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二十四史,是作者謝聖明和黃立平耗時六年時間對原版《二十四史》的翻譯。本書從某種程度上,可看作是對《二十四史》的一次全面整理。是迄今為止《二十四史》的最全譯本。
基本介紹
- 書名:白話二十四史
- 作者:謝聖明 / 黃立平
- 原版名稱:二十四史
- 譯者:謝聖明 / 黃立平
- ISBN:9787801202963
- 頁數:903
- 定價:2990.00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7
- 裝幀:平裝
- 開本:787×1092 1/ 16
內容介紹,本書前言,原著簡介,編譯過程,
內容介紹
《二十四史》共三千二百一十三卷,記載了我國自上古洪荒時代至明代數千年的歷史流程,展示了數十個王朝的興衰變遷,是研究中國歷史最具權威性的史料,也是考索我國周邊國家歷史的珍貴資料,堪稱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
然而,《二十四史》成書年代久遠,文字艱深,典故生僻且隨處可見,因此許多對傳統文化懷有深厚興趣的讀者,苦於文化修養的不足,無緣涉獵其中,這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普及是極為不利的。
有鑒於此,以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謝聖明、黃立平二位先生,為滿足各界人士的研讀願望,使《二十四史》走出可望而不可及的象牙塔,力邀當時尚健在人世的著名歷史文獻學家、中國歷史文獻學研究會會長、博士導師張舜徽先生,著力組成《白話二十四史》編撰委員會,匯集文史學界數百名專家學者,殫思竭慮,嘔心瀝血,筆譯數載,終於完成了這一歷史性的工程。
本書從某種程度上,可看作是對《二十四史》的一次全面整理。是迄今為止《二十四史》的最全譯本。
本書前言
原著簡介
中國古典文獻如山積海涵,泱泱大觀,光焰萬丈。簡而言之,可分為“經”、“史”、“子”、“集”四大門類。在浩若煙海的煌煌史籍中,被視為“正史”的《二十四史》,以其卷帙之浩繁,史料之鴻富,記載之翔實,將中華五千年滔滔歷史長河凝鑄為一座永恆的豐碑,以此飲譽古今中外,堪稱世界文化史上的巔峰之作,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二十四史》共三千二百一十三卷,記載了我國自上古洪荒時代至明代數千年的歷史流程,展示了數十個王朝的興衰變遷,是研究中國歷史最具權威性的史料,也是考索我國周邊國家歷史的珍貴資料,堪稱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由於其內容的博大精深,《二十四史》不僅為研史之人所必讀必備,而且被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奉為治國安邦、運籌帷幄、推陳出新、建功立業的寶典,也被有識之士視為修身治家。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明鏡。
《二十四史》共三千二百一十三卷,記載了我國自上古洪荒時代至明代數千年的歷史流程,展示了數十個王朝的興衰變遷,是研究中國歷史最具權威性的史料,也是考索我國周邊國家歷史的珍貴資料,堪稱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由於其內容的博大精深,《二十四史》不僅為研史之人所必讀必備,而且被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奉為治國安邦、運籌帷幄、推陳出新、建功立業的寶典,也被有識之士視為修身治家。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明鏡。
編譯過程
然而,《二十四史》成書年代久遠,文字艱深,典故生僻且隨處可見,因此許多對傳統文化懷有深厚興趣的讀者,苦於文化修養的不足,無緣涉獵其中,這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普及是極為不利的。
有鑒於此,以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謝聖明、黃立平二位先生,為滿足各界人士的研讀願望,使《二十四史》走出可望而不可及的象牙塔,於六年前力邀當時尚健在人世的著名歷史文獻學家、中國歷史文獻學研究會會長、博士導師張舜徽先生,著力組成《白話二十四史》編撰委員會,匯集文史學界數百名專家學者,殫思竭慮,嘔心瀝血,筆譯數載,終於完成了這一歷史性的工程。此書的問世,為那些對全面了解祖國歷史文化懷有濃厚興趣,而苦於古文功底不厚無法如願以償的廣大讀者朋友,敞開了方便之門。
