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鵐

白頭鵐

白頭鵐(學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體重20-43克,體長170-185毫米。屬小型鳴禽,體羽似麻雀。具獨特的頭部圖紋和小型羽冠。雄鳥具白色的頂冠紋和緊貼其兩側的黑色側冠紋,耳羽中間白而環邊緣黑色,頭餘部及喉栗色而與白色的胸帶成對比。雌鳥色淡而不顯眼,甚似黃鵐的雌鳥。區別在嘴具雙色,體色較淡且略沾粉色而非黃色,髭下紋較白。虹膜暗褐;嘴角褐色,下嘴較淡;上嘴中線褐色;腳粉褐色。

棲息於低山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區。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間多成數10隻的小群,多者達30餘只。活動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間、地頭和林緣灌叢與草叢中。一般主食植物種子。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歐洲、西伯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蒙古、朝鮮和中國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頭鵐雄鳥頭頂中央至枕白色,前額和頭頂兩側黑色或黑栗色,有時前額混雜有棕色或白色,眼先、眼周和眉紋栗色或栗紅色,從嘴基經眼下到耳覆羽白色形成一塊明顯的白色斑。背、肩褐紅色或棕色具黑褐色羽乾紋,有的還具黃褐色羽緣,後頸沾灰色,常呈褐灰色,腰和尾上覆羽栗色或棕色,羽緣沙皮黃色或黃白色。尾羽黑色,中央一對較淺淡具黃褐色羽緣,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具楔狀白斑。翅上小覆羽灰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級飛羽黑褐色,羽緣棕紅色或栗色;初級飛羽次級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具窄的白色羽緣,次級和三級飛羽外翈具棕色或紅褐色羽緣。頦、喉和頸側栗紅色或栗色,胸、兩脅有的標本到上腹淡栗紅色或赭色,胸部羽毛具窄的白色羽緣具暗色條紋和斑點,胸和喉之間有一半月形白斑,頸側亦有一白斑,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具棕褐色縱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新換的秋羽頭部白色幾乎全被橄欖灰色或黃褐色羽緣所掩蓋,上體亦具寬的橄欖灰色羽緣,遮蓋住了背部的黑色縱紋,因而使頭側和背均顯得較淡、較灰,腰和尾上覆羽具淡赭色羽緣。下體亦具寬的淡色羽緣,使下體顯得較淺淡。
雌鳥頭頂和枕淡灰褐色具黑色羽乾紋,頭部白色被遮蓋和較少發展。眼先和眉紋土紅褐色,耳羽黑色,背、肩淡紅褐色具寬的黑褐色羽乾紋。頦皮黃白色,喉、顴紋、喉側和胸土紅色或栗色、具褐色斑點,胸具細的紅褐色縱紋,羽緣白色。
雄鳥和雌鳥相似,但頭部無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褐色或角褐色,下嘴較,上嘴中線褐色;腳粉褐色。
青海亞種額及側冠紋多黑色,且栗色圖紋深沉。雄性幼鳥:頭頂條紋濃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樣具濃密的暗褐色條紋;餘部羽毛和雌鳥相似。
大小量度:體重♂27.5-431克,♀20.5-32克;體長♂171-177毫米,♀170-185毫米;嘴峰♂9-11毫米,♀10-11毫米;翅♂90-95毫米,♀91-199毫米;尾♂80-95毫米,♀181-89毫米;跗蹠♂18-23毫米,♀19-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區,在林間空地、林緣疏林、灌叢、山邊稀樹草坡、果園、農田地邊以及溪流、水塘公園和村舍附近的樹上活動。
白頭鵐在中國平原十分普遍,特別是在冬季,如在中國北京城郊到處都可見到;在村旁、公園、河邊的白楊及柳樹上,稀疏的灌木上,籬笆上都見有。繁殖期在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海拉爾、大興安嶺一帶很普遍,數量亦很多。見於丘陵及高山上。成家族群活動於草甸灌叢中。在中國新疆見於青山山麓海拔2000米的草叢中。

生活習性

青海亞種在中國為留鳥。指名亞種在中國東北和新疆天山、博格達山為夏候鳥,中國其他地區為冬候鳥旅鳥。在中國吉林長白山麓地區每年春季遷徙從3月末開始,4月中旬結束,大量遷徙出現在4月初。秋季於10月中旬至11月初遷經長白山。
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間多成數10隻的小群,多者達30餘只。活動在有稀疏林木的田間、地頭和林緣灌叢與草叢中。在中國山西省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每年10月上旬遷來,4月中旬遷出,棲息於低山至亞高山草甸帶。鳴聲似其他鵐類,為“chi chi”聲。且多在起飛和隱伏時鳴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鳴囀最盛,多在樹上及電線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為主,且多是雜草種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麥等。也吃一些昆蟲,特別在夏天,以大量昆蟲餵雛,其中有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蟲及其幼蟲,也吃些蜘蛛等 。據在中國山西對冬季食物的統計,植物性食物約占97.6%,動物性食物僅占2.4%。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中國、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
遊蕩: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匈牙利、以色列、約旦、黎巴嫩、馬爾他、黑山、荷蘭、挪威、波蘭、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英國。
白頭鵐分布圖白頭鵐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最早在4月中下旬即有個體開始求偶,遲至7月中旬還可聽到求偶鳴叫聲和見到營巢的個體,麥茬持續時間較長。營巢於地上,巢多置於靠近幼樹灌木腳下往年的枯草地上凹處。巢呈杯狀,以枯草莖、草葉和草根構成,內墊有獸毛。巢的大小為外徑13-14厘米,內徑6-7厘米,深4-5厘米。隱蔽很好,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每窩產卵3-6枚,多為4-5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銹褐色或紅褐色斑,有的為白色沾紫色或沾綠色、被有髮絲狀的紅褐色或紫褐色或黑褐色斑紋。卵的大小為19-23.3毫米×14.2-17.3毫米。1天產1枚卵,多在每天早晨產出。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約14天。

亞種分化

白頭鵐(2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Emberiza leucocephala fronto
Stresemann, 1930
2
Emberiza leucocephala leucocephala
S. G. Gmelin, 1771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