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聽門

“監聽門”再一次發酵,與美國一直親密無間、稱兄道弟的盟友——歐盟成員首當其衝。這種連盟友也不放過的監聽,遂遭致多國的萬炮齊轟,對美國當局的惡劣做法紛紛表示不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監聽門
表態,恐慌,披露,

表態

作為深受“監聽門”嚴重之害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其手機可能遭到美國情治單位監聽一事被媒體曝光後,更加義憤填膺。對此,法國方面也要求將歐盟數據安全列入為期兩天的峰會議程中。默克爾還曾與法國總理奧朗德就相關議題,進行了簡短的一對一會談。可見,“監聽門”在歐盟的反應有多么強烈
法國總理埃羅在國民議會上指責美國的做法“令人擔心和反感”,他主張與美國進行“冷靜和明確的對話”,向美國重申“安全是必要的,但不能損害他人自由與私生活”。他還表示,此事具有“歐洲意義”,奧朗德總統已要求歐委員將“監聽門”事件列入24日召開的歐盟峰會議事日程。

恐慌

濫用信息技術監聽本國公民隱私的美國,卻常常指責他國黑客攻擊。“監聽門”此時發生,頗具諷刺意味。這似乎是個悖論——信息技術強國濫用技術侵犯本國公民隱私又對他國信息技術充滿不安,從而總是指責他國。對此,歐巴馬也不得不辯解,所謂“稜鏡”計畫,只監視外國人,而不監聽美國公民和在美國的人。
這一辯解立刻引起歐盟和加拿大的恐慌,使美國和這些傳統盟友的關係變得緊張。就連前副總統提名人瑞安也認為,“我們可以為所欲為,但並不表明這么做是合法的。”
“監聽門”事件的受害者不僅僅是美國公民,也涉及到各國政府和世界民眾。歐巴馬政府越描越黑,更加增加了全球性的恐慌。看來,歐巴馬也難逃“第二任期魔咒”。

披露

2013年10月25日,國際線上在援引《明鏡周刊》和德國之聲網站24日的訊息時說,美國涉嫌對35位國際政要電話進行監聽。其中,包括美國在歐洲兩個重要盟國德國和法國的領導人。美國如此監聽之為,激怒了歐盟多個成員國,他們都表示“不可接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