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戶(運城眉戶)

眉戶(運城眉戶)

眉戶(運城眉戶),山西省運城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運城眉戶的唱腔音樂屬於曲牌體,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內容豐富,流傳地域較廣。其表演在吸收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程式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貌。

2008年6月7日,眉戶(運城眉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9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眉戶(運城眉戶)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9
  • 申報地區:山西省運城市
  • 遺產編號: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運城眉戶原稱“迷胡”“三弦子”,又稱“曲子”“清曲”,因曲調婉轉纏綿,使人聽之入迷而得名,是一個以當地民歌小調為基礎,逐漸發展成即可曲曲相連成套的、吸收借鑑蒲州梆子音樂,由地攤子說唱過渡到舞台演出的傳統戲曲劇種。它的形成約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眉戶因起源於陝西省的眉縣和戶縣而得名,後傳到我省晉南地區,逐漸發展豐富成為山西省的戲曲劇種之一。山西蒲州和陝西同州僅一河之隔,民情風俗、語言習慣基本相同,而且交流頻繁,因此晉南眉戶也可以說是在山陝黃河兩岸民歌俗曲的基礎上形成,經山陝藝人交流,互相影響,逐漸臻於完善的。早期的眉戶演出,以“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劇目內容多反映民間家庭生活故事。
運城眉戶的歷史主要經過了民歌、說唱、家戲、職業班社四個階段。清乾隆年間,京都永魁齋刊行的《時尚南北雅調萬花小曲》所載的12首民歌曲調中,“兩頭忙”“銀紐絲”“醉太平”等即是晉南眉戶保留下來的主要曲調。這些曲調後來被一些盲人和貧民以三弦伴奏、四塊瓦擊節,走街串巷,打地攤演唱和為人辦喜事助興,以此來謀生,所謂“盲人琵琶曲,黃昏街上游。何人呼有酒,唱到月當頭。”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有人把唱曲與民間秧歌、社火相結合,以小調曲子為主,發展成為小戲,逐步由“地攤子”搬上舞台。這一時期, “地攤子”藝人吳小寶、王喜榮、王勝才等開始把眉戶搬上戲台演出。一是仍保留地攤子演唱的曲藝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戲,如《女寡婦驗田》《古城會》《皇姑出家》等,這種節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說白。一種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劇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駒》等大型本戲,又有如《張連賣布》《兩親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戲,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選用自由。清道光年間,解州社東村段耀功與河南靈寶民間藝人組織了第一個眉戶家戲班。據記載,他們第一次演出,用的道具就是自己家裡的家什,穿著自己老婆的嫁衣,在無人的廟院戲台上演出,村民得知後,爭先攀牆觀看,看到這樣的情形,他們決定在第二天公開演出,當時演出了《放飯》《賣布》《走南陽》等節目。到來年春節和元宵節,這個戲班人數增多,他們從解州西門外炮房借來踩高蹺的服裝,在中條山下的娘娘廟裡演出了《拾萬金》《三進士》《安安送米》《反大同》《古城會》等十多出劇目,轟動一時。
清同治、光緒年間,山西的眉戶則多借鑑蒲劇,遂逐步發展為能夠表現歷史故事題材的戲曲劇種,能演出《蝴蝶杯》《串龍珠》《八件衣》等一類戲。但長期以來,眉戶仍以小戲為主,並在民間一直保持著既無妝扮,又無表演,一唱到底,全無白口的清唱形式,與清朝現代戲一併流行。
