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白頭䴉鸛又叫
彩鸛,羽色美麗,姿態優美。體長為93-102厘米,體重2-3.5千克,壽命最高可達28年以上。橙色的頭部赤裸無羽,
繁殖期變為紅色。橙黃色的嘴粗而長,但嘴尖稍微向下彎曲,與白鸛、黑鸛等鸛屬鳥類明顯不同。通體白色。胸具寬闊的黑色橫帶。頭的前半部裸出無羽,呈橙色。嘴橙黃色,長而粗,先端向下彎曲,腳亦特長,紅色,脛的下部裸出。
雌雄相似。成鳥上體白色,初級飛羽、外側次級飛羽和尾羽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內側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淡紅白色,羽緣和尖端粉紅色;小覆羽、中覆羽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和寬闊的白色羽緣;肩羽和大覆羽玫瑰白色。下體白色。翼下覆羽和下胸寬闊的橫帶黑色,且具綠色光澤和白色羽緣。
虹膜淡黃色;嘴橙黃色;基部紅色;腳和趾褐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3kg;體長930-1020mm;嘴峰239-279mm;翅460-495mm;尾145-152mm;
跗蹠208-243mm。
棲息環境
白頭䴉鸛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塘等淡水水域岸邊淺水處及其附近沼澤和草地上,非繁殖季節也常出現在農田和耕地,偶爾出現於沿海海邊和鹽鹼地上。營巢於水域附近的樹上或城鎮附近。
生活習性
遷徙:主要為留鳥,部分繁殖後局部擴散、遊蕩,尋找合適的有,覓食條件,也有部分遷徙到緬甸、馬來半島和中國北部。
活動:結群繁殖於水中樹叢。於池塘、湖泊及河流的水邊取食。行動遲緩。白天常長時間地縮著脖子站在一個地方不動,顯得很懶散。有時又安閒地漫步在
沼澤、草地上覓找食物。
食性:主要以魚為食,但也吃蛙、
爬行類、
甲殼類和
昆蟲等其他動物性食物,偶爾也吃少許植物性食物。通常成對或成小群在水邊淺水處覓食,在雨季食物豐富的時候也常成大群。覓食時常在水邊淺水處緩慢地行走,半張著嘴,腳一邊在水中或泥中移動,一邊探索,同時煽動兩翅干擾它的潛在被捕獲物,有時也通過嘴在水中來回運動來探覓食物。飽食後常單腿站立在岸上休息,身體呈駝背狀。
叫聲:幼鳥作呱呱叫聲,嘴啪噠啪噠的叩擊聲。
分布範圍
白頭䴉鸛沒有
亞種分化,主要分布於印度至中國西南部及印度支那等地。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高棉、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可能滅絕:中國;引進:新加坡;旅鳥:馬來西亞。
中國分布於河北沿海、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四川、雲南、西藏,此外還見於
長江下游一帶,大多是
留鳥或
夏候鳥。
主要分布省份:福建、海南、雲南、西藏。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東寨港紅樹林、尖峰嶺、金佛山。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五指山、吊羅山。
繁殖方式
白頭䴉鸛大多數為
留鳥,也有部分種群在繁殖期後進行局部的擴散和遊蕩,覓找適合的覓食場所。繁殖常成群繁殖,有時亦與其他
鸛、
䴉、鷺或
鸕鶿等混合在一起繁殖。繁殖期因地區不同,時間也有一些差異。在中國主要在5-7月,在印度為6-10月,常跟雨季有關。
通常營巢於水邊樹上或高的灌叢上,有時數對甚至10多對同在一棵樹上營巢,巢與巢之間彼此挨得很近,營巢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雄鳥主要負責運送巢材,雌鳥負責築巢。營巢活動多在早晨和下午,通常每小時雄鳥運送巢材5-6次,每個巢大約需要4-8天即可造好。它也常常利用舊巢,特別是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通常將舊巢稍加修理,即可使用。巢的形狀為盤狀,結構較為鬆散粗糙,主要由枯枝、草莖和草葉構成,中心處稍微下凹,巢內不墊任何東西,或僅墊少許的樹葉和稻草。巢的大小為直徑50-80厘米。
每窩寓產卵2-5枚,通常為3-4枚,卵的顏色為暗白色,有時帶有稀疏的褐色斑點和斑紋。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雄鳥和雌鳥共同參與孵卵和育雛。孵化期為28-32天左右。
雛鳥為晚成性,剛孵出時全身被有白色的絨羽,由親鳥共同覓食飼喂,在天熱的時候親鳥還不時地張開翅膀為雛鳥擋住灼熱的陽光。經過親鳥60天的餵養,雛鳥已經具有飛翔的能力,可以離巢了,但也有個別的直到115天時,雖然已經能夠獨立覓食和主要靠自己生活了,但仍然還回到巢中,繼續向親鳥索要食物。通常在第三年時幼鳥才能擁有和成鳥一樣的羽毛,第四年時達到性成熟。它的壽命最高可達28年以上。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在
印度等南亞地區還有5000隻左右。 全球性近危。20世紀30年代被認為系常見鳥,但1987年就已稀少。有記錄
夏候鳥分布於
長江下游地區及華南至
雲南南部。白頭䴉鸛20世紀初在
中國很多地區還是相當常見的,但現已經很少能見到了,由於
沼澤排水變為農田、
森林砍伐和人類檢食鳥蛋和狩獵等活動的干擾,種群數量明顯地呈逐年減少的趨勢,已有五十多年沒有訊息。在2008年6月初,科學工作者在
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中國:20 世紀 50 年代後境內無記錄,推測國內絕滅,但2008年在貴州再次發現。
2008年5月13日,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白頭鷯鸛13隻,全部為亞成體。
全球:種群處於下降趨勢,1994年估計在南亞15,000隻,東南亞少於10,000隻。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