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瓷執壺(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白釉瓷執壺(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釉瓷執壺,唐代瓷器,藏於開封市博物館。該瓶高22厘米,口徑3.1厘米 ,腹圍43厘米,底徑7.5厘米。瓶直口,長頸,腹微鼓,下腹收,圈足,肩上安直流,稍長。流另一側的頸、肩之間安泥條扁形柄。口沿上扣一有兩孔的塔頂形蓋。整壺白胎施白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釉瓷執壺 
  • 館藏地點開封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唐朝 
  • 類別:瓷器 
文物特徵,文物用途,文物背景,白釉瓷,執壺,

文物特徵

唐白釉瓷執壺,高22厘米,口徑3.1厘米 ,腹圍43厘米,底徑7.5厘米,該器直口,長頸,頸上刻凹弦紋五道,肩、腹之間轉折明顯,腹微鼓,下腹收,圈足。肩上安直流,稍長。與流相對的另一側,頸、肩之間安泥條扁形柄。口沿上扣一蓋,蓋做成塔頂形,蓋上有兩孔。白胎施白釉
白釉瓷執壺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白釉瓷執壺

文物用途

執壺的用途,從用來注水發展到用來盛酒、溫酒與點茶時盛水,逐漸兼顧了飲酒與品茶兩者的需要。

文物背景

白釉瓷

白釉瓷經過北朝時期的初創,隋代發展,到唐代已經非常成熟,以邢窯白瓷為代表,制瓷工藝精良。唐代制瓷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瓷器已成為生產的主流,形成了以北方邢窯白瓷和南方越窯青瓷為代表的兩大瓷窯系統,生產出“類銀類雪”的白瓷以及“千峰翠色”的青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北方邢窯生產白瓷品質優良,製作工藝優異,產量大,在唐代北方遺址和墓葬中發現最多,如陝西、河南和河北等省。唐末至五代時期邢窯開始衰落,河北曲陽定窯取而代之,仍以燒造白瓷為主,成為北方白瓷重要窯口,為北宋定窯發展打下基礎。河南鞏義窯也是唐代重要的白瓷產地,鞏義窯又稱“鞏縣窯”,是唐代燒造白瓷的重要窯場,也生產過貢瓷。

執壺

執壺,出現於唐代,中唐時期較為多見,主要由口、流、柄、底足等構成,也叫“注子”、“注壺”、“偏提”、“湯瓶”。根據文獻資料,唐代初期執壺作為盛酒和斟酒使用,隨著飲茶文化的興起,執壺的整體造型也隨之改變,逐漸出現酒具、茶具混用的現象,唐代晚期逐漸開始區分使用,崇尚精緻生活的宋代開始明確區分開酒執壺和茶執壺。
執壺的基本功能為盛裝酒水、飲品的器皿,形制特點是敞口、溜肩、鼓腹、管狀流、執柄、平底或圈足。唐之前的酒壺從功能上來說是屬於酒罈類的容器,較少有把手與管狀流,中唐之後較多出現帶有把手與管狀流的執壺。在隋代的基礎上,唐宋時期政治經濟的繁榮帶來社會面貌的極大改變,陶瓷手工業發展較快,陶瓷飲食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套用廣泛。因為陶瓷器皿不會對食物產生氣味的破壞,容易清洗耐腐蝕,故有著比金屬質料的器皿更好的特性,且價廉物美,受到了民眾歡迎。
壺口:唐前期執壺壺口多為直形、弧形的侈口,無蓋。五代時期至宋出現帶紐蓋子母口壺口的形狀。不帶蓋的主要為喇叭口執壺;帶蓋的多為直口或撇口執壺。
白釉瓷執壺
唐宋時期執壺的壺口變化
壺流:流是盛裝液體的容器供液體流出的部位。唐前期執壺中流的形式呈多棱或圓筒形,短而直,放置在上部或肩部。北宋早期曲流執壺的流呈圓管狀細而曲,流口外撇,斜圓形,在器腹中下部。晚期曲流更加細長,流的頂部和底部的截面差較小,水流出的距離變長。
白釉瓷執壺
唐宋時期執壺的壺流變化
壺腹:唐前期筒形腹狀,到了晚期壺身變高,腹部多為瓜棱球形腹,有仿製金銀器造型燒制的。五代執壺沿襲晚唐風格,瓜棱球形腹普遍。宋代雖也有瓜棱狀壺腹,但是已不是球形,整體已經拉長了許多,呈筒狀,並有圓中見方形態的壺腹。
白釉瓷執壺
唐宋時期執壺的壺腹變化
壺底:唐時期的平底執壺較多見,沒有明顯的起伏變化,放置平穩,其中也有作不施釉一小片同心圓的玉璧底形式。北宋時期的執壺也有部分平底形式,這是緣於要放置在注碗內的需要。圈足的特徵是用底足將壺身墊高,有薄厚之分,也有直立、外撇的不同形式。外撇圈足的形式上收下放,壺身的鼓腹與圈足形成了起伏變化的視覺效果。
白釉瓷執壺(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唐宋時期執壺的壺底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