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神廟鎮

百神廟鎮

百神廟鎮,是安徽省舒城縣下轄鎮,地處舒城縣東北部。百神廟鎮歷史悠久,相傳早在明清年代,百神廟地勢由伏、坐、臥三虎會聚而成,因而縣內鹿起廟派僧化齋建廟於此,塑神像百尊,人稱百神廟,鎮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百神廟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舒城縣
  • 郵政區碼:231325
  • 面積:6644公頃
  • 人口:30172人(2017年)
地理區位,自然環境,組織機構,資源概況,人文歷史,經濟建設,特色企業,中低產田改造,招商引資,獲得榮譽,鄉鎮名人,行政規劃,

地理區位

百神廟鎮地處舒城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省城50公里,北與中國名鎮——三河,南與AAAA級度假聖地——東湯池均不到二十公里,距滬蓉高速、合九鐵路僅15分鐘車程。轄18個村1個社區。豐軍路、千百路、潘白路、南周路貫穿境內,杭埠河穿境而過,可由此通巢湖達長江。截至2017年,百神廟鎮行政區域面積6644公頃,常住人口30172人。百神廟鎮基礎設施條件日益完善,無線尋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座通訊基站相繼建立,寬頻網路、調頻有線電視陸續開通,將百神廟與世界融為一體,3.5萬伏變壓配電所的建設,為百神廟發展提供電力保障。
百神廟鎮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6攝氏度,年降水量1100毫米,無霜期260天左右,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宜人。
電力供應安全、方便、充俗。1999年建成35KV變電所一座,10KV出線4路全長160公里,供電可靠率在99.8%以上,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電價標準,搶修班24小時為用戶提供服務。
通訊網路方便、快捷。分別建設了移動和聯通兩座信號基站,程控電話裝機已達7000多門。
集鎮面貌日新月異:截止2005年底,共投資800萬元,改造了周公渡街道、百神廟老街,新建了白馬宕、周公渡2個農貿市場,完成了百神廟農貿市場改造擴建一期工程。配套了排水、路面石、路燈等設施,增強了街道的功能,通過開展創建工作,使街道達到綠化、亮化、淨化,提高了集鎮的品位。

自然環境

百神廟鎮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鎮區距合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舒城站僅15公里。
建成了鎮內循環交錯,對外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省道豐軍路、新南路穿境而過,村村通公路,晴雨通車,已建成柏油路面近50公里,通村水泥路面11公里,到2010年將完成通村水泥路面80公里。
百神廟鎮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6oC,年降水量1100毫米,無霜期260天左右,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宜人。

組織機構

黨政與社會事務辦公室
經濟發展辦公室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計畫生育辦公室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社會事業服務中心

資源概況

1、自然資源。現有萬方以上當家塘52口,小二型水庫5座,金波塘、女占塘、姜家大塘均為舒城名塘。黃砂資源豐富,年開採量30萬噸,是全縣砂石開採大鎮。
2、農產品資源。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為全縣綠色食品原料(水稻)生產基地示範鄉鎮和全縣優質稻示範鄉鎮。全鎮優質稻面積10000畝,年產量6000噸以上,現有優質稻米加工企業4家。同時,也是全縣著名的蔬菜、畜牧、水產生產基地,大蒜生薑等蔬菜暢銷省內外,全鎮年養豬存欄量3萬頭,其中規模養豬廠3個;家禽100萬隻以上,規模養雞12家;全鎮水面4300畝,年產水產品440噸,是“萬佛湖魚頭”的重要生產基地。
3、勞動力資源。百神廟是勞務輸出大鎮,年輸出勞動力1.5萬人以上,具有“建築之鄉”之稱,每年從事建築行業的勞動力近萬人。

人文歷史

百神廟明清成集,民國建鎮,相傳因地勢地貌,狀如坐、伏、臥虎,鹿起廟僧人游經此地,以為寶地,遂化齋建廟,塑神像百尊,史稱百神廟,鎮名由此得來。
百神廟人傑地靈,聞名遐邇的左家學堂造就了一大批英傑,如今活躍在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經濟領域的名人精英爛若星辰,熠熠生輝。鐘詠三、束慶濤、鐘劍平、束克欣、朱莉、樊脫夫、胡德新、盛名富、束學龍、陳偉、王永航、孫楓、鄧英年、許勇、鐘讀富、束學穩、葉曉明等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經濟建設

2007年以來,百神廟鎮50多名鎮直機關幹部和農技人員走出機關,與農戶結對子“一幫一”,指導農民套用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提高作物水平,增加經濟效益,據測算,幫助農民戶均增收600多元。全鎮機關幹部結對幫扶農戶186戶,開展種養培訓班5期,提供技術資料6000多份,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難題24項,培養農村致富能手100多人。

