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首戰紀念地,位於山西靜樂縣康家會,是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的首戰地,也是百團大戰開始後我軍正面攻擊敵人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1940年8月20日晚8時,戰鬥正式打響。這場戰鬥由八路軍總部統一部署,我358旅716團和4團兩個正規團直接參戰,由於成功策反偽軍,戰鬥被迫提前打響,比總部預定的晚10點提前了兩個小時。整個戰役的進行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具有較高革命教育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團大戰首戰紀念地
- 外文名:Memorial of the first battle of the hundred regiments
歷史背景,效益分析,
歷史背景
為了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於1940年8月20日在整個華北地區發動百團大戰,康家會據點正是百團大戰當中一個需要重點拔除的據點,這個任務交給了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和4團。
“8月19日,部隊首先進入康家會以南三十餘里的下馬城、赤泥窪一帶,進行戰鬥部署。八路軍當時採取了封鎖訊息的措施,讓各村的閣長,就是現在的村長通知老百姓(603883,股吧),今明兩天任何人不能進出村。20日下午,天上下著小雨,部隊開始向康家會進軍。八路軍先是派偵查員化裝進村,和康家會閣長楊愣漢聯繫,讓他向村里人講,來的是八路軍,是打日本人的,村民們不要出來走動,不要驚慌;每戶準備七八個人的飯,準備戰馬所需的草10斤,料2斤;晚上遮擋窗戶,不要讓光線照出來;借用鐵鍬、钁頭,保證借必還、壞必賠。”高史說。
八路軍原計畫是按照百團大戰的統一部署,於當晚10時行動,但由於康家會的偽軍被成功策反。於是在偽軍的帶領下,八路軍部分戰士先期隨偽軍"打糧隊"進入了附近的操場梁據點。戰鬥隨之打響,八路軍迅速出擊消滅了據點內的敵人,並向尹家大院的日軍小隊運動。
“由於尹家大院工事堅固,部隊幾次衝鋒都沒有打上去。後來在村民郝雲貴的帶領下,八路軍從一家村民的院子裡繞過去靠近碉堡,八路軍9連指導員用大刀砍斷兩層鐵絲網,跳到碉堡下面,郝雲貴抗一架木梯接應,由於缺乏戰鬥經驗,他被敵人一顆子彈擊中肩胛骨,摔倒在地。戰後村民們有句順口溜,說的就是這件事,"百團大戰在康家會,打斷郝雲貴的簍頭系",簍頭系是我們當地土話,指的就是肩胛骨。”高史說。
在炮樓攻堅戰中,雙方正相持不下,繞到炮樓附近的戰士發現,炮樓上的機槍響一會兒,就有兩名日本兵從炮樓出來,到尹家大院搬彈藥,原來院子和炮樓是通著的。於是,幾名戰士爬上尹家大院的窯洞頂,瞅準機會,扔出一捆手榴彈,將搬彈藥的日本兵炸倒在地。不一會兒,炮樓內的機槍啞了,部隊才衝上高地,將手榴彈扔進炮樓,將日軍的機槍打啞。然後與尹家大院和炮樓里的鬼子展開肉搏,其中日軍小隊長戰鬥中被擊斃,兩名日軍、11名偽軍被俘虜,其餘均被擊斃。 攻下轉運站繳獲無數。
這次戰鬥,共斃敵200餘名,俘虜日軍12名,繳獲迫擊炮2門,重機槍2挺,輕機槍23挺,步槍100餘支及大批軍火彈藥,糧食布匹、軍服被褥等無數。
在康家會戰鬥中,由於成功策反了偽軍,為八路軍領路,使部隊提前進入敵人據點,戰鬥比正太鐵路主要戰場的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成為百團大戰第一仗。靜樂縣有關部門經過多年研究,收集了大量證據,證實了康家會戰鬥確是百團大戰首戰。
百團大戰首戰紀念地項目由紀念館和主題廣場、園路等規劃成一整體景區。而且還將規劃紀念地戰鬥圖片展示、戰鬥模擬館、演示大廳、八路軍晉西北發展歷程等,紀念館將對百團大戰戰鬥體系進行濃縮,並將當地自然風光和風俗民情等濃縮、打包展示給遊客。紀念館主體工程計畫在2011年9月開工建設,計畫工期一年,概算總投資600萬元。
效益分析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靜樂紅色旅遊主題項目,並根據縣旅遊資源規劃成為貫穿靜樂天柱山、文峰塔、懸鐘等南北旅遊景點的中心,同時每年帶來門票、參加活動等收入80萬元,為當地解決部分勞動力,增加當地稅收的同時取得良好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