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前身溯源,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所獲榮譽,學術研究,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社團文化,現任領導,校園環境,
歷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6年,盧龍縣在雙望國小附設國中班。
1957年下半年,雙望國小附設國中班與國小分離,另立初級中學。
1961年,為貫徹1960年全國文教工作會議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盧龍縣進行中學的調整和壓縮,確定雙望初級中學為半日制中學。
1962年,雙望初級中學停止招生。
1963年,雙望初級中學恢復招生。
1969年初,雙望初級中學發展為高級中學。
1983年,雙望中學停招高中班,集中力量辦示範性國中。
1985年,盧龍縣將雙望示範性國中改為盧龍縣雙望職業中學。
1956年,盧龍縣在燕河營國小附設國中班。
1957年下半年,燕河營國小附設國中班與國小分離,另立初級中學。
1961年,為貫徹1960年全國文教工作會議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盧龍縣進行中學的調整和壓縮,確定燕河營初級中學為半日制中學。
1962年,燕河營初級中學停止招生。
1963年,燕河營初級中學恢復招生。
1969年初,燕河營初級中學發展為高級中學。
1983年,燕河營中學停招高中班,集中力量辦示範性國中。
1985年,盧龍縣將燕河營示範性國中改為盧龍縣燕河營職業中學。
1956年,盧龍縣在蛤泊國小附設國中班。
1957年下半年,蛤泊國小附設國中班與國小分離,另立初級中學。
1961年,為貫徹1960年全國文教工作會議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盧龍縣進行中學的調整和壓縮,確定蛤泊初級中學為半日制中學。
1962年,蛤泊初級中學停止招生。
1963年,蛤泊初級中學恢復招生。
1969年初,蛤泊初級中學發展為高級中學。
1983年,根據河北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盧龍縣改一所條件較好的中學“蛤泊中學”為“盧龍縣農業技術中學”,由主管農業的副縣長兼任校長。
合併發展
1993年10月,在原盧龍縣燕河、雙望職業中學、蛤泊農業技術中學基礎上建成盧龍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1994年,被原河北省教委命名為“河北省一星級示範性職教中心”。
1996年2月14日,被原國家教委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為第三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1月,學校開設11箇中職專業。
中職專業:機械加工技術、農村電氣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會計事務、幼兒保育、建築工程施工、鐵道運輸服務、計算機套用技術、電子商務、美容美體、畜禽生產技術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河北省優秀教師團隊1個。2023年,學校教職工總人數358人,專任教師326人,師生比1:8.77;碩士研究生學歷8人,占專任教師的2.5%;本科學歷326人,學歷達標率達100%;專任教師正高級職稱1人,副高級職稱114人,占專任教師人數35.2%;中級以上職稱教師165人,占專任教師的64.1%;專業課教師209人,占專任教師的64.1%;“雙師型”教師142人,占專業課教師的67.9%;兼職教師25人,占專任教師的7.7%;有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骨幹教師60人,縣級骨幹教師71人。
河北省優秀教師團隊:建築工程施工專業教師團隊
河北省模範教師:楊作齡
河北省優秀教師:翁艷秋、徐寧
河北省中級“雙師型”教師:王紅傑
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優秀工作者:楊萍
河北省送教下鄉優秀教師:楊作齡
秦皇島市骨幹教師:王紅傑、楊萍、賀玉梅、徐寧、徐麗芳、王小英等
秦皇島市優秀教師:賀玉梅、徐寧、翁艷秋
秦皇島市德育先進工作者:王紅傑
秦皇島市師德先進個人:翁艷秋
秦皇島市優秀班主任:賀玉梅、王小英
秦皇島市優秀教練員:孫亮
秦皇島市優秀裁判員:孫宏軍
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重點建設專業2個,河北省骨幹專業2個,河北省“陽光工程”品牌培訓專業2個。截至2024年1月,學校儀器設備值2376.94萬元,生均0.83萬元;有實習實訓室61個,工位2288個;建有400米塑膠環形運動場、風雨操場、籃球場、羽毛球場,配有醫務室。與2022年相比,儀器設備新增236.72萬元;開設課程110門,課程總量達40260;實現辦公樓、教學樓、實訓樓、培訓樓、食堂及宿舍樓全部接入校園網,實現校園內5G移動信號全覆蓋;建有希沃電子大屏83個,移動式希沃電子大屏37台,覆蓋所有教學班和37個實訓室、功能室,建有3個錄播教室,升級改造計算機專業微機室4個,建有雲桌面網際網路伺服器,配置雲桌面工作檯192台。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建築工程施工、農村電氣技術
河北省骨幹專業:農村電氣技術、機械加工技術
河北省“陽光工程”品牌培訓專業:農村電氣技術、機械加工技術
“1+X”證書試點專業:汽車運用與維修
秦皇島文化名家工作室:崔躍書畫篆刻雕刻藝術工作室
校級實驗實訓室:電工技能實訓室、PLC編程實訓室、電子焊接實訓室、觸電急救實訓室、儀表與感測實訓室、工具機線路維修實訓室、電力拖動實訓、單片機實訓室、企業供電實驗室等
2020年,學校推送市級優質課6節,市級優秀論文評選34人,市級教學能力比賽4人。
2021年5月,學校教師徐麗芳作為第九完成人的《中職學校特色專業建設的“五步循環”模式》獲得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11月,在2021年秦皇島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王紅傑老師所作的《三項電動機自鎖控制》獲得三等獎;同月,在盧龍縣中國小班主任基本功素質大賽中,劉蕾老師、滕晉儒老師獲高中組二等獎,陸虹言老師獲高中組三等獎。
