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毓駿

盧毓駿先生190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後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學習,1925年在巴黎大學都市規劃學院任研究員。1929年回國,在南京考試院工作。1949年到台灣,並於1961年創辦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毓駿
  •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 出生日期:1904年
  • 逝世日期:1975年
  • 代表作品:《防空建築工程學》、《防空都市計畫學》等
  • 主要建築設計:南京考試院等
概況,基本資料,生平,職業經歷,學習生活,第一次創作,著書立說,作品介紹,著作,建築作品,風格特色,相關參考,人物點評,成就,

概況

的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南京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大考場及銓敘部,湯山望雲別墅,南京高等法院,台灣科學館,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教職員宿舍,“中國文化大學”校園規劃及華岡校舍、大仁館、大義館、大倫館、菲華樓、大恩塔,“司法行政部”大法庭及法官訓練所,台中日月潭玄及慈思塔、考試院等他。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他的專著有《防空建築工程學》、《防空都市計畫學》、《新時代都市計畫學》、《現代建築》、《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他發表的論文主要有《建築藝術新論》、《三十年來中國之建築工程》、《新時代工業化之應有認識》、(明堂新考——箇中國建築師想像中的中國古代明堂》、《反映有機文明的中國建築》、《都市計畫及造園》、《以柔克剛——防禦核子彈建築的若干構想》等。
他認為,一個好的建築設計必須與都市計畫有良好的配合。在教學中,他強調學生要盡力多涉獵藝術、工學、設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並多接觸文學、哲學,只有如此才能加強設計的深度。
盧毓駿先生於1975年在台灣病逝。

基本資料

姓名:盧毓駿性別:男國籍:中國
原國民政府考試院議政堂原國民政府考試院議政堂
出生年份:1904年
去世年份:1975年
籍貫:福建省福州市
學歷:碩士
專業領域:建築學與城市規劃
職稱:教授
畢業院校: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巴黎大學都市規劃學院

生平

盧毓駿先生190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後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學習,1925年在巴黎大學都市規劃學院任研究員。1929年回國,在南京考試院工作。1949年到台灣,並於1961年創辦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盧毓駿先祖於五胡亂華時南遷福建,父親開書店並印行書籍,家中藏有書版,家裡有兄弟姊妹九人,其姊盧毓英幫助他最多。盧毓駿於一九一六年進入福州高級工業專科學校,在此接受工科的初步訓練。一九二○年以勤工儉學方式到法國進修,進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時年十七歲——當時中國的優秀知識份子多以學工科救國為志——畢業後在巴黎大學都市計畫學院當研究員。一九二九年回國,隨即負責規劃設計南京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大考場及銓敘部新廈,並設計南京湯出望雲別墅及五台山孝園、南京高等法院等。
國民政府考試院建築群國民政府考試院建築群
一九三四年在上海《中國建築》雜誌上連載(實用簡要城市計畫學),闡明治理荒溪及水土保持工學,並翻譯柯布《明日之城市》這本具有影響力的書。抗戰發生後,他到重慶致力於防空工程,並任教於重慶大學,發表了許多有關防空建築的文章,四十六歲到台灣,擔任內政部全省市政考察團召集人,負責考察全省的城市鄉鎮。一九五九年,他在台灣的第一個設計作品——科學館落成,約在同時又設計了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校舍、圖書館、實習工場、電子實驗館、教職員宿舍,初步規劃設計了華岡文化大學校舍,以及文化大學大仁館、台北孔廟明倫堂及台中日月潭玄獎寺等的設計,並作明堂建築的研究。他最後的建築作品為考試院、兩部辦公大廈及中國文化大學大恩塔。
建築作品建築作品
盧毓駿1949年去了台灣,於1961年創辦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系,1975年在台灣病逝。

