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丸(《仁齋直指方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附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十一。具有祛風散寒,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風痰上厥,眩運頭疼。

基本介紹

  • 名稱:白附子丸
  •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十一
  • 組成:白附子、南星、半夏、旋覆花、甘菊、天麻、川芎、橘紅、僵蠶、乾薑、全蠍
  • 功用:祛風散寒,降逆化痰
  • 主治:風痰上厥,眩運頭疼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白附子(炮)、南星(炮)、半夏(湯七次)、旋覆花、甘菊、天麻、川芎、橘紅、僵蠶(炒,去絲嘴)、乾薑(生)各一兩,全蠍半兩(焙)。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生薑半斤,取汁打麵糊勾小丸。每服五十丸,食後荊芥湯送下。

功用

祛風散寒,降逆化痰。

主治

風痰上厥,眩運頭疼。

方義

風痰阻絡,氣血瘀滯,故見眩暈頭痛。治宜化痰通絡,平肝熄風。本方用白附子、天南星、半夏、旋覆花燥濕化痰,降氣開郁;天麻、白僵蠶、全蠍化痰通絡;乾薑、橘紅溫中行氣,甘菊花疏肝明目,生薑和胃化痰。

附方

名稱:白附子丸
組成:半夏(湯洗七遍,生薑汁制)、天南星(炮)、寒水石(煅)、細辛(去葉土)、白茯苓(去皮)、白僵蠶(炒,去絲嘴)、肉桂(去粗皮)、白附子(炮)、川芎各三分,香白芷一分,縻香一分(別研)
用法:上為細末,生薑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用溫熱水送下
主治:風搏陽絡,胸膈涎盛,眉痛頭旋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名稱:白附子丸
組成:白附子一分(末),蠍梢一分(研),舶上硫黃半兩(研細)
用法:先將半夏半兩(湯洗淨,生為末),生薑自然汁和劑,捻作餅子,小錢大,沸湯內煮至熟,取出研成膏,入三味藥末和之,如於,添少湯,丸如蘿蔔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或乳汁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傷風冷吐逆,及治糞青下瀉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
名稱:白附子丸
組成:白附子一分(炮裂),白僵蠶一分(微炒),烏蛇三分(酒拌,炙令黃),牛黃一分(細研),乾蠍半兩(微炒),縻香一分(細研),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甜葶藶—分(隔紙炒令紫色),青黛半兩(細研),蟾酥半錢,蜣娘一分(微炒,去翅是),天漿子三七枚(內有物者)
用法:上為末,以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以冷水研,滴入鼻中,候嚏一兩聲,便以溫水研三丸服之,或吐出粘涎。得睡便愈
主治:小兒急驚風,手足抽掣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重要文獻摘要

《仁齋直指方論》:“白附子、南星、半夏、旋覆花、菊花、天麻、川芎、橘紅、僵蠶、乾薑、全蠍。本方具有化痰熄風的作用,適用於痰濕較甚,有動風症狀者為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