須作出說明的是,編委會的規劃是將《二十四史》予以完整今譯,因此將書名定為《白話二十四史》。翻譯工作全面展開之後,參與此項工作的許多專家學者,本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從學術研討的角度,就《二十四史》之照章全譯是否可取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展開了討論。專家學者們認為:
(一)《二十四史》內容過於龐雜,因此對《二十四史》的今譯應視為是對其的一次全面整理。如果編譯那些在當時沒有產生影響,對歷史沒有作出貢獻的人物的傳記,從哪方面看,都價值甚微,只會浪費譯者和讀者的時間精力。至於帝王年表與歷志、職官志之類,也無今譯之必要。
(二)在《南史》與《宋書》、《梁書》、《南齊書》、《陳書》,《北史》與《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舊唐書》與《新唐書》,《舊五代史》與《新五代史》中,有很多相互重複的部分,若在篇目上不作統籌安排,不加取捨照直譯出,勢必會造成大量篇幅的簡單重複或大同小異,這也是不可取的。經過慎重考慮,編委會決定尊重專家學者們的意見,在保存其全貌的前提下,對《二十四史》的篇目作必要的刪減。刪減的原則是:(一)帝王年表一律不載,對歷志、職官志等無今譯必要的志不予譯出。
(二)對在當時和後世沒有產生影響,沒有作出貢獻的傳主的人物傳記,也不譯出。
(三)對重複的人物傳記存優去劣,擇善而從,同時也應保留那些精彩的重複篇目。
因此,本書雖非照本宣科式的全譯,但由於刪減部分多為表、志、重複篇目及今譯價值不大的人物傳記,所以仍不失《二十四史》的整體風貌,且是迄今為止《二十四史》的最全譯本。
本書以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且對中國歷史文化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為閱讀對象,研究人員可以作為專業工具書。譯文原則上採用直譯,有些地方也不拘泥於刻板的對譯,而是在忠實原著本意和行文風格的前提下,予以簡潔意譯。譯文力求準確簡潔、生動流暢,以保持原文的神韻為追求目標。各史譯文均由譯者文責自負。
有鑒於此,以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謝聖明、黃立平二位先生,為滿足各界人士的研讀願望,使《二十四史》走出可望而不可及的象牙塔,於六年前力邀當時尚健在人世的著名歷史文獻學家、中國歷史文獻學研究會會長、博士導師張舜徽先生,著力組成《白話二十四史》編撰委員會,匯集文史學界數百名專家學者,殫思竭慮,嘔心瀝血,筆譯數載,終於完成了這一歷史性的工程。此書的問世,為那些對全面了解祖國歷史文化懷有濃厚興趣,而苦於古文功底不厚無法如願以償的廣大讀者朋友,敞開了方便之門。
須作出說明的是,編委會的規劃是將《二十四史》予以完整今譯,因此將書名定為《白話二十四史》。翻譯工作全面展開之後,參與此項工作的許多專家學者,本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從學術研討的角度,就《二十四史》之照章全譯是否可取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展開了討論。專家學者們認為:
(一)《二十四史》內容過於龐雜,因此對《二十四史》的今譯應視為是對其的一次全面整理。如果編譯那些在當時沒有產生影響,對歷史沒有作出貢獻的人物的傳記,從哪方面看,都價值甚微,只會浪費譯者和讀者的時間精力。至於帝王年表與歷志、職官志之類,也無今譯之必要。
(二)在《南史》與《宋書》、《梁書》、《南齊書》、《陳書》,《北史》與《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舊唐書》與《新唐書》,《舊五代史》與《新五代史》中,有很多相互重複的部分,若在篇目上不作統籌安排,不加取捨照直譯出,勢必會造成大量篇幅的簡單重複或大同小異,這也是不可取的。經過慎重考慮,編委會決定尊重專家學者們的意見,在保存其全貌的前提下,對《二十四史》的篇目作必要的刪減。刪減的原則是:(一)帝王年表一律不載,對歷志、職官志等無今譯必要的志不予譯出。
(二)對在當時和後世沒有產生影響,沒有作出貢獻的傳主的人物傳記,也不譯出。
(三)對重複的人物傳記存優去劣,擇善而從,同時也應保留那些精彩的重複篇目。
因此,本書雖非照本宣科式的全譯,但由於刪減部分多為表、志、重複篇目及今譯價值不大的人物傳記,所以仍不失《二十四史》的整體風貌,且是迄今為止《二十四史》的最全譯本。
本書以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且對中國歷史文化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為閱讀對象,研究人員可以作為專業工具書。譯文原則上採用直譯,有些地方也不拘泥於刻板的對譯,而是在忠實原著本意和行文風格的前提下,予以簡潔意譯。譯文力求準確簡潔、生動流暢,以保持原文的神韻為追求目標。各史譯文均由譯者文責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