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效益

目標效益就是領導活動目標的實現程度所產生的社會效果。也就是說,從整個社會利益出發,通過對領導活動目標實現程度的考察,所做出的關於領導活動實現的目標符合社會需要的程度的綜合評價,也就是看領導活動所實現的目標對社會對人們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利益。例如,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五年計畫中,對基本建設投資目標做了明確的規定。但是,該計畫執行後,所規定的目標達到了沒有?達到目標的投資是否形成了固定資產?在形成的固定資產中,是否都形成了生產能力?在形成的生產能力中,是否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能力?現實生產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都是合格的產品?在合格的產品中,是否都符合消費者的需要?對這些問題的綜合評價,是這一領導活動的目標效益。可見,領導活動目標效益,一是指領導活動的目標而言;二是指領導活動目標所達到的部分或程度而言;三是指領導活動的目標達成的社會效應而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目標效益
  • 對象:領導活動
  • 對應:社會效果
  • 本質:社會利益出發
目標效益的內容,目標效益的評價,

目標效益的內容

鑒於領導活動目標可以從不同角度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領導活動目標效益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加以反映。總的說來,領導活動目標效益不論其性質類型,一般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目標價值。任何領導活動目標的實現,都會相應地表現為物質方面或精神方面的結果。領導活動所實現的目標,凡是對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一切物質的或精神的財富,就是目標價值。由於任何領導活動目標的實現,都存在對社會需求的直接滿足和對社會的直接影響的問題,因此,目標價值就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目標實現後,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的需求,給人類社會帶來益處;二是目標實現直接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或帶來的益處。
費用效益。任何領導活動都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因此,從事任何領導活動,總要考慮這么幾個問題:一是需要多少耗費;二是需要多少勞動占用;三是支付的勞動能取得多少有用的結果;四是取得的效果是否能給人們帶來益處。這裡所談的勞動耗費,是指人們在實現領導活動目標過程中所花費的物化勞動與活勞動,即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裡所說的勞動占用,是指在實現領導活動目標過程中所需占用的人力、物資和資金。這裡所談的取得的有用結果,既可以是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物質財富,也可以是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精神財富,甚至是能滿足人們安全需要的軍事性成果。這裡所說的取得效果給人們給社會帶來的益處,就是指目標價值。總之,任何領導活動目標的實現,存在著一個支付一定的勞動價值與取得的社會效果的關係問題,這就是費用效益。所以,研究目標效益不僅要看目標達成的社會效果,即目標價值,而且還要看取得的目標價值與需支付的勞動價值的關係。

目標效益的評價

(一)評價目標效益的原則
目標效益的評價,主要是對領導活動目標的實現程度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效果進行考察和分析。對目標效益的評價,很重要的是分析領導活動目標實現過程中,是否符合下列原則:
目標的相容性、可行性和先進性相統一的原則。所謂目標的相容性,就是領導活動目標必須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要為依據來確定。所謂目標的可行性,就是確定的領導活動目標必須與領導活動系統的內外條件相適應。所謂目標的先進性,就是在所有“可行”的目標中,確定既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一切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又是經過努力可能達到的目標。只有它們統一起來,領導活動才能取得最佳的目標效益。因此,評價目標效益,必須考慮目標的相容性、可行性和先進性相統一的原則。
總體目標和各級目標相統一的原則。領導活動目標按範圍劃分,有總體目標和各級組織及個體人員的具體目標。由於總體目標是全體領導活動成員共同奮鬥的方向,而各級目標是總體目標的分解,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其成員都感到與大目標接近了一步,心理上感到滿足,受到鼓舞,取得好效果。因此,要取得最佳目標效益,必須總體目標與各級目標相一致。評價目標效益的高低,就要看總體目標與各級目標是否相一致及它們相一致的程度。
速度與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領導活動目標的實現,是有時間和速度要求的。在評價目標效益時,要考察各級組織能否按時完成規定的目標。但是只看時間和速度這一面是不夠的,還要考察目標所產生的社會效果。如果某一目標所產生的社會效果很差,甚至只有副作用,那么,其速度越快,產生的副作用就越大。當然,只要目標能產生好的社會效果,其目標達成速度越快,一般說來,效益也就越好,如果目標遲遲達不到,或不能滿足應有的時間要求,其效益也就不會好。另外,事物發展還有一個平衡性的問題,對某方面的要求,遲遲達不到不行,提前達到也不行,必須在恰當的時候完成才能使事物保持平衡、健康的發展,取得最佳效益。所以,在評價目標效益時,既要看領導活動是否按規定時間達到目標,又要看目標是否能給社會帶來益處。
(二)目標效益的具體評價
1.目標實現率
要評價目標效益,首先要看達成,即目標的實現程度。目標的實現程度,可以用目標實現率來衡量。在計算中,由於確定的目標都有具體的各項指標,所以,可以根據各項具體指標在總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程度,給予相應的分。總分可根據具體目標多少或100分或lO分計。這樣,就可根據各項具體指標應得的分數對比算出其實際達到的程度。
2.目標收益率
這是指目標實現的結果與在實現過程中勞動支付之比,它是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勞動支付的收益的評價尺度,表明在實現目標的程度中所得與所費的關係。由於目標實現的結果隨著領導活動內容的不同而表現不一,一般說來有生產性結果和非生產性結果。生產性結果可進行定量計算,非生產性結果一般不易進行定量計算,因此評價目標效益應分別進行。目標收益率是對生產性結果的領導活動目標效益的評價。鑒於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勞動支付表現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耗費與占用上,目標收益率可用目標實現的結果分別與人力、物力、財力的耗費之比來表示。
3.目標實現的勞動支付對比率
這是指在實現領導活動目標過程中實際發生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跟預先制定的計畫對比,跟前期的實際發生數對比,跟同行業的實際發生數相比。它用來評價非生產性領導活動的目標效益。它通過把實際支付的人力、物力、財力與相應的計畫對比分析效益目標計畫的完成情況;通過把實際支付的人力、物力、財力跟本單位的前期在同一領導活動目標實現過程所支付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對比,看其勞動支付是增多還是減少,分析效益水平的發展變化狀況;通過對相同類型領導活動的目標實現結果比較或支付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比較,分析同行中效益水平的先進與落後的程度。
4.目標受益率
這是指在領導活動中所產生的目標效果適應社會需要的程度,即使社會受益的程度,它說明實現了領導活動目標是否能夠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服務於社會。這實際上是評價目標效果對社會的有效性。鑒於領導活動內容多種多樣,其目標複雜不一,目標受益率也要分幾種情況進行評價。
對生產性結果的領導活動的目標的受益率可採用產品需求率來衡量,即產品需求數量與產品總量之比。對目標效果不能用數量來表示的領導活動的目標受益率,則用成本一效用對比分析法來進行評價。當不同單位相同類型的領導活動所提供的效甩基本相同時,則在所支付的人力、物力、財力上進行比較,支付低的其效益就高,反之,支付多的其效益就低。當不同單位相同類型的領導活動所支付的勞動基本相同時,則在不同效用上進行比較,效用高其效益也高,反之,效用低其效益也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