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頰山鷓鴣

白頰山鷓鴣

白頰山鷓鴣(學名:Arborophila atrogularis),是雉科、山鷓鴣屬的動物。

白頰山鷓鴣為小型雞類,體長24-28cm。額灰褐色;頰和耳羽乳白色,形成1條寬闊的白色縱帶。頦、喉黑色,上胸灰色,具黑色大形滴狀點斑;兩脅灰色,綴有橄欖褐色和具白色羽乾紋,且在末端擴大成滴狀。

白頰山鷓鴣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嫩葉、芽、漿果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

白頰山鷓鴣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頰山鷓鴣
  • 拉丁學名:Arborophila atrogular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雞形目
  • 雉科
  • :山鷓鴣屬
  • :白頰山鷓鴣
  • 亞種:無亞種
  • 英文名:White-cheeked Partridge
  • 命名人及年代:Blyth,1850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頰山鷓鴣額灰色,頭頂橄欖褐色,枕和後頸棕色;眼先和眉紋黑色,彼此連結形成1條長的黑色縱帶,往後延伸至頸側,眼下亦有一條黑帶,自眼先開始沿眼下到頸側與眉紋相遇;緊接眉紋後上方有一條寬頻,前端稍窄為黃白色,往後變寬為草黃色而具黑斑;頰和耳羽乳白色,彼此連結形成一條寬的白色縱帶;背至尾上覆羽橄欖褐色,密綴有規整的黑色橫斑;尾上覆羽橫斑窄而不明顯,翅上覆羽與背同色,具較粗的黑色橫斑,羽端微沾栗色;初級飛羽一與覆羽暗褐色,羽端略沾淡栗色;次級飛羽黑褐色,外翈綴有栗色,並具寬闊的黑色羽緣;三級飛羽橄欖褐色,具黑色粗斑和栗色端斑。頦、喉和前頸黑色,前頸基部白色;胸灰色,上胸具放射狀黑色滴狀斑,下胸灰色,到腹中央和肛周逐漸變為灰白色至白色;兩脅灰色,綴有橄欖褐色,並具白色羽乾紋,其末端擴大成點滴狀。尾下覆羽棕褐色,具黑色次端斑和棕褐色或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或紅褐色,嘴暗褐色或黑色;眼周和喉部裸露皮膚粉紅色,繁殖季節變為鮮紅色或深紅色;腳暗橙色,繁殖季節變為鮮橙紅色或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220g;體長♂275mm,♀245mm;嘴峰15-20mm;翅♂135-147mm,♀ 126-130mm;尾56-65mm;跗蹠36.5-44mm。

棲息環境

白頰山鷓鴣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喜歡在稀疏而潮濕的常綠闊葉林和竹林中生活。

生活習性

白頰山鷓鴣常成群活動,群多由5-8隻或10餘只組成。善於在地上奔跑和行走,一般很少起飛。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嫩葉、芽、漿果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於中國、印度東北部和緬甸東北部。
分布圖分布圖
中國分布:分布於雲南西部盈江地區。

繁殖方式

白頰山鷓鴣的繁殖期在4-6月。營巢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常綠闊葉林、竹林及林緣灌叢中。巢多置於地上凹坑內,內墊有乾草葉和樹葉,四周有灌叢或高草覆蓋,隱蔽較好。每窩產卵3-5枚,偶爾有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為32.4-42.4mm×26.2-31.8mm,平均37.6mm×28.4mm。雌鳥孵卵,孵卵期間雌鳥甚為戀巢,有時人走到快近巢前也不飛。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

亞種分化

白頰山鷓鴣為單型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白頰山鷓鴣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以及狩獵,種群規模呈下降趨勢。

保護級別

白頰山鷓鴣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白頰山鷓鴣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