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

皂角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漸窄而彎曲,有短果梗或果梗痕,兩側有明顯的縱稜線。種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體輕,質堅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鬆,棕色,無臭,味淡。 習性: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皂角
  • 拉丁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 別稱:皂莢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豆目
  • :豆科
  • :皂莢屬
  • :大皂角
  • 分布區域:我國大部分省區
植物介紹,化學成分,地理分布,套用,相關產品,園林用途,

植物介紹

皂角 ,又名皂角樹,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並含有一種植物膠(瓜爾豆膠)是重要的戰略原料;皂莢刺(皂針)內含黃酮甙、酚類,胺基酸,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化學成分

含皂莢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亞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地理分布

生於路旁和家種、溝旁、宅旁。主產山東、河南、江蘇、湖北、廣西、安徽

套用

功能主治: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於癰疽初起或膿化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皂角皂角
可入中藥,多在治療粉刺,麥粒腫,活血軟堅散結時使用。
如不過量服用,副作用甚微.

相關產品

皂仁
皂角是一種美食,最近常用皂仁做菜的廚師還很多。皂仁就是皂角的果仁,皂仁可以潤腸,治療便秘。皂角仁營養成分很高,屬於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調和人體臟腑功能,具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健脾滋腎,祛痰開竅,潤腸通便,潤膚養顏,提神補氣等功效。老少皆宜,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製作方法:  一、取皂仁50克淘淨,放入5磅保溫瓶中,加入開水,蓋好瓶塞,三個小時可加糖食用。
二、取皂仁10克淘淨,放入茶杯或保溫杯中,開水泡飲,皂仁熟透後,把紅色的皮去掉,可直接食用。此方法可治牙痛、咽喉痛、解菸酒等。
三、取適量皂仁淘淨,開水浸泡1—2小時,煮熟後素食或煮製米粥或八寶粥,滋潤爽口,冷、熱食用兼可。另外,煮製雞湯或排骨湯時加入皂仁,都是不錯的選擇。
皂角粉
又稱電鍍清洗劑,是一種植物表面活性劑,該產品是相關公司與有關科研院所共同研製開發的新產品,皂角粉廣泛用於五金電鍍行業,金屬表面在電鍍前,經皂角粉處理後,具有除油去污,電鍍後拋光增亮,使用皂角粉對清洗物表面無任何腐蝕,它優於其他任何一種化學清洗劑,是最理想 的天然高效表面活性清洗劑。皂角粉也可用於農藥廠生產可濕性粉劑使用。皂角粉還可以用於加氣磚廠生產的各種規格的加氣磚塊,它主要起發泡作用。鏈條廠也可廣泛使用。
皂角皮
它是天然的工業洗滌產品,可用於動物毛皮製品的清洗加工,加工後毛皮具有毛皮柔軟、光澤好之優點。也可從皂角皮中提取製藥用的激素等材料。
皂角豆
也稱皂角籽,該產品是生產開發美容美髮產品的最理想的天然原料。也是生產植物膠、皂莢膠的主要原料。
皂角米
也稱皂角仁,該產品是生產食用膠的天然有機原料,廣泛用於八寶粥及其它食品的添加劑。
皂角苷
saponin 存在於植物界的以多環式化合物為配基的配糖體的總稱。配基稱為皂角苷配基,糖的成分通常是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但也有以甲基戊糖和糠醛酸等作為糖成分的。大多數皂角苷是無定形粉末,可溶於水甲醇、熱的稀乙醇,不溶於其他有機溶媒。水溶液具有持續產生泡沫的性質,並顯示出保護性膠體的性質。可用於作為洗滌劑、乳化劑、發泡劑。雖不易透折,但能提高其他物質對細胞膜等的透過性、與甾醇類、醇類、酚類可形成難溶性化合物。作為共通的特性為顯示溶血作用。這是由於與紅血球中的膽甾醇結合的緣故。還具有黏膜刺激作用,有的也有利尿作用,三萜系皂角苷分布廣泛。美遠志根、遠志根、桔梗根、甘草的根莖、Quillaja的樹皮等的皂角苷是有名的。其他已知甾體化合物系統的皂角苷分布只限於百合科、薯芋科、玄參科百合科菝葜根的皂角苷及洋地黃葉中的毛地黃皂苷、芰他皂苷和各皂苷等。
皂角刺
皂角
Spina Gleditsiae (英)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別名:天丁、皂針、皂莢刺
來源: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植物形態:落葉喬木,棘刺圓柱形,常分支。羽狀複葉互簇生,小葉6~16,卵形至長卵形,長3~8cm,寬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齒。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花雜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黃色;雄蕊6~8;子房沿縫線有毛。莢果扁長條狀,長12~35cm,寬2~4cm,紫棕色,有時被白色蠟粉。花期5月,果期10月。

園林用途

皂角冠大蔭濃,壽命較長,非常適宜作庭蔭樹及四旁綠化樹種。另外、皂角果實富含胰皂質,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種子榨油可作潤滑劑及制肥皂,藥用有治癬及通便之功效;皂刺莢果均可藥用;葉、莢煮水還可殺紅蜘蛛。皂角木材堅硬,耐腐耐磨,但易開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濃郁的氣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築中的柱與樁,器物上的把與柄等。
同屬常見種
1.山皂莢
G. melanacantha Tang et Wang):其主要特徵為小枝灰綠色,無毛,分枝狀刺,但微壓扁,黑棕色。一回羽狀複葉,有小葉6-22枚,緣具細圓鋸齒。雌雄異株,莢果條形,紙質、棕黑色、扭曲,長達20-30厘米。
2.日本皂莢
G. japonica Miq.):近似山皂莢,與山皂莢的主要區別為本種小枝綠褐色至赤褐色。小葉較山皂莢明顯大而厚,新枝上葉多呈二回羽狀複葉莢果長而扁圓平、扭曲、且有泡狀隆起。
3.豬牙皂
G. officinalis Hemsl):本種近似皂莢,乾皮深灰黑色,縱裂較深,刺單一或分枝,呈圓錐狀,赤褐色,常見在老枝分叉處密集生長,小枝灰色,皮孔顯著,一回偶數羽狀複葉,有小葉6-16枚,緣具不規則細鋸齒,小葉柄深褐色密被絨毛。莢果兩型:小果鐮刀狀,肥厚無種子;大果扁平、直或略彎,有種子數粒。大、小果均具長喙。熟後紅棕色被霜粉。山東鄒城特產樹種,莢果入藥。
4.野皂莢
G. heterophylla Bunge):多為灌木,樹皮灰色。多二分枝刺,細而短。當年生枝密被灰黃色短柔毛,一或二回羽狀複葉,不占10-28枚,葉片較小,長僅0.8-1.2厘米,腋生或頂生穗狀花序,花白色,莢果具長柄,長橢圓形,扁而薄,具喙尖,熟後紅褐色,有種子1-3粒,多用作綠籬。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豆莢、種子、葉及莖皮有毒。人口服200克皂莢的水煎劑可中毒死亡。於服後10分鐘出現嘔吐,2小時後腹瀉,繼之痙攣、神志昏迷、呼吸急促,8小時後死亡。屍檢可見腦水腫充血,內臟黏膜充血、水腫呈毒血症及缺氧症。小鼠腹腔注射17g/kg種子的乙醇提取物出現活動減少、安靜伏地,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