職業經歷

學習生活

盧毓駿190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16年入福州高級高級工業專科學校,以優異成績畢業,1920年獲得勤工儉學的獎學金,赴法國進入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就讀,1925年在巴黎大學都市計畫學院當研究員。那箇中國仍然落後、未現代化的年代,靠努力,最後能取得獎學金出國留學,不能不說是異數,相信也有驚人的意志力。1929年回國,在政界、學界、業界發展,1936年獲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延攬,任考試院專員,協助建立專門技術人員考試制度,及負責南京考試院工程的規劃工作。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繼續擔任考試院在木柵新址規劃設計,這也是後來盧毓駿經常性擔任台灣建築師考試典試委員的淵源。1958年率團出席聯合國召開之“亞洲及遠東都市化及工業化區域計畫研討會”,1961年創辦文化學院建築及都市設計系。盧毓駿至巴黎就學,從1920至1929年整整十年,不僅是柯比意在巴黎最活躍的年代,也是歐洲前衛主義風起雲湧的時代。在巴黎,當時適值柯比意的理性主義時期,各式新式建築語言與都市規劃觀念不斷推陳出新,幾乎是一個革命的年代。或許無需驚訝,為什麼盧毓駿對都市會那么關心,像回中國後沒幾年,即1934年,在上海《中國建築》雜誌上連載《實用簡要城市計畫學》,1935年又翻譯自己心儀建築師的著作,即柯比意的《明日之城市》、1971年再譯KevinLynch《敷地計畫學》,他在20世紀60年代初像《建築雙月刊》或《建築與計畫》上所寫關於都是論述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同時在1961年也協助張其昀校長創辦文化學院建築及都市設計系,設立的名稱是台灣最早想把都市設計概念引進建築的科系。盧毓駿深知建築的現代化,關鍵需有一套新的都市觀念,所謂綱舉目張,“假設整座城市沒能打理好現代化的下層結構,建築語言的革新將顯得毫無用處,就像人的五脈都沒通,穿載個GirgioArmani的衣服又有何意義?”
國立科學教育館座落的南海學園,在台北歷史的發展上,是一經緯交錯的複雜紋理。據文獻記載南海路一帶原為平埔族龍原社社址,由漢人於清朝時入墾,而後日本政府在1900年開闢了城南幹道(今南海路),旋設立台北苗圃(今植物園)、台灣總督府中學校(1908,今建國中學)、零售市場(1914,今南門市場)、台灣教育會館(1931,今美國文化中心)、台北女子高等學院(1931,今國語實小址);其後國民政府所規劃建設的國立科學教育館(1954開始構思,建築仿照北京天壇形象,現已搬到士林)、國立歷史博物館(1955,日治時代原為商品陳列館)、國立台灣藝術館(1957)、國立教育資料館(1960,昔日建功神舍址,未來的國家人權紀念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1960),仍然繼續豐富這塊區域的內涵,使其成為不折不扣的南海學園。明顯地,國民政府繼日本殖民政府,在20設計50年代開始,持續在這個總統府特區的南邊遂行其所謂統治的合法性,先是天壇般造型的國立科學教育館,後是國立台灣藝術館、國立教育資料館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都是在形塑其大中國統治的合法性,因此這一系列建築自然只是國民政府意識形態的符號化,其實也成為20世紀60年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先期實驗。

第一次創作

1959年的國立科學教育館是盧毓駿在台灣的第一件建築大工程,也是台灣戰後現代建築第一棟被指定為古蹟的建築。“這是張其昀先生當教育部長時,他邀盧毓駿設計的。他原先的設計,用一(個)三叉形的平面,而在三翼交叉點建一圓形基層,然後在上建二層宮殿形建築,當時的外形有些像天壇,引起一些大陸遷台的同胞,無窮的鄉思。盧毓駿也有此用意。這建築雖有傳統的外型,但內部卻有現代的造型,如大廳內有螺旋飛梯,及底層內藏星象等科學設備和展覽,內外成很大的對比”。

