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義大利電影導演。1961年開始執導筒。1964年,執導了《馬太福音》

1975年,在羅馬郊區被一個17歲的男妓用棍棒謀殺,時年53歲。這位毀譽參半的大師的猝然暴斃震動了歐洲文藝界:教士們在他屍骨末寒時便開始驅除他的“邪惡魂靈”,而他的朋友、學生和崇拜者們(其中包括薩特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羅蘭·巴特)則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尊奉他為“聖—皮埃爾·保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 外文名:Pier Paolo Pasolini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日期:1922年3月5日
  • 逝世日期:1975年11月2日
  • 職業:導演
  • 信仰:共產主義,天主教
  • 主要成就: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 代表作品:《馬太福音》,《索多瑪120天》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獲獎記錄,人物評價,人物爭議,後世紀念,

早年經歷

1922年3月5日生於義大利波倫亞。他在故鄉上完中學和大學,戰時被征入伍,戰後他到家人避難費留里這個貧困落後的北部地區,在中學任職,並以該地方言發表詩作。當時,以方言寫詩,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稱得上是一項創舉。他的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農村婦女。1947年他加入共產黨,同時開始閱讀義大利共產黨精神領袖葛蘭西的著作,義大利共產黨在1949年以同性戀為由將他開除;他景仰神聖和主,但他14歲就放棄了天主教信仰並一生與教會公開對抗;以無產階級左攝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中站到了警方一邊反對學生革命。
他在故鄉上完中學和大學,戰時被征入伍,戰後他搗家人避難費留里這個貧困落後的北部地區,在中學任職,並以該地方言發表詩作。當時,以方言寫詩,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稱得上是一項創舉。1947年他加入共產黨,同時開始閱讀義大利共產黨精神領袖葛蘭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敗壞”,被革除教職,遂與母親赴羅馬定居。50年代初,他任教於羅馬邦區貧民窟學校。

演藝經歷

50年代初,他任教於羅馬邦區貧民窟學校。在此其間,他先後寫了《生活的年輕人》、《激動的生活》等反映羅馬貧民生活的小說。而且由於他的小說比較注重視覺,特別受電影人的喜愛,很多導演紛紛邀請他撰寫劇本。他曾先後為馬里奧·蘇迪特、費里尼、波羅格尼尼等人撰寫劇本。其中費里尼的兩部名作《卡比利亞之夜》和《甜蜜的生活》就是與費里尼合寫的。
圖片圖片
當時還年輕的貝爾托魯奇對帕索里尼極為尊敬,並請這位亦師亦友的前輩為他寫了處女作《死神》的劇本。50年代末他出版了使他位居最偉大的當代文學家行列的兩部作品:詩集《葛蘭西之燼》和小說《暴力人生》,後者因描寫妓女與皮條客的生活而被指為“猥褻墮落”。此時他已開始與索爾達蒂、費里尼等電影大師合作編劇。
他第一部獨立導演的影片是《乞丐》,改編自他本人的作品。第二部為《羅馬媽媽》。影片以一個貧困暗娼為主角,描寫她們悲慘無望的生活,獲得了62年威尼斯電影節俱樂部聯盟獎。他的影片《軟乳酪》只放映一次即被永遠禁映。他的電影和文學作品因內容不良被起訴33次。
他的最後作品——《薩羅》(或《索多瑪的120天》)揭露現代消費社會殘忍的虐待狂般的暴殄天物的力量,把“施虐狂/受虐狂”的稱號送給所有的觀眾,引起軒然大波。影片成了這位詩人的悽厲絕望的吶喊。作為一位身體力行的革命家,帕索里尼的目光總是凝聚在生活在資產階級世界之外的苦難者身上。
1961年開始執導筒。1964年的《馬太福音》將聖經故事以次無產階級革命的方式搬上銀幕,遭到當時所有左翼人士的強烈抗議。他改編拍攝了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亞》,構築他獨特的史詩宗教的認識體系。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譚》)改編自中世紀題材的文學名著,是一種精神的欣悅和狂歡。
電影電影
他晚期的“生命三部曲”《十日談》、《坎持伯雷故事集》、《天方夜譚》。在1975年,帕索里尼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一部電影《薩羅》(又名《索多瑪120天》),將法國最“臭名昭著”的性作家薩德侯爵的作品搬上銀幕。
1975年11月2日,人們在羅馬郊外一個荒涼的海灘上發現了義大利爭議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的屍體,被亂棍打得不成人形。後來,17歲的男妓朱塞佩·佩羅西被指控謀殺帕索里尼,但帕索里尼的死仍然留下了諸多疑點。

