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瓠蠻

盤瓠蠻,是歷史上對畲族瑤族苗族苗瑤語族少數民族的統稱,這三個民族的先民歷史上都篤信‘盤瓠’為自己民族的始祖或圖騰。盤瓠蠻因以神犬盤瓠為圖騰而得名。秦漢時,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東及鄂西南邊緣地區)、長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區),故又稱武陵蠻或長沙蠻;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有五溪蠻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盤瓠蠻
  • 性質:古族名
  • 圖騰:神犬盤瓠
  • 年代:秦漢
盤瓠蠻在秦漢時部落分散,各有首領,漢王朝授予邑君、邑長稱號,頒賜印綬。蠻語稱首領曰精夫,族人相呼曰姎徒。多居山壑,從事粗放農業。能織木皮為布,以草實為染料。衣服五色斑斕,赤髀橫裙,以枲束髮。漢王朝對他們收取"?布"(作為賦稅交納的布)之賦,大人每歲征布一匹,小口半匹。由於官府徭役失平,妄增租賦,盤瓠蠻屢起反抗,殺長吏,燒官府,終漢之世,連綿不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