2022年,學校教師獲得省級技能大賽三等獎2人,參加各級各類活動獲得省級獎勵3個,市級13個,縣級26個;陸虹言獲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業務能力比賽二等獎。2022年4月,在盧龍縣中國小教師基本功暨4·15國家安全教育宣傳海報作品設計評選中,學校王傑、李寧、李攀、張新宇、趙玲玲、朱穎老師獲三等獎,曹麗紅老師獲教師指導二等獎,暴曉艷、李攀、王傑老師獲教師指導三等獎;同月,在盧龍縣“小手拉大手·同心抗疫情”主題作品徵集活動中,賈志敏、童宇、王傑、楊萍老師指導的“防疫一幅畫”獲優秀指導老師獎;5月,在盧龍縣德育工作創新案例評比中,李寧老師上報的《拓寬德育途徑 打造育人新格局》被評為德育成果一等獎,暴曉艷老師上報的《健全德技並修育人機制 塑造自信出彩人生》被評為德育成果二等獎,陸虹言老師上報的《別讓校園欺凌成為青春一道疤》被評為德育成果二等獎。
2023年,學校教師楊國瑞的思政課《正確處理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的關係》、滕晉茹的課程思政優質課《會計稅務——稅收伴我行》、王瑋瑋的《中國曆法智慧——乾支紀年法》均獲市級優質課三等獎;侯紅梅、白茹、王爽、徐麗芳等教師撰寫的12篇課程思政論文獲省級優秀論文二、三等獎;在全市舉行的升學班教學能力大賽中,連婧、丁寧、馮靜、陸虹言、吳秀敏老師分獲一、二、三等獎;河北省教師教育信息化交流大賽中,教師獲五項省級獎勵、一項國家級獎勵,其中《梁鋼筋的綁紮》實踐性教學案例獲得河北省信息化交流大賽專項類一等獎,推送參與國家級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獲國家三等獎。
2020年,學校7名學生獲得省級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稱號;1名學生獲秦皇島市大中國小篆刻印面設計大賽及展示活動高中組一等獎;1名學生獲縣級“文明餐桌 光碟行動”主題教育演講比賽高中組二等獎。
2022年,學校有37名學生被推選為各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6個班集體獲各級先進班集體,20幼兒保育(1)班推選省級先進班集體;學生獲得省級技能大賽三等獎11人,在河北省第七屆中國小藝術展演活動中學生作品獲省級一二等獎各1個;21計算機2班被評為省級優秀班集體。2022年2月,學校3名學生被評為盧龍縣三好學生;3月,5名學生被評為2021—2022年度秦皇島市市級三好學生,2名學生被評為2021—2022年度秦皇島市優秀學生幹部;4月,在盧龍縣中小學生4·15國家安全教育宣傳海報作品設計評選中,1名學生獲得二等獎,2名學生獲得三等獎;同月,在盧龍縣“小手拉大手·同心抗疫情”主題作品徵集活動中,5名學生獲得一等獎。
2023年,學校電氣技術專業3名學生參加省技能大賽“分散式光伏系統的裝調與運維”獲二等獎,4名學生獲三等獎;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中,16人獲縣級一、二、三等獎;縣級高中組勞動技能大賽4人獲一等獎。
所獲榮譽
學校曾獲得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河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北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名牌校、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先進單位、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秦皇島市文明單位、秦皇島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20年,學校立項省級課題1個,結題省級課題1個;在全國職教聯盟組織的活動中,5個課題結題,並有1個案例被評為優秀案例。
2022年,學校獲批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項目立項2項,準予結題1項。
2023年,學校郭金良、陳廣、張玉鳳撰寫的案例《匯聚校企合作力量 賦能縣域鄉村振興》被全國縣級職教中心聯盟評為“全國縣域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項目來源 | 課程名稱 | 狀態 |
---|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項目 | | |
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項目 | 《盧龍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案例研究》 | |
| | |
| 《縣域職業教育服務當地產業轉型升級路徑與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
|
學術資源
截至2024年1月,學校圖書總量94648冊,生均紙質圖書數量32.89冊;數位化資源總量4.23TB,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源總量3.74TB,教學教材218個,教學視頻2872個,教學課件3904個,教案2742個,試題庫132個,網路課程30門。與2022年相比,圖書新增25000冊。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學校校徽由內外兩個同心圓組成,外圓上部為學校英文名稱,下部為學校中文名稱,中間部分為學校老校區校園內的標誌性建築旭日塔。
精神文化
德高 志遠 學博 技精
德育為首,技能為主
社團文化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成立的藝術社團包括書法篆刻、繪畫、手工、經典誦讀、攝影、吉他、藝之聲7個社團,曾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爭做最美中職生”“緬懷革命先烈”“講好黨史故事活動”“學習殘奧運動員——單怡霖精神”“變身記”“開荒變青綠,勞動最快樂”“技能成才,強國有我”“文明風采活動”系列活動。
現任領導
校園環境
截至2021年1月,學校主體建築包括一廳、一館、一房、九樓,引用孔子《論語》“三省九思”冠名,一廳代表學術氛圍,一館展現文化環境,一房體現工匠精神,九樓以九思命名,概括個人道德修養的各種規範,構成學校道德修養文化特色;文化連廊中涵蓋了習總書記對青年寄語、職教發展前景、大國工匠精神、企業文化和優秀畢業生風采等內容,整個校園文化體現“四融”(融育人內涵、融企業文化、融工匠精神、融
孤竹文化)特色,突出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