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韻八記

皖韻八記

《皖韻八記》是斯雄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4月。

該書立足亳州五禽戲、安慶黃梅戲、淮南八公山等安徽名片,以獨特視角,穿透歷史煙塵,于山川地理、民風民俗、歷史遺址、自然風物、現實人文中展現安徽獨具特色的人文底蘊和厚重歷史承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皖韻八記
  • 作者:斯雄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2年4月
  • 字數:20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皖韻八記》是一部遊記散文,作者以敏銳的觸角和高站位,深入挖掘安徽文化的深厚內涵和時代特色,先後撰寫了與五禽戲、六尺巷、黃梅戲、八公山、王家壩天柱山有關的民間傳說、傳統風俗等,並以現代人的視角,深入思考傳承與創新、保護與開發的辯證關係,較好地起到記錄安徽景象、講好安徽故事的作用。

作品目錄

自序
五禽戲記
六尺巷記
“七仙女”記
八公山記
槐林記
王家壩記
江淮運河記
天柱山記
附錄
後記

作品鑑賞

《皖韻八記》山川之美,美在獨闢蹊徑。自古天柱山就有“南天一柱”之說,因主峰高聳,直插雲霄,故有天柱一說。這裡山林秀美,流水潺潺,有奇峰、奇松、奇石、奇水、奇洞。自漢唐到明清,文化遺蹟比比皆是。《天柱山記》的文眼落在“止泓”二字,不得不佩服斯雄眼光之獨到。來天柱山的人,關注點都集中在天柱峰,對摩崖石刻“止泓”二字往往沒有太多留意。這是南宋抗金名將周虎於1227年應邀游天柱山,為時任舒州知府趙希袞題寫的。止,在古代被視為做人的智慧,所謂知止不殆;泓,意指清水深而廣。斯雄琵琶反彈,刻意寫這“止泓”。於是,《天柱山記》的和諧猶如泉水汩汩而出:流水不定,靜水則寧。不定為躁,定之則止;以止為靜,借靜觀心。一個人只有內心安定,才可以明心見性;有安定清明的心態,方能包容一切。《皖韻八記》的山川之美,用白描的手法、清麗的語言,展現了人文安徽的大美意境。
《皖韻八記》從三個視角反映皖文化之韻,筆端蘸滿情愫。康熙年間,張英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然而隔壁家總想多占一點地方,圍牆不斷外擴,家人看不慣,就給張英寫信告狀。不想,張英回信只是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隔壁家一看張英那么大的官都這么大度,於是也讓出三尺,“六尺巷”由此而來。斯雄在《六尺巷記》中感慨:“這種氣魄和境界,依然時時催人警醒,至今仍閃耀著穿越時空的道德光芒。”文化之美的載體,還有戲曲。作為文化之鄉的安徽,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戲,說安徽是戲曲之鄉,一點都不為過。眾多地方戲敘事中,斯雄著力鋪陳《“七仙女”記》,又注入了很多現實觀照,或真或戲、或實或虛,對黃梅戲的理解進入化境。文化之美的崇高,在《八公山記》中同樣表現得淋漓盡致。斯雄騰挪歷史跨度,熟稔典故與神話傳說,感人的筆觸讓人在文化的高蹈中欣然不已。《皖韻八記》的文化之美,飽蘸情愫,從史學和美學的尺度,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自信。
在安徽,臨淮崗樞紐工程、淠史杭灌溉工程、佛子嶺水庫陳村水庫是載入史冊的輝煌工程。《江淮運河記》,讓一個平安安徽、發展安徽躍入眼帘。經過七十餘年治淮,如今淮河水勢安瀾,造福流域人民,實現了百姓對“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美好生活的憧憬。《王家壩記》通過詳盡的敘事,謳歌了一系列工程水利的偉大成就。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岸邊,有一個小鎮名曰槐林。過去,這裡編織漁網,只是給當地漁民用;現在,編織漁網,是供應全世界漁民用。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鄉村產業振興打造了一個良好的範式。《皖韻八記》中,斯雄獨選這個小鎮作為“皖美”現代化圭臬來寫。《五禽戲記》從抗疫故事寫起,寫出了五禽戲在當代安徽煥發新活力,為《皖韻八記》鋪敘了廣闊的背景。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6月12日,《皖韻八記》入選6月文藝聯合書單。
相關活動
2022年8月6日,斯雄《皖韻八記》暨《皖美三部曲》新書發布會在安徽合肥舉行。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皖韻八記》
2022年4月
安徽文藝出版社
978-7-5396-7196-3

作者簡介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198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以編報紙、辦雜誌為主業,業餘寫作散文隨筆,兼及時評。曾任人民日報社安徽分社社長,高級編輯。曾獲中國新聞獎,被人民網評為“最受網友關注的十大網評人”。2017年至2022年推出遊記散文《皖美三部曲》,包括《徽州八記》《江淮八記》《皖韻八記》。另著有《南沙探秘》《遊方記》《盛開的紫荊花:一個內地記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歸十年志(2003年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電視台“親歷·見證”欄目為其拍有紀錄片《雙城故事·愛在他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