。
2.有症狀性念珠菌尿
治療念珠菌性膀胱炎和腎盂腎炎的首選藥物是氟康唑。對氟康唑過敏或耐藥者,可選擇口服氟胞嘧啶,全身套用兩性黴素B及兩性黴素B進行膀胱沖洗等。膀胱沖洗多用於治療唑類耐藥菌所致難治性膀胱炎。出現真菌菌球的非新生兒患者推薦採用外科手術干預,並給予氟康唑治療,兩性黴素B單獨使用或與氟胞嘧啶聯用可作備選方案。若進入腎臟集合系統可採用兩性黴素B溶液沖洗的輔助療法。治療應持續至症狀消失,尿液念珠菌培養結果陰性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