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戶(華陰迷胡)

眉戶(華陰迷胡)

眉戶(華陰迷胡),陝西省華陰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華陰迷胡俗稱“板凳曲子”,多為弦樂伴奏,因此也叫“清唱曲子”。華陰迷胡受宋代彈詞以及元曲、雜劇的影響,在保持地攤型基本表演形式的前提下,部分開始向高台表演轉化,逐漸形成了獨立的藝術形式。

2008年6月7日,眉戶(華陰迷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眉戶(華陰迷胡)
  • 申報地區:陝西省華陰市
  • 遺產編號:Ⅳ-99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類型,表演特點,音樂曲牌,相關樂器,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眉戶又稱“迷胡”“曲子”“清曲”,廣泛流傳於陝西、山西、甘肅、寧夏等地。眉戶的起源有兩說,一說它源出陝西的眉縣、戶縣,因地而得名;一說它源出陝西的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而被稱為迷人的戲,簡稱“迷戲”,俗稱“迷胡”。
華陰迷胡因受北曲的影響,到元代已經有了較完備的“曲牌套曲”,匯入了當時興起的“雜劇”體系。這種雜劇是在宋金戲曲音樂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尚具有明顯的民歌說唱形態。“迷胡”在這方面表現的較為突出,已開始形成為獨立的劇種。

文化特徵

表演類型

華陰迷胡一般分為兩類。第一類多用於文人雅士茶餘飯後的自娛消遣;第二類是江湖曲子,多為藝人賣唱時所演唱,文詞比較通俗,內容貼近社會生活和貧民感情。

表演特點

一、方言化特徵。因為華陰迷胡是華陰地方語言的直接音樂表述,華陰過去一直把演唱迷胡不叫“唱”,而叫“口念”。
二、聲腔的自律特徵。華陰迷胡的曲牌雖也多見於其他地方的迷胡,但其旋律卻自具格調,有自己的唱法,還有一些曲牌是華陰迷胡獨有的。
三、題材的生活化特徵。華陰的民間傳統劇目多表現於愛情、倫理方面的尋常生活糾葛,有較強的民俗性、風土性。
四、表現空間的原生態特徵。華陰迷胡至今還基本上保留古時的“地攤子”坐場形式,較少向舞台表演轉化的痕跡。
五、自娛性特徵。華陰迷胡大量存在於民間的迷胡班社,除少數介入紅白喜事外,多為農閒工余的民眾自娛活動。

音樂曲牌

華陰迷胡的音樂曲牌有大調七十二,小調三百六十之說。按其情感效能,可分為歡愉性(如“採花”“銀紐絲”等)、哀怨性(如“羅江怨”“背宮”等)、中性(如“一串鈴”“連香”等),總的風格趨向於柔美細膩,便於抒發內心感情。

相關樂器

華陰迷胡使用樂器有板胡、二胡、三弦、梆子、碟子、碰鈴、四頁瓦、鼓板、饒鈸、手鑼、勾鑼等。

代表劇目

早期的華陰迷胡是比較單一的小曲演唱,如《小桃石》《放風箏》《繡荷包》《銀紐絲》《尖點花》《五更鳥》等,以絲竹弦樂伴奏,以後逐漸形成的系列“套曲”,由一人或多角色合唱一個有情節的故事。
華陰迷胡劇團演出的傳統舞台劇目有:《張良賣布》《杜十娘》《李亞仙》《二堂獻杯》《劉備哭靈》《臨江驛》《孟姜女》《楊龍開弓》《借親配》等,演出的現代舞台劇有:《鶯山春雷》《杜鵑山》《歸隊》《社長的女兒》《五斗糠》《槐樹莊》《兩棵鈴》《糧食》《紅心朝陽》《海港》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一、戲曲史價值
華陰迷胡,孕育於鄭聲,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北曲、彈詞的影響,至元代基本形成為獨立的劇種,以後雖流傳較廣,但始終保持著其原發性特徵,具有明顯的民歌原型。它反映了民歌轉化為曲藝再提升為戲劇的全過程,對這些特徵的梳理與研究,對探索戲曲源流,完善和豐富中國戲曲史有著重要的史實借鑑作用。
二、特殊的審美價值
華陰迷胡具有迷胡這一劇種陰柔美的共性,但它更古樸、通俗,更委婉纏綿,更具有抒情性。其豐富的音樂體系是民族音樂的珍貴資料。
三、民俗資料價值
華陰迷胡劇目繁多,包容有豐富的地方風土人情,傳聞軼事,是研究秦東民俗的一筆重要素材。
四、社會現實的精神
華陰迷胡,旋律優美,引人入勝,其思想內容抑邪扶正,追求真善美。這在陶冶人們精神情操,營造社會和諧方面,有一定的積極育化作用,它是中國非物質文化的寶貴遺產。

傳承狀況

華陰迷胡面臨嚴重的傳承危機。
1、能全面繼承傳統的老藝人大多謝世。
2、藝術傳承後繼乏人。
3、活動空間明顯縮小,專業迷胡劇團人才青黃不接,民間迷胡班社多已解體。
4、流行和時尚唱法對地方的傳統唱法正在進行同化。
5、演出條件差,設備殘缺。

傳承人物

黃瑞龍,男,漢族,1936年3月生,渭南市華陰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眉戶(華陰迷胡)代表性傳承人。1950年至1953年在渭南專區新中劇社學藝,1953年至今在華陰市劇團工作。自20世紀50年代初即拜張志忠、吳思謙、崔春華、寧思合、趙長合等迷胡演奏家為師,學習掌握了華陰迷胡的大量曲調。此外,黃瑞龍在幾十年的從藝實踐中還創新了許多曲調,改變了不少“歡”“哭”不分的曲調。他在板胡表演上運用二、三把指法配合唱腔伴奏,改變了只用一把指法的傳統伴奏方法。他的板胡表演以柔法為主,加上“彈”“滑”配合,使該劇種表演細膩纏綿、入耳動聽。他在三弦表演上使用了變調不動弦只變指法的伴奏方法,增加了迷胡表演時的韻味。此外,他還培養出衛贊成、常開元等傳人。
眉戶(華陰迷胡)
眉戶(華陰迷胡)代表性傳承人黃瑞龍

保護措施

1、2003年,華陰市政府召開了“保護迷胡戲曲藝術,打造傳統文化品牌”會議。明確提出華陰迷胡是華陰特色文化之重點,要全力進行保護、弘揚。
2、2003年5月,華陰市文體局成立了“迷胡戲整理保護工作組”,對全市的專業迷胡團體、民間迷胡班社,民間迷胡藝人進行全面走訪和了解,並對有關的資料進行全面的錄音、錄像、建檔和收藏。
3、2006年,陝西省文化廳重點為迷胡劇團投資拾萬元的演出設備,用以對迷胡藝術的扶持、保護。
4、華陰市迷胡劇團每年排練大戲4個,小戲10個,使迷胡戲發揚廣大,並在上級匯演中屢屢獲獎。
5、華陰市財政對民間的迷胡各班社不定期、不定額度的進行資金補貼。
6、華陰市文體局每年春節組織一次迷胡戲民眾演唱賽。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眉戶(華陰迷胡)》項目評估合格,華陰市迷胡劇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5年06月08日,126名華陰迷胡愛好者應陝西電視台《秦之聲》欄目之邀參加了華陰迷胡揭榜賽。
眉戶(華陰迷胡)
華陰迷胡赴鄂爾多斯、府谷交流演出
2020年9月13、14、16日晚,華陰迷胡分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恰特劇院、月季公園和陝西府谷河濱公園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