個人生活

帕索里尼1922年生於義大利博洛尼亞,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卻是堅定的反納粹者。出身資產階級家庭的他,卻始終同情無產階級,成為西歐藝術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74第2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一千零一夜獲獎
1974第2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一千零一夜提名
1966第1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大鳥與小鳥提名
1958第1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Giovani mariti獲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8第3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定理提名
1967第3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俄狄浦斯王提名
1964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馬太福音獲獎
1964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馬太福音獲獎
1964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馬太福音提名
1962第2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羅馬媽媽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72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坎特伯雷故事獲獎
1971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十日談獲獎
1971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十日談提名
1969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愛情與憤怒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68第2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聯合國獎馬太福音提名

人物評價

這位著名的異端人物一生桀傲不馴。他以其殘酷、暴烈、令人驚怖的電影、文學作品,以其明目張胆的。犯上作亂”和傳奇般的生活故事來顛覆資產階級主流意識形態和“官方說法“。具有象徵意味的是:他的被殺似乎是他的藝術作品的一個情節,一個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結局。 帕索里尼稱得上是一個混亂躁動的巨大的矛盾綜合體。
帕索里尼始終在他的生命激情、性意識形態和政治兩極之間搖擺撕裂,一邊是美學、異教、隱逸,一邊是現實、大眾和革命;一邊是弗洛伊德,一邊是馬克思。他不斷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拋棄自身,直至死亡。

人物爭議

對於帕索里尼之死,官方給出的解釋是,17歲的男妓朱塞佩·佩羅西因為帕索里尼對他提出性要求,他表示拒絕後反應失控,才用木棒將其擊打致死,還開著帕索里尼的車對屍體碾壓了數次。最後,佩羅西以少年犯身份被判處9年零2個月徒刑。然而,故事還有無數種版本在流傳。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表示不相信帕索里尼之死只是一起簡單的“桃色事件”,而是一起“政治謀殺”,因為帕索里尼生前一向不憚於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許多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認為,帕索里尼死於政治迫害。而就在帕索里尼去世前一周,他就曾宣稱自己將要被黑手黨謀殺。帕索里尼生前的好友、電影導演塞爾吉奧·奇蒂在接受義大利一家報紙的採訪時曾表示:“佩羅西只是一個男孩,他只是那五個人的誘餌。他被那些人利用了。必須得有人為謀殺負責,他於是成了代罪羔羊。”他還指出,帕索里尼是在其他地方被謀殺的,事後屍體才被轉移到發現屍體的海灘。此外,現場諸多證據表明,僅憑佩羅西一己之力,不可能使帕索里尼受傷如此嚴重。當時的義大利少年法庭庭長阿爾弗雷德·卡洛·莫羅也表示:“陪審團認為諸多證據表明,當晚出現在謀殺現場的不只佩羅西一人。”
2005年,兇手佩羅西翻供,稱對帕索里尼棍棒相加的另有其人,他並沒有參與謀殺,只是因為受到驚嚇倉皇開車離開現場時沒注意到躺倒的帕索里尼,才使得汽車從他的屍體上軋過。不過,當時羅馬檢察署表示,由於缺乏具體的證據,僅憑佩羅西一家之言,無法重新開展調查。
不過,前羅馬市長瓦爾特·維爾特羅尼此次要求有關部門對已有證據進行重新審查,“我們必須尋找真相。”維爾特羅尼在致法務部部長的信中寫道,“如今的科技進步使我們有了進一步調查、找到真相的可能。現在,您如果能對此案件的調查進程施加壓力,將發揮極大的作用。”維爾特羅尼指出,應該對從在罪案現場發現的衣物、血樣、汗水樣本,以及帕索里尼自衛用的木棍等物證重新進行檢測和化驗,最新的科學技術將可以對很多疑點提供解答。
據悉,在罪案現場,警方發現了一件既不屬於被害人也不屬於兇手的外套,此外,現場以及帕索里尼的車上也有一些帶血的指紋沒有進行徹底的分析。

後世紀念

2014年9月6日,由阿貝爾·費拉拉執導,威廉·達福領銜主演的傳記電影《帕索里尼》在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