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臉彩䴉

白臉彩䴉屬於鸛形目䴉科,也稱白頭䴉鸛,為鸛科䴉鸛屬的鳥類,大型涉禽,身高約93-102厘米,體重2-3.5公斤,多數為留鳥。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四川、廣東、福建、海南、長江下游、河北等地,主要棲息於棲息在湖泊、河流、水塘等水域岸邊及其附近沼澤和草地上,它們主要捕食小魚,營巢於靠水邊的樹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斯里蘭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臉彩䴉
  • 拉丁學名:Plegadis chihi
  • :動物界
  • 英文名:White-faced Ibis
物種分類,外形特徵,生態習性,生長繁殖,地理分布,生存狀況,

物種分類

外形特徵

白頭䴉鸛身高約93-102厘米,翼展150-160厘米,體重2-3.5公斤。雌雄外形相當,雄性略大。 白頭䴉鸛又叫彩鸛,羽色美麗,姿態優美。橙黃色的嘴粗而長,但嘴尖稍微向下彎曲,與白鸛、黑鸛等鸛屬鳥類明顯不同。它的腳為紅色,也特別長,脛的下部裸出。橙色的頭部赤裸無羽,繁殖期變為紅色。體羽主要為黑色和白色,其中飛羽、尾羽為黑色,具有綠色的金屬光澤,其餘體羽均為白色。虹膜為淡黃色或褐色。    叫聲:幼鳥作呱呱叫聲,嘴啪噠啪噠的叩擊聲。

生態習性

白頭䴉鸛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塘等淡水水域岸邊淺水處及其附近沼澤和草地上,非繁殖季節也常出現在農田和耕地,偶爾出現於沿海海邊和鹽鹼地上。營巢於水域附近的樹上或城鎮附近。行動遲緩。白天常長時間地縮著脖子站在一個地方不動,顯得很懶散。有時又安閒地漫步在沼澤、草地上覓找食物。主要以魚為食,但也吃蛙、爬行類、甲殼類和昆蟲等其他動物性食物,偶爾也吃少許植物性食物。通常成對或成小群在水邊淺水處覓食,在雨季食物豐富的時候也常成大群。覓食時常在水邊淺水處緩慢地行走,半張著嘴,腳一邊在水中或泥中移動,一邊探索,同時煽動兩翅干擾它的潛在被捕獲物,有時也通過嘴在水中來回運動來探覓食物。飽食後常單腿站立在岸上休息,身體呈駝背狀。

生長繁殖

白頭䴉鸛成群繁殖,有時亦與其他鸛、䴉、鷺或鸕鶿等混合在一起繁殖。 繁殖期在我國主要在5-7月,在印度為6-10月,常跟雨季有關。 通常營巢於水邊樹上或高的灌叢上,營巢由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有時數對甚至10多對同在一棵樹上營巢,巢與巢之間彼此挨得很近。巢的形狀為盤狀,結構較為鬆散粗糙,主要由枯枝、草莖和草葉構成,中心處稍微下凹,巢內不墊任何東西,或僅墊少許的樹葉和稻草,巢的大小為直徑50~80厘米。 每窩產卵2~5枚,通常為3~4枚,卵的顏色為暗白色,有時帶有稀疏的褐色斑點和斑紋。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由雄鳥和雌鳥共同參與孵卵和育雛。孵化期為28~32天左右。 第四年時達到性成熟。白頭䴉鸛壽命最高可達28年以上。

地理分布

白頭䴉鸛在國外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越南、緬甸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分布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中國分布於河北沿海、上海、江蘇、福建、廣東、海南、四川、雲南、西藏,此外還見於長江下游一帶,大多是留鳥或夏候鳥。 主要分布省份:福建、海南、雲南、西藏。 分布的保護區:東寨港紅樹林、尖峰嶺、金佛山。

生存狀況

白頭䴉鸛本世紀初在中國很多地區還是相當常見的,但現在已經很少能見到了,由於沼澤排水變為農田、森林砍伐和人類檢食鳥蛋和狩獵等活動的干擾,種群數量明顯地呈逐年減少的趨勢,已有五十多年沒有訊息。在2008年6月初,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國外在印度等南亞地區還有5000隻左右。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20世紀30年代被認為系常見鳥,但鄭作新(1987)認為現已稀少。有記錄夏候鳥分布於長江下游地區及華南至雲南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