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毛蕊紅山茶,一種分布在四川峨眉山附近的茶類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花毛蕊紅山茶
- 拉丁學名:Camellia mairei (Levl.) Melch. var. alba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科:山茶科
- 屬:山茶屬
- 分布區域:四川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葉長圓形,側脈5-7對;花白,苞及萼8片,花瓣7片,外輪花絲有毛,子房3室,有毛,花柱無毛,頂端3裂。花期11月。
![白花毛蕊紅山茶 白花毛蕊紅山茶](/img/c/402/nBnaukDNhFWOwUmYmFjMmZDNiBTYhVzMxUmNyMjZjBTZwIzNyIDO5ITNx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對貴州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斯特林區毛蕊紅茶母樹進行觀測,研究其開花結實特性、蒴果和種子的基本性狀及生態特徵,分析這些特徵在不同年份及不同母樹之間的差異。結果表明,同株母樹不同蒴果的出種量沒有明顯差異,而不同母樹的蒴果出種量、蒴果形態特徵及種子質量有顯著差異,說明就同一母樹而言,其蒴果的發育程度比較接近。毛蕊紅山茶花期為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果熟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蒴果平均坐果率較低,為15.2%~30.3%,不同年份間結實量相差較大;種子千粒質量為2 657.20g,平均質量為2.66g,為灌木樹種種子平均質量的38.5倍;種子相對含水量較高,達37.51%;種子中不飽滿種子比例達16.60%,反映出較高的種子敗育率;鼠類等動物對種子的危害較大,土壤種子庫中放置地表的種子幾乎被動物搬遷殆盡,損失率達98%,加防護罩有利於逃避動物的取食。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 650米的地區。
分布範圍
分布在四川峨眉山,初殿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