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白腹管鼻蝠體型較小,前臂長40餘mm,雙翼展開250mm左右,雄性略小於雌性。鼻孔四周延長,向左右兩側突出,略似一分叉的短管,兩管左右孔之間距離為4mm左右。耳長略大於耳寬,耳廓頂端鈍圓;耳屏尖長而直,基部較寬,前緣平直,後緣呈波狀。第5掌骨略長於第4掌骨,而指骨近等長。距和距緣膜細長。尾端突出股間膜部分約3mm。全身被以細長濃密而柔軟的毛,後背的毛可長達13mm。肱股間膜、股間膜及足、趾背面均被有細而密的長毛。雄性的陰莖短粗而彎曲,長4~5mm,直徑1.5~2mm。上齶有齶褶7條。
白腹管鼻蝠體為灰棕色,腹部色淺,吻鼻部、面頰和下頜為暗褐色。體毛呈波狀,頭、體背面的毛常結成毛櫛;毛的下半部黑褐色,向外為淡棕色,端部為灰棕色。翼膜為淺灰褐色。
白腹管鼻蝠的齒式=34。上頜門齒的內面另具1小尖;2門齒長短相近,內門齒略短於外門齒,外門齒略細於內門齒。犬齒不太發達,其齒冠與第2前臼齒幾近等高。第1前臼齒高於臼齒,其高度相當於第2前臼齒齒高之半。第1、2臼齒正常。第3臼齒前後窄、左右寬,呈片狀,僅具2個明顯的尖,大小隻為前枚臼齒的1/3。下頜正中2枚門齒並列,外側門齒齒冠一部分入內側門齒之後。第1枚前臼齒稍高於犬齒之半,低於臼齒。第2前臼齒與第1臼齒等高。最後1枚臼齒後外尖退化,其大小僅為第2臼齒的1/2。
棲息環境
很少有研究了解這個物種的棲息情況,該種一般在森林中找到。在中國棲息于海拔1200~2000左右的闊葉林帶山洞或者廢棄的房屋中。
生活習性
白腹管鼻蝠是是典型的群居性夜行性動物,其社群結構複雜,大部分時間都棲息在黑暗處。夜晚飛出捕食昆蟲,捕食時,發出持續時間較短( 2.6~185.5 ms) 、基頻範圍為16.8 ~102.9 kHz 的調頻型回聲定位聲波,這與其形態特殊呈明顯的管狀鼻部有關。
白腹管鼻蝠冬眠時進入較大山洞,在距洞口10米左右深處,體表溫度與洞內溫度一致,洞內溫度一般為5℃~8.5℃,溫度在8℃以上時可發出吱吱叫聲。白腹管鼻蝠冬眠時處於麻痹狀態,有的單只以後肢的鉤爪懸掛於洞頂岩石上,雙前臂在兩側抱住頭,尾向後腹麵包卷著,整個身體呈毛絨球狀;有的單只頭朝外向下伏在小岩坑內;也有3~5隻擠在一起倒掛在岩壁上;亦有20餘只、50餘只、100餘只以覆瓦狀倒掛疊在一起或掛於高處洞頂。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日本,尼泊爾,泰國。
中國分布在黑龍江, 吉林, 內蒙古, 山西, 陝西, 四川, 福建, 西藏等地。
繁殖方式
一般夏季產仔,每胎產一仔。繁殖期時,雌性蝙蝠小群居,雄性蝙蝠則單獨生活,小蝙蝠獨立生活後,雌雄開始在一起生活。
亞種分化
由於該種分布很廣,但數量稀少,有關它的分類問題研究很不夠。1922年,Sowerby將一面坡標本定為新亞種fuscu;汪松(1959)認為不恰當,說很可能是hilgendorfi的同物異名,同時他指出其與根河的標本均應是M.f.hilgendorfi(Petes,1880)亞種。然而,Ellermann等(1951)錄列各亞種時認為這個亞種僅產於日本,保留了fusca亞種。顯然,這個問題尚有待獲得較多標本之後進一步研究確定。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白腹管鼻蝠指名亞種 | Murina leucogasterleucogaster | Milne-Edwards,1872 |
2 | 白腹管鼻蝠東北亞種 | Murina leucogaster hilgendorfi | Petes,1880 |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數量稀少,目前沒有該種的數量信息,種群數量趨勢也未知。儘管可用的數據不多,但伐木活動增加導致其棲息地的減少,可能對其的生存構成威脅。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失(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