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塘

白茆塘

白茆塘位於陽澄淀泖區西北部的常熟東部,與常滸河、七浦塘、楊林塘、瀏河一起,組成陽澄淀泖區5大通江引排河道。河道西起常熟城區小東門,向東經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古里、支塘、董浜和碧溪新區等,於姚家灘入長江,全長41.3km,匯流面積583km2。白茆塘現有功能定位:防洪、排澇、工農業用水、引水、航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茆塘
  • 別稱:白茆港、白茆浦
  • 地理位置:陽澄地區
  • 主要支流:肖涇、白古河
  • 引排任務:2537平方千米
歷史變化,簡介,功能定位,水利設施,

歷史變化

白茆塘兩岸為平原圩區,地面高程3.5~4.8米,其主要支河有肖涇、白古河、蘇家滃、大滃、嚴涇、大涇等,通過這些支河與北側常滸河、南側七浦塘、楊林塘、瀏河相通。據記載,歷代名臣曾先後主持白茆塘疏浚,其中有宋朝范仲淹、元朝吳王張士誠、明朝戶部尚書夏元吉、巡撫周忱、知府況鐘和巡撫僉都御史海瑞以及清朝巡撫林則徐、丁日昌等。

簡介

白茆塘河道西起常熟城區小東門,向東經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古里、支塘、董浜和碧溪新區等,於姚家灘入長江,全長41.3km,匯流面積583km2。
白茆塘大部分河段河底寬度24~35m、河底高程-2.8~0.0m(鎮江吳淞標高,下同),白茆新閘上下游引河底寬67~75m、底高程-1.5m。
白茆塘流經區域以鹽鐵塘為界,以西河段位於陽澄圩區,以東河段為濱江平原。鹽鐵塘以西兩岸地勢相對低洼,圩區主要分布在三涇以西,分布有紅旗圩、衛東圩、草盪圩、蘇白圩、塢丘圩、大盪圩等,地面高程大多在3.5~4.2m,三涇以東地面高程多在4~5m;鹽鐵塘以東地勢相對較高,地面高程一般在5~6m。
沿線有東環河、肖涇、大滃、尤涇、連涇、三涇、鹽鐵塘、橫瀝塘、建新塘等骨幹支河10多條,大大小小支河總計62條。

功能定位

白茆塘現有功能定位:防洪、排澇、工農業用水、引水、航運。

水利設施

白茆塘入長江口設有白茆節制閘,歷史悠久,早在吳越時期就有閘,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513 年間,幾易閘址,重建新閘六次、大修舊閘三次,屢建、屢修、屢毀,直至民國25年(1936年)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重建五孔鋼筋混凝土節制閘,淨寬37.3米,高柱雕梁如華表矗立,頗具民族特色,1937年遭日軍炮擊損毀,1946年修復。建國後,於1975年加固,又於2003年在老閘下游重建新閘,淨寬44米,並新辟上下游引河,底寬67~75米,底高-1.5米,設計引排流量分別為505和452立方米/秒,最大年引排水量分別為5.08和10.42億立方米。沿途鄉鎮工業發達,經濟繁榮,常熟市在全國百強縣中名列前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