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之盟(白馬之約)

白馬之盟

白馬之約一般指本詞條

白馬之盟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與群臣以殺白馬方式定立的約,此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而此盟約的內容為確保只有劉姓者可為王,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馬之盟
  • 人物:漢高祖劉邦
  • 方式:殺白馬方式定立的盟約
  • 特徵:手指蘸血來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
簡介,起因,內容,結果,作用,評價,

簡介

漢初的政治體制基本沿襲秦制,但在中央集權制度下,又恢復了秦代已廢除的分封制,採用郡縣與封國並行的體制。早在楚漢戰爭時期,劉邦為了網羅各股軍事力量,與楚軍爭奪王位,曾分封了一批異姓王
他們在漢軍大旗之下,使劉邦終成帝業。其後,他認為異姓王終不可信,而僅能利用。因此他稱帝以後,先後以種種藉口除掉異姓王,同時又分封劉氏子侄為同姓王,並與群臣定下白馬之盟,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作為鞏固西漢中央政權的輔助手段。

起因

楚漢相爭時,劉邦借著手下眾多將領與背叛項羽的諸侯王而打敗項羽取得天下,在戰後不得不將功績最高的一群將領封為諸侯王,但其卻對異姓諸侯王心存疑慮,害怕其謀反,危及自己的江山,於是開始著手翦除異姓諸侯王和功臣勢力。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為例,劉邦在垓下之戰獲勝後即改封其為楚王,使其離開根據地齊地,並於翌年設計將韓信擄至長安,降為淮陰候,最後借呂后之手斬殺韓信。其後彭越英布韓信臧荼盧綰等王皆一一被其貶殺。劉邦將異姓諸王清滅後,發現漢朝的控制力還只能停留在關中地區,在邊疆地區卻顯得鞭長莫及,因此大封同姓諸侯王,實行郡國制,以保劉氏江山穩固。
然而隨著呂后勢力日大,其擔憂漢室江山被呂氏奪去,因此在其晚年與劉氏諸王殺白馬為盟,以策萬全

內容

第一,國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漢帝國存在,大臣們及其子孫就永遠有酒喝有肉吃)。
第二,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非皇族成員不得封王,如沒有軍功者不得封侯)。

結果

劉邦駕崩後,呂后要立諸呂為王,右丞相王陵以此加以反對,但是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認為呂后此舉並無不可,結果呂后大封諸呂為王,呂氏的諸侯王直至呂后死後才被廢。
在西漢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弄權,被封為假皇帝,最後篡漢,將此盟約撕毀。其後漢光武帝重建漢朝,此盟約再被重提。直至東漢末年曹操魏王,其後其子曹丕繼任魏王並篡漢稱帝後,白馬之盟才被徹底撕毀。
終漢之世「非劉氏不王」這個祖訓除了在上述的三個時期以外,都被嚴格地遵守,因此可見此盟約對漢代皇帝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

作用

白馬之盟的本意是鞏固漢家天下,但卻反而因為過於依賴同姓王而使其坐大。漢文帝時,先後發生了濟北王淮南王的叛變;而漢景帝時更發生了七國之亂。但最終這些叛亂皆被平定,而景帝亦乘勝收回封國的官吏任免權,削弱了封國的實力。其後漢武帝頒行推恩令,同姓王的實力被大幅削弱,變成一種虛銜。結果劉邦白馬之盟的原意消失,只作為訓言留下。

評價

史家一般認為劉邦在登上皇位後害怕被奪權,並為了使其後代不用受到功臣壓迫,因此剷除開國功臣,並訂立白馬之盟。這反映其擁有著“家天下”的私慾,亦開創了後代各朝開國君主屠殺功臣的先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