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連救母(佛教故事)

目連救母(佛教故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佛教故事,最早見於東漢初由印度傳入我國的《佛說盂蘭盆經》。故事敘述佛陀弟子目連拯救亡母出地獄的事。在中國流傳甚廣,曾經是無數圖畫及戲曲的題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目連救母
  • 出處:佛教故事
  • 記載時間東漢
  • 文獻記載:《佛說盂蘭盆經
  • 內容:佛陀弟子目連拯救亡母出地獄
  • 地區中國
故事梗概,廣泛流傳,衍生習俗,舞蹈,

故事梗概

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嗇貪婪,兒子卻極有道心且孝順。其母趁兒子外出時,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無念子心,更從不修善。母死後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苦刑的懲處。目連為了救母親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獄中見到了受苦的母親。目連心中不忍,但以他母親生前的罪孽,終不能走出餓鬼道,給她吃的東西沒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
目連無計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於佛。佛陀教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乃依佛囑,於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連母親得以吃飽轉入人世,生變為狗。目連又誦了七天七夜的經,使他母親脫離狗身,進入天堂。
這樣一個佛教故事能從西晉流傳到現在,而且是口口相傳,關鍵在於故事勸人向善,勸子行孝,更有“天下無不是者父母”的隱喻。

廣泛流傳

佛教故事。
在中國流傳甚廣,曾經是無數圖畫及戲曲的題材。故事敘述佛陀的大弟子目連拯救亡母出地獄的事。‘目連’原名為‘大目犍連’(Maha^-mo-ggalla^na),‘目連’為其略稱。
《盂蘭盆經》為西晉·竺法護譯。經中敘述目連始得六通後,想要度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卻發現亡母生於餓鬼道中。目連盛飯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連哀痛,於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訴目連,其母罪根深結,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應仗十方眾僧之力方能救度。於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為父母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以此大功德解脫其母餓鬼之苦。
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由於本經強調孝道思想,所以頗受國人重視。梁武帝於大同四年(538(戊午年))七月十五日,在同泰寺舉辦第一次盂蘭盆會。到唐代,盂蘭盆會便廣泛地在民間流行。直至今日,盂蘭盆會已成為中國民俗的一部分。
隨著盂蘭盆會的盛行,目連救母的故事便廣泛的在民間流傳。代表這種流行的,便是變相(佛經故事圖畫)和變文的流行。唐人畫目連變相者不只一家;而在變文方面,敦煌發現的目連救母變文就有十六則。稱為《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大目犍連變文》或《大目連緣起》、《大目連變文》等。其中倫敦不列顛博物館藏編號S.2614的《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首尾完整,被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這些變文是唐人所作,是歷代目連戲曲中時代最早的,但這時的故事已有一些演變,添加了許多情節和描述。先是目連遍歷地獄尋母不獲,後憑藉佛陀的錫杖才得入阿鼻地獄見母。然後又承佛陀親臨地獄,放光動地,大破地獄,於是目連母轉成餓鬼。目連又依佛喻廣造盂蘭盆,出其母於餓鬼道而成為黑狗。目連引黑狗七日七夜誦經懺悔,才又得轉人身。於是目連乃勸其母求生西方佛國。
在這個引申的故事裡,佛陀的威神之力被極力強調,這是與原經不同的。此外,變文中讓目連之母歷經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對三惡道中的種種苦處極盡描繪之能事。這也是變文的一大特色。
宋真宗時(998(戊戌年)~1022(壬戌年))曾明令禁止講唱變文。但目連救母的故事並沒有隨之銷聲匿跡。現在可知的資料有元末明初的《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明·鄭之珍有《目連救母行孝戲文》三卷(一百出),為元明最弘偉的傳奇之一;清人又擴大而成為十本的《勸善金科》。
總的來說,目連救母的故事一直是中國民間最受歡迎的佛教故事之一。一再成為俗文學的題材。它所強調的佛力救度和對地獄、餓鬼、畜生道的慘狀的描述,也表達了民間信仰對佛教接受的程度和風貌。

衍生習俗

盂蘭盆節、鬼節、中元節
這個故事中衍生出的盂蘭盆節、鬼節、亡人節、中元節等名目流傳至今。大部分地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祭祖,為亡人扎紙船,上供果,燒紙錢衣物就是沿襲這個佛典,代代相傳。
福州“拗九節”
拗九節”來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據傳,古時候有一叫目連的,其母生前悍惡,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以後又以粥的顏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年月,於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節的習俗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又稱“後九節”、“孝九節”和“送窮節”。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歲數逢九,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

舞蹈

廣東湛江民間舞蹈 宗教舞蹈之目蓮舞
目蓮舞是廣東雷州道教舉行的告慰先人活動中共一小段舞蹈,是由傳說中的目蓮救母故事演繹出來。演員一般為7人,其中一人主演,其他為配角,經過帶兵出征、打四方、找地獄、救出遇難母親的情景表演,體現了忠、義、孝的美德。目前,目蓮舞主要流傳於廣東省湛江市的雷州市韶山村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