著書立說

首先是嫻熟規劃的盧毓駿終於有了建築實驗的機會,即便他在巴黎國立公共工程大學讀的顯然是偏向規劃,不過在那偉大的時代,像柯比意般的建築師總是多方嘗試各種事務,盧毓駿也受此影響,他在1953年還寫了《現代建築》一書。從這段原始設計的引述,似乎無法理解什麼叫“三叉形的平面”,對照1966年8月《建築雙月刊》盧毓駿自己的描述:“本建築原設計為七層樓,有三翼長方形的平頂式的展覽廳及講堂”。結論,是底座的處理方式些有不同,原始設計可能是如圖1般,將三個矩形體內角對內角環繞成一個向心形的三翼平面,內部會得到一個三角形,其上再座落一個天壇式的圓形量體,如此一來,才有所謂“三翼長方形的平頂式”及“終因指定的地區太小,而不得不予以取消,重新修改原設計”這兩句話,前者當然是為了獲得機能使用較佳的矩形空間,只是矩形跟矩形的銜接外圍如何收就不得而知,也不是沒有可能是像中國文化大學大典館以戶外圓樓梯作收;後者則顯示,尤其是對照實現後平面,就知道何謂指定的地區太小,因為上方如圓形量體一定,六邊形的現有平面可以不過度外推四層樓底座的邊界,但原始設計則否。其次,是在六邊形的平面上,盧毓駿又間歇性地在三邊上設計了一個外凸的小三角量體,形成他所謂的“九角大廈”,強化了底層堅實與“防禦”的效果。當然這棟建築最有趣的還是它內部空間的現代性,譬如說二到三樓間的螺旋梯與圓形斜坡所產生的律動感,讓人才真正聯想到現代科學教育,而這形式的引用當然是受到柯比意的影響,尤其是薩瓦別墅里的語言參涉絕無疑問,只是薩瓦別墅里的螺旋梯與斜坡仍然較為巧妙,也就是說它們不只占據空間成為雕塑,而且還形塑空間,成為空間組織的重要元素,但科學教育館則較為單薄,且缺乏空間深度。另外就是出現在五、六、七樓的斜坡式外廊,它們從正後方兩側,環繞圓形量體,一路挺進往上一樓至正前方而止,搭配上花隔窗外牆遠眺周圍美景,雖不是萊特古根漢螺旋形的參觀動線,但別出心裁的光影律動,也讓景致瀏覽別有一番風味。

作品介紹

著作

《實用簡要城市計畫學》(1934)
《明日之城市》(柯布著,1935年譯)
《現代建築》(1953)
《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1971)
《敷地計畫學》(林區著,1971年譯)

建築作品

建築
年份
南海學園科學館
1958
文化學院大成館
1960
台北孔廟明倫堂
1960
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1960
交通大學圖書館
1960
交通大學教職員宿舍
1960
華岡校舍
1961
1961
中國文化大學大義館
1961
中國文化大學大倫館
1961
中國文化大學菲華樓
1961
日月潭玄奘寺與慈恩塔
1961
考試院辦公大廈
1968
考試院兩部辦公大廈
1968

風格特色

作為建築師,盧毓駿是旗幟鮮明的打出“中國現代建築”的標誌,志在“將新精神新材料打入建築,作為創造新建築形態的泉源,同時又繼起中國傳統之文化生命”。
盧毓駿建築作品的特色為:近乎考證式的對中國宮殿式建築造形的復古。

相關參考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1988《盧毓駿教授文集一》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系友會1988《盧毓駿教授文集貳》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1993《文化建築30年》
盧毓駿1971《中國建築史與營造法》
盧毓駿1977《現代建築》
傅朝卿1993《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
陳俊宏1989《光復後台灣現代建築結合形式傳統與鄉土之研究》
曾光宗1988《3-2-2盧毓駿之觀念與作品中國近代歷史主義建築發展之研究》

人物點評

他的建築沒有齊康的細膩、也沒有王大閎抽象轉化傳統的能力,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作品的“面具性”與對建築文化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過去對盧毓駿的評價,一直既定地認為他是復古形式的代表人物,風格歸納於保守的歷史主義一派,就像1962年4月創刊的《建築雙月刊》,在前幾期都有些針對傳統與現代的討論,不無針對當時流行的歷史主義的反省與批判。但回顧歷史,在國共內戰的緊繃時代,威權的國府藉由意識形態來強調正統與鞏固民心,幾乎是其存活的唯一手段,此時政治烏雲蔽日,毫無權力的創作者只能退出或妥協,後者當然還可細分為完全妥協,來服務當權者,及偽裝妥協,試圖找到一些仍可以表達的空間。

成就

盧毓駿作為台灣光復初期的重要建築師,是中國最早引介現代建築觀念的開拓者之一。我們在國立科學教育館讀到的是一種精神分裂的“面具性”,就屬於偽裝妥協的一種,這是十九世紀末歐洲在時代轉型或二十世紀初威權體制下,經常出現的語言操作模式,像維也納的OttoWagner及義大利的GiuseppeTerragni都有類似的作品。最後,除了他著作或國立科學教育館所具有的現代性外,我們可以再提出他早年在交大博愛校區留下的作品作為證明,也提出歷史與創作的複雜性。像為環境工程研究所(實驗一館)所使用的大樓,就是一棟在遮陽、內庭與材料處理別出心裁的現代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