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度居庸關

百字令·度居庸關

此詞作於1664年(康熙三年)九月,朱彝尊離北京赴大同,北出居庸關時。上片寫秋霜薄寒中所見的蒼涼景色。下片感嘆李自成起義軍傾覆明朝統治。然細味詞旨,其感慨還在於清軍的入住中原。故作者用隱曲的手法,道出內心深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百字令·度居庸關》
  • 創作年代:清
  • 作品出處:《江湖載酒集》
  • 文學體裁
  • 作者朱彝尊
概況,注釋,詞格,作者,

概況

作品名稱:百字令·度居庸關
作者:朱彝尊
創作年代:清
原文:
崇墉積翠,望關門一線,似懸檐溜。
瘦馬登登愁徑滑,何況新霜時候?
畫鼓無聲,朱旗卷盡,惟剩蕭蕭柳。
薄寒漸甚,征袍明日添又。
誰放十萬黃巾,泥丸不閉,直入車箱口。
十二園陵風雨暗,響遍哀鴻離獸。
舊事驚心,長塗望眼,寂寞閒亭堠。
當年鎖鑰,董龍真是雞狗。

注釋

居庸關:一作薊門關,亦稱軍都關,在北京昌平縣西北的軍都山(舊稱居庸山)上,位於著名隘道關溝中部。地勢險峻,自古有百二重關之稱。《淮南子》上曾說:“天下九塞,居庸其一。”
崇墉:高聳的城牆。
積翠:指山色蒼翠重疊。“居庸疊翠”為燕京八景之一。
一線:極言道途狹窄。
檐溜:檐前滴水處。這兩句形容關前道路陡峭,猶如懸掛的檐溜。語出韓愈《南山》:“峻塗拖長冰,直上若懸溜。”
登登:馬蹄聲。
畫鼓:繪有彩飾的鼓。
征袍:旅外遠人所穿的衣袍。
添又:又添。
黃巾:漢末張角利用太平道發動農民起義,徒眾達數十萬人,都以黃巾裹頭為標誌,故稱黃巾軍。這裡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166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軍入居庸關,攻破北京,明朝覆沒。
泥丸不閉:指居庸關失守。據《東觀漢記·隗囂載記》,王元曾勸隗囂背漢說:“元請以一泥丸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語謂函谷關地勢險要,只須一泥丸即可封塞。
車箱口:在北京豐臺區蘆溝橋附近,李自成義軍曾由此入北京。
十二陵園:在北京昌平縣北天壽山,明代自成祖到懷宗十三個陵墓都在此,今稱十三陵。因李自成入北京後思宗自縊,故稱十二陵。
哀鴻:哀叫的大雁,常喻哀傷痛苦、流離失所的難民。
離獸:失群之獸。
塗:同“途”,道路。
亭堠:古時瞭望敵情的亭樓。
鎖鑰:喻軍事防守的重鎮,這裡指居庸關。
董龍、雞狗:北朝前秦尚書董榮,字龍。他專攬朝政,權傾內外,但王墮對他很蔑視,同朝而不與交談。別人勸王墮,墮答道:“董龍是何雞狗,而令國士與之言乎?”這裡指明末居庸關的守將都是卑鄙小人,因而導致了嚴關失守。

詞格

本調又名《念奴嬌》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韻】。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註:(1)“平”表示此處用平聲,“仄”表示此處用仄聲。“(平)”與“(仄)”表示此處可平可仄,但宜用括弧中所標註的平聲或仄聲。【韻】表示其所處位置前一字須用韻。(2)本詞牌雙調一百字,前後段各十句,四仄韻。

作者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代官吏、學者、文學家。康熙十八年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與修《明史》,對體例多所建議,學問兼工詩、文、詞、經學考據,有《曝書亭集》、《經義考》、《日下舊聞》、《明詩綜》、《詞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