民國十年(1921)前後,晉南眉戶已有不少職業班社,如新絳孫福盛班、夏縣高世維班、蒲州黃莊班、臨晉鬥鬥班等,解州還有趙連成開設的眉戶科班。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名藝人,如永濟石橋的晉南名醜呂庚仁(1892——1977),他蒲劇、眉戶皆演,嗓子清透而富有感染力,擅演《跪樓》《拾黃金》《龍鳳旗》《掃秦》等劇目,演出的眉戶《拾黃金》唱段,在1937年錄製成唱片。民國十八年(1929),晉南遭災,眉戶藝人為求生存,在藝術上發展創新,吸收了蒲州梆子的鑼鼓經、曲牌、念白、帽翅、鞭子、口條、靴子、水袖、椅子等表演技藝,行當由“三小”發展到生、旦、淨、末、醜齊全,出現了一批名藝人。如:臨猗北辛鄉姚村莊的崔鬥鬥,唱腔聲情並茂,快慢變化有節奏,句句打動人心,他演《賣水》中的梅英,人物刻畫逼真生動,劇目也擴大到演出大本戲和連台本戲,甚至敢於和蒲州梆子抗衡,曾出現過運城眉戶與蒲州梆子對台取勝的盛況。1928年,鬥鬥、海生等藝人和蒲劇班社老禎祥等名演員在榮河小王村對台唱戲,眉戶班連博眾采。臨晉、猗氏一帶民間曾流傳過“寧看眉戶《打經堂》,不看蒲劇《反西涼》”,“寧看鬥鬥《賣水》,不和婆娘‘打盹’(即睡覺)”後來,臨猗由私人組織的眉戶班社相繼增多,如:太范的“窩窩戲班”,黃河邊的吳王、張吳以及大嶷山腳下的王申、道場、北馬也先後成立過眉戶班社,多在春節、清明、秋收、種麥以後,平時也在古廟會、集鎮上時有登台,村民皆蜂擁相看,但都為時較短,影響不大。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文藝方針的指引下,運城東留名藝人李卜到達延安傳授眉戶。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及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眉戶形式反映邊區人民鬥爭生活,參與編演了《十二把鐮刀》《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劇目,為新秧歌劇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藝術創作條件,也為眉戶演出現代戲打下了基礎。在此期間,運城眉戶班社被迫解散,藝人們四分五散,有的投入到蒲州梆子班社,有的加入到抗日劇社,在廣場、戰地以眉戶連唱和小型劇目等形式宣傳抗日。駐紮在聞喜縣陳家莊村的中共太岳三地委三分區宣傳隊,為了宣傳黨的政策,傳播革命思想,鼓舞革命鬥志,活躍革命隊伍和解放區人民文化生活,由一批多才多藝,投身革命的熱血青年,以排練革命眉戶現代戲為主,也演一些有愛國主義教育有意的古裝戲,如:《虎孩翻身》《王貴與李香香》《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十二把鐮刀》《紅娘子要造反》等劇目,也有不少結合革命形勢隨編隨演的眉戶小節目。臨猗縣在原中共特委負責人閆子祥(臨晉縣人)的帶領下,把一批經過訓練的進步青年組織起來,派張映雪、李承儒、蘇志乾等,以犧盟會運城中心名義,成立大眾劇團,自編、移植了一批抗日救國劇目,如:《兵》《漁光曲》《抓漢奸》《保衛大武漢》《平型關大捷》、先後到永濟、猗氏、安邑、虞鄉等縣為民眾演出。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據運城後,猗氏、運城一帶各個抗日劇團演戲十分活躍,“農聲劇團”“挺進劇團”“進步劇團”“黃河劇團”“民運工作團”等都以演出抗日歌劇、眉戶為主,輔搞一些救亡宣傳。
1947年4、5月間,臨晉、猗氏相繼解放,由兩縣的中學、國小、民校的學生和教職員工為主,以眉戶形式排演由延安老區、晉東南老區流行過來的《虎孩翻身》《血淚仇》《白毛女》《官逼民反》《劉胡蘭》等現代戲。臨猗縣委宣傳部部長吳顯圖同志,吸收太范、楚侯“家戲”班子成員,共四十人左右,由謝芷學(臨猗眉陽、牛杜高校校長)為團長、張峰(原臨汾蒲劇院院長)為導演,組成“轟轟宣傳隊”,演出眉戶新戲曲為主,夾雜演一些有影響的眉戶傳統劇目《拾玉鐲》《殺狗》《三上轎》《八件衣》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黨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指引下,晉南眉戶得到迅速發展,業餘劇團也迅速成立,農民在自編自演自教自樂的同時排練眉戶小戲,並開始整理、挖掘長期蘊藏在民間的傳統劇目《貨郎翻身》《狗噙拜壽》《資本熬活》《探小妹》、《光棍哭妻》《要嫁李夥計》等,尤其是男扮女角的程根虎,繼承了眉戶表演藝術,唱腔豪放、細膩,表演別具一格,在眉戶大調唱腔中,運用墊字恰到好處,享有盛名。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南北兩大流派,南路以臨猗一帶為中心,1952年後相繼成立了臨猗縣眉戶劇團、聞喜縣眉戶劇團、稷山縣眉戶劇團。北路以臨汾一帶為中心,形成了臨汾地區眉戶劇團,均活動在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七十年代,聞喜縣眉戶劇團、稷山縣眉戶劇團在“文革”期間又相繼解散。兩路劇團在音樂改革和劇目排練上都取得了顯著成效。蒲劇表演藝術家王秀蘭成立了運城地區戲曲學校並設立眉戶班,共培養眉戶人才百餘人。
粉碎“四人幫”以後,戲劇活動恢復正常。三中全會以來,臨猗縣文化館成立了眉戶“輕騎隊”,活躍在運城地區。特別是臨猗縣眉戶劇團,自建團以來,曾七進北京,三進中南海,一進人大會堂,為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李先念、彭德懷、羅瑞卿、賀龍、姬鵬飛、彭真、薄一波、江澤民、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場演出。

