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滴入療法

直腸滴入是中醫內病外治法之一,是根據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理論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臨床給藥技術。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種重要給藥途徑。 祖國醫學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直腸吸收藥物後,通過經脈上輸於肺,通過肺的宣發作用輸布全身,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直腸黏膜血液循環旺盛,吸收能力很強. 直腸滴入給藥可用於臨床上許多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治療,療效好、無痛苦、無毒副作用,尤其適合於口服給藥困難和靜脈給藥困難的患者、患兒。

簡介,特點,

簡介

藥物通過直腸吸收後,一是通過直腸中靜脈、下靜脈和肛管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入大循環,既防止和減少藥物在肝臟中發生變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腸對藥物的影響;二是通過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肺臟代謝後,再循環至全身;三是通過直腸淋巴系統吸收後,通過乳糜池、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由此可見,直腸滴入給藥有利於藥物治療作用的發揮,也突出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
是一種根據傳統醫學理論與現代科學實踐相結合的一種全新觀念的綠色療法,它對患者無痛苦、作用快、療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費用低廉。下面我就給各位朋友介紹一下此種治療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點

一.直腸滴入是將藥液或者藥物裝入輸液瓶,把輸液管剪掉過濾器,接入一次性PVC直腸滴入導管,通過直腸滴入給藥來達到目的的一種新的臨床給藥途徑。
二.直腸滴入的操作方法:
將直腸滴入的藥液裝入輸液瓶,適當的加溫,溫度宜在35——40度之間(注意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
把輸液管剪掉過濾器,插入準備直腸滴入的輸液瓶中,排氣後,接入一次性PVC管,前端塗上潤滑劑,比如:液體石蠟或者食物油都可以的。然後,把PVC管插入患者肛門就可以滴入了。
直腸滴入導管插入深度:成年人:10――20CM;兒童:5――10CM。滴入夜溫度為35-40*C。體位:成年人一般取左側臥位,小兒一般取臥位或俯臥位。
藥物套用:可以參考臨床上口服套用的中西藥配伍用藥。下面是山東王洪才主治醫師的配方,大家可以參考。(小兒用量)
1.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流涕,體溫在37.5——38.5之間處方如下:
複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2毫升
利巴韋林 100mg
柴胡注射液 2ML
雙黃連注射液10——20毫升。
如患兒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發熱,鼻塞、流涕,咽紅,舌苔薄黃,脈浮數。處方如下:
銀花6克,連翹6克,甘草3克,桔梗3克,薄荷4.5克,大青葉9克,甘菊花6克,冬桑葉6克,杏仁6克,炒牛蒡子6克,元參6克,前胡6克。適用於1-3歲的嬰幼兒。
以上藥物要根據患兒的情況加減藥物。將上藥水煎10-20分鐘取汁直腸滴入。
用量:6個月――1歲取煎出液10ML
1歲――2歲取煎出液15ML
2歲――3歲取煎出液20ML
3歲――4歲取煎出液25ML
4歲――5歲取煎出液30ML
5歲――6歲取煎出液35ML
成人:每次取煎出液100ML,直腸滴入每日兩次。
2.上感佳1號:
速效傷風膠囊0.3*6 0.3*6
VIT---C 0.1*6
潘生丁 25MG*3
上感佳2號:
速效傷風膠囊0.3*6
複方新諾明 0.48*5
潘生丁 25MG*3
上感佳3號:
速效傷風膠囊0.3*6
嚴迪 50MG*6
維生素B6 10MG*6
潘生丁 25MG*3
止喘散:
速效傷風膠囊0.3*6
異丙嗪 12.5MG*3
舒喘靈 2.4MG*3
地塞美松 0.75MG*3
川貝母 3.0G
止瀉停:思密達 3.0G*3
PPA 0.25MG*3
654-2 5MG*3
CIT-B1 10MG*6
鞣酸蛋白0.3*12
以上藥的配伍要粉碎為細面可分成6份,可以在臨床上根據病情作為參考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