特色企業

舒城縣百神廟鎮駿林席草製品廠是百神廟鎮在外創業人士蔣立記投資800萬元於2006年創建的,主廠區位於百神廟楊圩村中心區域,是集席草種植、席草工藝製品加工於一體的區域特色企業。該廠擁有先進的全自動席草織席機械設備70餘台套,於2007年投產,現有席草種植基地500餘畝,計畫到2009年席草種植面積發展到3000畝,年產各種型號系列席草工藝製品400萬件,年產值達1500萬元,企業年利潤達300萬元,帶動周邊農民增收240萬元,增加地方財政稅收收入100萬元。
百神廟鎮全自動席草織席機械設備百神廟鎮全自動席草織席機械設備
明公綜合養殖場是該鎮回鄉大學畢業生王歡投資300萬元於2007年5興建。本場座落於金橋村山嘴組,土地面積90畝,水域面積10畝,是集種植、飼料加工、養殖為一體的綜合生態養殖場。豬、禽類便經沼氣也發酵,無害化處理後用作農家肥,沼氣為養殖場加溫設備供能。選用杜洛克、長白、大白外三元祖代種豬,自繁自養,生產優質商品肉豬,所用飼料以全價配合飼料為主,青綠飼料為輔,低密度、高單位產值飼養,所生產的豬肉味美質優。
投產後年出欄生豬6000頭,年產魚類1萬公斤,年出欄散養土雞3萬隻,年產值1300萬元。該廠對周邊民眾從事家畜養殖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從而提高周邊民眾的收入,對本地區的家畜業生產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低產田改造

百神廟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工程於2008年11月25日開工。項目總投資547.8萬元,項目區涉及舒平、團結、白衣庵三個村,土地治理面積0.9萬畝,在舒平村境內選擇連片950畝作為重點治理區,對其進行工程渠系調整和配套、道路整修升級、土地平整、格田成方,使之達到“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渠相連”的現代化生態高效農業園區。
百神廟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工程施工現場百神廟鎮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工程施工現場

招商引資

百神廟鎮2008年全年招商引資任務為1419萬元,已落實開工項目6個,到位資金110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77.5%。該鎮主要通過四項舉措抓招商:
一是拓寬招商引資渠道。立足本鎮實際,有針對性承接合肥地區及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輻射,突出資源加工型、勞動密集型項目的引進,通過開展聯誼懇談,項目接洽等活動,吸引外來企業和資本來鎮投資興業,鼓勵外出創業人士回縣、回鎮投資辦廠。加強項目建設,加大對縣級以上單位爭取資金力度。
二是最佳化招商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招商引資的服務、政策、治安和社會環境,努力提升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盡力營造“創業有功,創業光榮”的社會氛圍。對外來投資企業和骨幹企業實行重點保護,任何單位對企業進行檢查或例行公事,都必須經鎮主要負責人同意。
三是實行優惠政策。實行外來興業與回鄉創業同等待遇,平等準入,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都允許非公有資本出入,除享受上級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外,鎮政府還將按照百發[2007]第12號檔案規定給予兌現相關優惠。
四是加強領導,嚴格獎懲。鎮調整充實招商引資領導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第一副組長,分管書記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統一負責招商引資項目的審查、編報及招商引資工作的檢查、指導、信息、溝通、服務等事宜。全體機關幹部每人每年拿出相應的工資作為責任金,視完成任務的情況和服務態度的優劣給予不同程度的獎懲。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鄉鎮名人

張德應那年43歲,張德應在村里工作已有頭十個年頭了。他看到民眾僅靠種植水稻獲得一點收入是遠遠不夠的,況且現今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時期,不僅要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同時也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因此沒有強有力的物質保障是不行的。張主任白天在村里努力工作,抽晚間時間搜尋致富信息,他不僅從電腦上、報刊上搜尋信息,還廣泛聽取別人意見,選擇最佳致富信息。結合本地實際,張主任最後選定養雞,他不僅自己養雞,而且帶領民眾共同養雞。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共發展養雞戶30多家。在村主任“雙培雙帶”的作用下,統一購進雞苗,統一購置飼料,統一打疫苗以及統一回收,形成了一條龍服務。如遇到雞疫或其它特殊情況,統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在張德應的帶動下,全村養雞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張德應是百神廟鎮金東村的村委會主任,他在民眾心目中是一位踏踏實實、紮實苦幹的實幹家,是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帶頭人。金東村在以張德應為首的村兩委的帶動下,正在向小康村邁進,是百神廟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村。

行政規劃

中心村
方圩村
雙塘村
舒合村
林波村
官塘村
金東村
金橋村
白衣庵村
百神廟村
舒平村
舒樓村
居委會
棗木橋村
團結村
楊圩村
舒房村
元棚村
鄭圩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