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

皿,名詞,指碗、碟、杯、盤用器的統稱,如:器皿;皿金(金屬器皿);皿卷(清代科舉,順天鄉試監生的試卷);皿器(盛物用具的統稱)等。

字象盛食物之器具。《說文》:「皿,飯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從皿。讀若猛。」徐鍇改作「飲食之用器」,可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皿
  • 外文名:ㄇㄧㄣ
  • 釋義:碗、碟、杯、盤一類用器的統稱
  • 代表皿:器皿、皿金、皿卷、皿器
  • 拼音:mǐn
  • 筆順編號:25221
  • 鄭碼:LKA
  • GBK:C3F3
  • 簡體:皿
  • 繁體:皿
  • 筆順讀寫:豎橫折豎豎橫
基本信息,漢字演變,字源解詁,詳細註解,中文解釋,英文解釋,古籍解釋,相關詞語,相關詩詞,

基本信息

漢字:皿mǐn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mǐn
(1) ㄇㄧㄣˇ
(2) 碗、碟、杯、盤用器的統稱:器~。
(3) 鄭碼:LKA,U:76BF,GBK:C3F3
(4) 筆畫數:5,部首:皿,筆順編號:25221
(5)五筆打法:LHN

漢字演變

皿

字源解詁

略說: 字象盛食物之器具。
皿
詳解: 字象盛食物之器具。《說文》:「皿,飯食之用器也。
象形。與豆同意。
凡皿之屬皆從皿。讀若猛。」徐鍇改作「飲食之用器」,可從。
甲骨文象容器之形,廿七年皿或加從「」旁,以表示它是青銅所鑄。
裘錫圭提出甲骨文「」字象後人稱為尊、瓿一類的器物,並認為從已發現的銅器看來,只有戰國時代的廿七年皿自稱為「[金皿]」。
戰國以後,幾乎不見單獨的「」字,由此可見這類器物已經改稱其他名稱。
甲骨文「」字讀為「」,用作地名。
《合集》10964:「田於皿」,指於盟地田獵。
《左傳.隱公十一年》:「向、盟、州、陘、懷。」地在今河南孟縣南。
另《合集》24892有「皿雨」一詞,讀作「猛雨」(趙誠)。
金文「」用作本義,廿七年皿:「廿七年寧為[金皿]。」
另金文「」多用作人名。
伯簋:「白(伯)乍斬皿寶尊彝。」
相關漢字: ,
皿
皿

詳細註解

中文解釋

mǐn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碗、盆之類的食器。本義:器皿) 同本義。泛指碗碟杯盤一類飲食用具 [vessel] 皿,飯器之用器也。——東漢·許慎《說文》 於交皿蟲為蠱。——《左傳·昭公元年》。注:“器也。” 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國語·晉語》 牲殺器皿。——《孟子》。注:“皿所以覆器者也。” 器皿非滿案。——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 又如:皿金(金屬器皿);皿卷(清代科舉,順天鄉試監生的試卷);皿器(盛物用具的統稱)
皿mǐn[器皿]杯、盤、碗、碟等用器的總稱。

英文解釋

utensil
English
M ǐ n
The 1 type : bowl, disc, cup, dish knows together as with the machine.
utensil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武永切《集韻》《韻會》《正韻》眉𣱳切,𠀤明上聲。《說文》飯食之器也。《增韻》盤𥁄之屬。《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為蠱。《注》皿,器也。《孟子》牲殺器皿。《注》皿,所以覆器者。
《集韻》母梗切,音猛。義同。 《說文》象形。與豆同意。讀若猛。《佩𧥏集》說文但音猛。今更立一音者,非。
說文解字
【卷五】【皿部】皿
飯食之用器也。象形。與豆同意。凡皿之屬皆從皿。讀若猛。武永切
說文解字注
(皿)飯食之用器也。飯汲古閣作飮。誤。孟子。牲殺器皿。趙注。皿所以覆器者。此謂皿為幎之假借。似非孟意。象形。與豆同意。上象其能容。中象其體。下象其底也。與豆略同而少異。凡皿之屬皆從皿。讀若猛。按古孟猛皆讀如芒。皿在十部。今音武永切。

相關詞語

·金皿
·器皿

相關詩詞

·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
·丁酉皿月十日之官毗
·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
·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
·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
·賀師垣賜御書一德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