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梅·皮列士

皮萊資一般指本詞條

托梅·皮列士(Tome Pires,葡萄牙語Tomé Pires,1465-1524/1540),又譯皮萊資、皮雷斯,澳門譯為道咩卑利士,葡萄牙的藥劑師、作家、水手和財政大臣,是中國明朝以來,葡萄牙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首位進入中國的使者。

基本介紹

  • 別名:托梅·皮萊資、托梅·皮雷斯、道咩卑利士
  • 出生日期:1465年
  • 中文名:托梅·皮列士
人物生平
皮列士出使中國路線圖
托梅·皮列士(Tome Pires,葡萄牙語Tomé Pires,1465-1524/1540),又譯皮萊資、皮雷斯,澳門譯為道咩卑利士,葡萄牙的藥劑師、作家、水手和財政大臣,是中國明朝以來,葡萄牙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首位進入中國的使者。
1513年,歐維士到達中國廣東珠江口屯門澳,與當地居民進行了香料貿易。第二年回航馬六甲時,除開滿載中國貨物外,也帶著有關中國的第一手訊息。在利益的刺激下,葡萄牙人希望跟中國建立官方的貿易關係,為此,他們決定派遣一位使節,以國王的名義與中國皇帝進行談判。這個重要使命落在皮列士頭上。
【人物生平】
1455年至1495年期間,皮列士是命運多舛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的兒子阿豐索王子的藥劑師。
1511年9月,皮列士在印度投資藥品,是當時通常被稱為“香料貿易”的一種重要的東方商品。
葡萄牙占領馬六甲後,他在1512至1515年於馬六甲居留。在馬六甲和科欽,他如饑似渴地收集有關馬來印尼地區的資料,並造訪了爪哇、蘇門答臘和馬魯古。皮列士是首批到達東南亞的歐洲人之一。他在印度和東印度群島艱苦經歷以後,第一次正式率領歐洲國家的使團到中國,時為明代正德皇帝。
【出使中國】
1512年,葡萄牙占領馬六甲,他隨即啟程來到東方。1516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向中國正德皇帝派遣使團,皮列士隨費爾南·佩雷茲·德·安德拉德艦隊去廣州。
明朝時期廣州府地圖 珠江口附近地圖 屯門位置圖 內伶仃島位置圖
1517年8月15日,皮列士使節團到達屯門澳,隨後沿珠江而上,在懷遠驛外停泊,鳴炮致敬,引起中國官方警覺。布政使吳廷舉痛斥葡人敗壞中國風俗,且未經允許而來。經葡使謙遜而詳細地解釋後,使節團方於10月底得以登岸。地方官對使團人員嚴加管制,並把他們送到光孝寺學習禮儀。
1520年1月,葡萄牙使團面見皇帝的請求終於獲得批准,他們就沿著內陸的河道北上,5月抵達南京。明武宗當時正在南京出巡,他也知道有一批外國人來了,但是不接見,讓他們先到北京,等他回北京以後再接見。
1521年1月,皮列士抵達北京。皮列士到北京後,又到處拉關係,行賄,並讓自己的翻譯火者亞三勾結明武宗身邊的佞臣江彬。火者亞三,現在已經有研究表明他是湖北人,後來為生活所迫到南洋去,長期在馬六甲做生意、賣扇子,估計也懂了一點不是很地道的葡語或者其他什麼語言,這個人在使團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火者亞三教明武宗學習葡萄牙語取樂,可以經常接觸到明武宗,但他依仗明武宗及江彬的庇護經常對官員無禮冒犯。主管外國進貢等事宜的四夷館主客主事梁焯對不按規矩行禮的火者亞三施以杖刑,江彬得知後大罵梁焯,並向明武宗告狀。但朝中憎惡江彬及火者亞三品行的人很多,又有朝中重臣幫梁焯求情,因此明武宗並未治梁焯的罪。而在廣東的葡人也因皮列士進京而開始更加肆無忌憚。
明武宗於1521年1月返回北京,回到北京後一病不起,不久駕崩。且費爾南•安德拉德的弟弟西蒙•安德拉德在屯門一帶燒殺搶掠、胡作非為的劣跡傳至北京,而馬六甲使節亦於此時向大明王朝控訴葡人強占攻滅馬六甲王國的罪行。於是,這個談判不僅遭到擱置,使節團亦被押送廣州囚禁,只有葡人退出馬六甲,才能獲釋。
嘉靖三年(1524)五月,費爾南•安德拉德因病死於廣州監獄,也有些記載說他在江蘇住到1540年並死於江蘇,使團其他成員大都死於廣州的監獄中。
葡萄牙對建立正式的中葡貿易關係的第一次努力,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使團中有兩個葡萄牙人,還在獄中寫了幾封信,描述他們此行中國的遭遇,被稱為《廣州葡囚信》,是珍貴的中葡關係史料。
【東方誌】
皮列士於1512年至1515年間在馬六甲和印度寫他寫了一部關於對亞洲貿易的里程碑式著作《東方誌:從紅海到中國》(Suma Oriental que trata do Mar Roxo até aos Chins)。
《東方誌》是歐洲第一部介紹葡屬東方及中國的著作,它是多種資料的彙編:歷史、地理、人種學、植物學、經濟、商業等,包括硬幣和度量衡。儘管皮列士文筆散亂,但已優於同時期的其他葡萄牙語作家。整本書的措辭像是一本呈給葡萄牙王曼努埃爾的報告,也許是他離開了里斯本以後他所要履行的承諾。由於皮列士和航線與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大致相近,他的著作與鄭和的記述也就成為了研究該地區歷史和東西方交流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尤其重要的是,很多地方,這部書彌補了鄭和敘述的不足,其細緻入微的記述,生動地再現了16世紀時期這一地區的風貌。《東方誌》在1944年由哈克魯特協會(Hakluyt Society)出版,但已非皮列士的原稿。
【紀念】
在澳門提督馬路和高士德大馬路附近,設有街道“道咩卑利士圍”(Patio de Tomé Pires)、“道咩卑利士里”(Beco de Tomé Pires)及“道咩卑利士街”(Rua de Tomé Pires)來紀念皮列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