文化特徵

運城眉戶音樂的曲調豐富,鄉土氣息濃郁,以樸素的語言反映百姓生活,易記易唱,琅琅上口。唱腔72大調36小調,沒有死板的格律限制。起初的運城眉戶以四頁瓦擊節,三弦伴奏,搬上舞台後,逐漸加入了板胡、笛子、二胡、嗩吶等,擊節樂器加入了鼓板、次板、梆子、馬鑼(六字),鐃鏺、小鑼、碰鈴、大鼓等,形成了舞台戲曲文武場的伴奏形式。唱腔有72大調,36小調,已有200多首。大調以唱悲傷劇情為主,如 “老龍哭海”“西京”“慢五更”等;小調以唱歡喜劇情為主,如 “採花”“銀紐絲” “一串鈴”等,也有一些中性的調子,即可表現悲哀、淒楚也可表現歡快、高興,如“四平”“落子”“崗調”等。曲牌和鑼鼓經也主要吸收蒲州梆子的曲牌和鑼鼓經及設計音樂。主奏樂器為板胡、笛子、三弦、二胡,新世紀以來,已形成中西結合的眉戶音樂伴奏形式。其唱腔特點不同於蒲劇的慷慨激昂,豪放粗擴,眉戶的唱腔較為委婉細膩,優美動聽,富於表現歡快、激動、深沉、淒楚和悲痛。表演程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擔子等。

代表劇目

運城眉戶傳統劇目有100多個,主要劇目有《烙碗記》《如意店》《打經堂》《三進士》《賣水》《四差捎書》《張連賣布》《百寶箱》《親家母打架》《泰山圖》《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勸學》《杜十娘》《三進士》《柳毅傳書》《藏舟》等是其傳統劇目。抗戰期間由延安老區流傳來的新劇目有《兄妹開荒》《大家喜歡》《十二把鐮刀》《白毛女》等改編兄弟院團的多部戲曲現代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在晉南地區,眉戶演唱已成為老百姓婚喪喜慶典禮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這一重要的民間戲曲劇種與山西省運城民眾的日常生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民俗學、社會學意義與藝術價值同樣重要,值得認真加以研究。

傳承狀況

運城眉戶最初是一種民歌演唱形式,在長期流傳過程中逐漸發展為說唱,一些盲人和貧民以四頁瓦擊節、三弦伴奏,走街串巷打地攤表演或在婚喪喜慶場合演唱助興,藉以謀生。其後這種說唱更進而發展為家戲,由業餘演員在舞台上裝扮演出。最後出現了職業演出班社,運城眉戶由此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傳承人物

李英傑,男,1938年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眉戶(運城眉戶)。

保護措施

2008年,“運城眉戶”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承基地現占地2800平方米,包括:教室、資料室、庫房、活動室、會議室、培訓場地、排練廳等。作為保護單位的臨猗縣眉戶劇團,認真貫徹落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科學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工作。先後成立了“運城眉戶傳習所”,建立資料室,培訓優秀眉戶傳承人才,對一些傳統劇目進行數位化保存,整理眉戶音樂,加強專項資金管理,錄製了“運城眉戶名家名段”唱腔專輯,“閆慧芳唱腔專輯”;錄製了現代戲《楊三姐告狀》《一顆紅心》《山妹》《十里花香》《守望》《果鄉情》和《輝煌六十年》等優秀劇目。進一步宣傳了“運城眉戶”,讓眉戶唱腔、音樂遍地開花,在社會上引起共鳴。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臨猗縣眉戶劇團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3年5月,由臨猗縣眉戶劇團新創作的大型眉戶劇《鐵樹花》在關漢卿大劇院連演數場。
2023年9月12日,臨猗縣眉戶劇團大型新創眉戶現代戲《鐵樹花》在2023年戲曲新創劇目及中青年演員大賽上精彩亮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