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居庸關》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寫居庸關之險要嚴峻,征途僕僕風塵,鞍馬勞頓之情景。下片忽而轉入對“前朝事”的感懷抒慨。該詞含蘊了幾多歷史的沉思和幽怨,幾多對勝衰興亡的哀感。詞人善於運用意象,用尋常的詞語創作出了出色的作品,獨具匠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採桑子·居庸關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採桑子1·居庸關2
巂周3聲里嚴關峙,匹馬登登4,亂踏黃塵。聽報郵簽5第幾程。
行人莫話前朝事,風雨諸陵6,寂寞魚燈7。天壽山8頭冷月橫。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居庸關:關名,在北京昌平縣境,距北京50公里,是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據傳秦修長城時,將一批庸徒(傭工)徙居於此,故得名“居庸”。居庸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其左(西牆)在金櫃山,右(東牆)在翠屏山上,南門上有“居庸關”三字,旁有小字“景泰二年歲次癸未(1451年)仲秋吉旦立”。此地崇山峻岭,草木蔥籠,又地勢絕險,自古以來為北京西北之重要門戶。
- 巂周:即杜鵑鳥,子規鳥。傳說古蜀國滅亡之後,國王杜宇死而化為杜鵑鳥,聲聲啼血。
- 登登:象聲詞,馬蹄聲。朱彝尊《百字令·度居庸關》有“瘦馬登登愁徑滑”。
- 郵簽:古代驛館夜間報時之器,即漏籌。杜甫《宿青草湖》:“宿槳依農事,郵簽報水程。”
- 諸陵:謂明十三陵。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天壽山一帶,地近居庸關。朱彝尊《百字令·度居庸關》有“十二園陵風雨暗”。
- 魚燈:魚形之燈。
- 天壽山:北京昌平縣東北之天壽山。舊名東山,一名東作山。明永樂七年建山陵,改名天壽山,為明代皇陵(十三陵)所在地。
白話譯文
伴著登登的馬蹄聲,我騎著馬在邊關獨行。馬蹄踏起一路黃沙,我細聽驛館裡報時的漏籌來計算行程。
風雨中經過前朝的帝陵,前朝的往事不要再說。一盞寂寞的魚燈在燃燒,與天壽山頭的一彎冷月遙相呼應。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張勇乞休、奇塔特等赴西域宣撫不力的情況下,納蘭被康煕派遣率兵赴西域“覘唆龍諸羌”,為解決西北問題做準備。以往外出,納蘭都是作為隨侍巡幸,然而這次卻是實打實的一軍之帥,此行目的,一為“宣撫”已經臣服的部落和藩鎮;一為“覘”,即偵察了解如唆龍部落尚未臣服或表面臣服而暗中搗亂的“諸羌”,旅途艱險不言而喻。而這首《採桑子》便是作於這次離京途中。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含蘊了詞人對興亡盛衰的感慨。詞上片主要寫景。“巂”,音“希”。杜鵑啼血本就是悽美至極的傳說,再和上驛館驛船等夜間報時的更籌聲,更令人心驚。
險要的關門相對聳峙著,沉默冷峻亦如千年之前,只是這次迎來的是納蘭一行。馬蹄聲、杜鵑聲、軍行報時的更籌聲相互混雜,於紛亂瀰漫的黃塵中若隱若現,像極了一幅落滿塵埃的居庸歷史畫卷。納蘭二十七八的年紀,初次為帥征程,按理正是男兒建立功業豪氣沖天的時候,可是在詞里,卻怎么也尋不到這樣的痕跡。一首詞要輾轉許多讀者,經歷幾番解讀,才能窺得納蘭內心的一星半點。
“行人莫話前朝事”,帝王荒冢,歷史笑談,自來是平常事。“風雨諸陵”,極盡蒼涼,這或許就是令這詞句淒冷蒼涼的原因吧。納蘭許是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生前身後——也是風雨。納蘭一顆心何等敏感寂寞,這樣的思量也是自然。
“寂寞魚燈,天壽山頭冷月橫”,緊接上句,納蘭執著地將這冷意寫到底了。“魚燈”是帝王陵寢之燈,是一悽慘陰森得緊的意象。
天壽山為十三陵所在之處。最末一句似全是寫景,然詞人的所有心緒情懷都無不包括在裡邊了,也即常語所謂的情景交融,只是這其中的情,平常人還真有點難以言說,即使是意會,也委實太過挑戰普通的心理承受力,也許這其中的況味除了納蘭外也就只有那魚燈或冷月,而且一定得是那天壽山頭的冷月才能知曉了。
名家點評
張秉戌《納蘭詞箋注》:“此篇上景下情的寫法,上片寫居庸關之險要嚴峻,征途僕僕風塵,鞍馬勞頓之情景。下片忽而轉入對‘前朝事’的感懷抒慨。‘風雨諸陵’以下用了‘諸陵’、魚燈’、‘山頭冷月’幾個意象,構成了幅蕭條冷落、淒清荒寂之景,其中蘊含了幾多歷史的沉思和幽怨,幾多對興亡勝衰的哀感。這種哀傷幽怨的情調,可以說是納蘭此類詞中共有的特色。”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年),正黃旗滿族人,姓葉赫納蘭,原名成德,為避太子諱而改為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即二十一歲時,中進士,任御前侍衛。他的一生僅止三十年,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康熙皇帝的信任,多次扈蹕出巡,乃至單獨完成一些重要使命,同時,更在詞作等藝術門類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傑出文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