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

相如

“相如”來源於戰國名相藺相如和漢朝名家司馬相如,藺相如的故事多為體現智慧謀略,司馬相如的故事多為才華和愛情……所以賦予“相如”這個詞語的核心含義則為:智·愛。

基本介紹

  • 本名:相如
  • 別稱:藺相如、司馬相如
  • 主要作品:《子虛賦》
人名,地名,相如鎮,相如縣,典故,

人名

1、藺相如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藺相如(前329年—前259年),戰國時趙國上卿,今山西柳林孟門人,一說山西古縣藺子坪人,官至上卿,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家臣,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跡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司馬相如(漢代),字長卿,漢族,蜀郡(今南充蓬安)人。西漢大辭賦家。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辭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他與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明 趙震元《為李公師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嗚呼!惟靈目下十行,胸列武庫。白壁購子瞻之文,黃金買相如之賦。”

地名

相如鎮

相如鎮又稱周口鎮,該鎮地處蓬安縣中部。東出達川通湖北,南 過廣安達重慶,西入順慶進成都,北上巴中出秦川,屬蓬安縣政治經濟文化重鎮。幅員面積60平方公里,轄25個村,177個社,6602戶,25105人(其中農業人口22456人),耕地面積15708畝,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

相如縣

南朝梁天監六年(公元507年),從安漢縣分設相如縣,是因為古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有“故宅、別業”在此而命名。

典故

“文君當壚,相如滌器”
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少好讀書擊劍。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來到梁國為官,梁孝王病死,相如歸蜀,路過臨邛(今邛崍),結識商人卓王孫寡女卓文君。卓文君,貌美有才、善鼓琴、喜音樂、家中富貴,喪夫後在家獨居,達官貴人向她求婚者絡繹不絕,而獨慕相如才華,一心相愛,衝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教,瞞著父母,從城南1公里的南河古渡,在夜色朦朧中和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棄官後家貧如洗,無奈又與文君返回臨邛,開了個酒鋪,文君當掌柜,相如打雜洗刷酒具,不怕人譏笑,以賣酒為生。司馬相如文采飛揚,卓文君才貌雙全,美艷無比,二人自由戀愛,“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故事遂流行民間,成為佳話,風雨千年,從邛崍傳向神州大地,為後世文學、藝術創作所取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