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絲藻

皮絲藻,學名Dermonema virens,皮絲藻科,皮絲藻屬,生長在中、高潮帶的岩石上,每年2~3月份為成熟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皮絲藻
  • 拉丁學名:Dermonema virens
  • :植物界
  • :紅藻門
  • :紅藻綱
  • :海索麵目
  • :皮絲藻科
  • :皮絲藻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藻體直立,高約2~6cm,直徑1~3.5㎜,軟骨質,肥厚多汁,黏滑,不含石灰質。一般呈棕褐色或黃褐色,乾燥後變為黑褐色。藻體單生或叢生,主枝呈圓柱形,2~4回叉狀分枝,其末端具反覆叉狀小分枝,有部分藻體密生絨毛的小短枝。固著器盤狀。藻體內部呈多軸型,髓絲縱走,髓部細胞圓柱形,壁厚直徑5~15μm。兩端呈喇叭形或鈍圓形。同化絲常由髓絲末端膨大處或靠近兩末端處生出,一般2~3回叉狀分枝,少數4~5回,形成皮層。同化絲一般由3~6個長柱形細胞組成。其頂端細胞鈍頭形回水滴形,大小為8~13μm×15.8~31μm,常見有毛。基部細胞膨大,長柱形,少數為囊狀或球形,大小為7.5~12.5μm×17.5~42μm 。根樣絲由基部細胞產生,直徑3~6μm。雌雄異體。精子囊枝著生於同化絲的頂端細胞下位第一、第二、第三細胞處,呈叉狀,精母細胞柄狀,每個精母細胞產生1~4個精子囊,大小4μm×6~8μm。果胞受精後,直接向側面或向上長出原始產孢絲細胞,然後繼續分裂形成放散式的產孢絲,蔓延穿插於皮層的營養細胞之間。成熟的產孢絲末端膨大形成果孢子囊,呈棍棒形,長橢圓形或卵形,直徑5~13μm,長15~35μm。果孢子宿存。

生長環境

生長在中、高潮帶的岩石上,每年2~3月份為成熟期。

分布範圍

中國的廣東,海南,台灣及香港。國外分布:日本,菲律賓,斯里蘭卡,南印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