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狀況
洞廳飛石凌虛,千奇百怪,洞頂滴水,濺玉跳珠。往前行約百米,左有高3米多的石樓。樓口右邊上方有一“棋盤”自石壁飛出,“殘局”尚存。樓上石壁有石龍兩條,鱗片玉甲,依稀可見。下樓往前行,便見眾多鐘乳、石筍,如玉樹瓊林。明張其緒游白石洞天記:“……歷重門數十,乃登石樓,樓高丈余,上有石柱二,色白如玉,晶瑩若鑒,一立一臥,大十五、六圍,長二丈許,柱端有五代時泰崇正游此,墨書字,大如拳。樓之三面皆石壁,文彩陸離,奪人心目。其一臨水,水聲澎湃,無異江河,勢不可渡。”
由樓往前,即聞流水譁然,陡壁下流水湍急。上有“天河在此,遊人止步”8個大字;右邊石壁有很多古代遊人題詞,雖年代久遠,但仍如近作。據說,過此往前還有第二道天河,水深河寬,難以涉渡,未聞有問津者。往回走,進入右邊一洞,不數十步,便是“別有洞天”。洞前石如白玉,參差錯落,狀若梯田。由此匍匐行數步進入第二洞廳,鐘乳倒懸,石樑凌空。迎面還有高約6米,寬約1米平整的白色石板兩塊,酷似屏門格扇,直立於石台之上,儼然人工宮殿,宮殿上又一石洞,高大寬敞,攀援可上。從洞口算起,這可以說是第三層石樓,整個白石洞是洞中有洞,樓上有樓,千姿百態,異彩紛呈,未被發現者還不知幾許。白石洞諸多大自然雕鑿的藝術珍品,賦於游者無盡的樂趣。
二十一洞天
白石洞被列為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一洞天,號瓊秀長真之天。相傳商朝彭祖在此修煉成道。唐以來,名流多游於此,唐代有,曹唐;宋代有,白玉蟾,文婉(女);元代有,周叔權;明代有,胡松、劉藩、戴本孝、張其緒;清代多人。洞中題詩詞頗多,唐代有,曹唐作《小遊仙》詩“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架隔溪煙,朝來洞口圍棋了,賭得青龍值幾錢。”明代,戴本孝作《白石洞天歌》:“歷陽有山名白石,相傳是石彭鏗宅,號為橘秀長真天,天外長有遊仙跡,大曆道士商棲隱,絕粒其中嘰桔華。”
“白石洞天”與太湖山風景區連成一體,一佛一道,人工天然,佛道互補,相映成趣。深秋,天高雲淡、葉蝶飛舞。而陽光暖暖的,天空中,雲絮悠悠的飄逸著屬於她自己的夢,秋的詩意漸濃了起來。
無緣去北京香山賞楓,只好就近拾紅,於是有了金秋十月與山東博山
白石洞風景區的相約。
景色
綜述
白石洞風景區位於山東博山西郊,石質以石灰岩分布為主,《山東古蹟名勝大觀》記載:洞在縣城西北數十里,明崇禎間進士趙進美曾易名“過雨岩”。總面積3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69米,其地形峻秀幽深,迤巒突翠,脊托紅楓,崖掛松翠,峰屹壑立,山泉長流。各種古清風格的祠殿台閣“因地之勢,度土之宜”傍崖而立,寺廟終年香火不斷,仙意融融。村民依岩布屋,飛禽鳥雀共舞,是典型的“山從屋上風煙合,水抱村流澗相聞”田園好去處。
山峪
站在山腳下,瞭望整個山峪,諸多植物依然蔥綠如春,萬綠叢中一簇簇火團燃燒在青山黛色中,那是白石洞秋季風景之最——紅葉滿山舞的丰姿。“曉來誰染霜林醉”,“霜葉紅於二月花”道出了古往今來文人騷客對紅葉的摯愛和嚮往,也道出了秋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麗。各種紫紅、暗紅、深紅;桃葉狀、圓扇狀、榆葉狀等深淺不一各具形狀的楓葉,如火如荼的燃燒在山峪兩側,“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老毛的詩句在耳旁響起,霎時一股激情讓雙腳向深谷走去。
山口
邁進山口,悠見曲徑天上垂,一條青石鋪就的小路蜿蜒的向山的盡頭伸去。在與藍天相接的樹海中,奇樹古木,老乾虬枝,懸根露爪,鱗甲遍生。蒼勁的樹幹,高聳人云,陣陣松濤,使人心曠神怡。拾階而上,曲徑兩側樹枝參差有秩的牽手相擁著,形成了極其自然的綠色迴廊。谷底自然植被交錯遮日,雖值秋末,地上有了些許落葉,但進入眼帘的仍然是綠意流淌的世界。那些結著紅果的野生植物,舞著長袖的藤枝灌木,綠意正濃的山韭菜散發出醉人的清香;三百歲齡的古樹:五角楓、黃櫨、雀檀、毛楝、鵝耳櫪、君遷子、毛棶、苦楝、松柏、山槐、榆樹、黃連木、流蘇樹等四百餘種林木及各種草本植物各顯姿態,或清風搖影,婀娜若少女;或挺拔俊秀,偉岸如丈夫;或乾曲枝虬,滄桑似仙叟。更有一株高三十餘米,樹幹周長三點七米,樹齡達六百多歲、被科學家定為“活化石”的銀杏樹在秋末這個接近蕭索的季節里依然兀自傲立,蒼勁挺拔地伸展著枝葉,那鋪天蓋地的葉子泛著金光,密密匝匝的分布在天空中的枝頭上。風掠過,嘩嘩的唱著歡快的歌,似圖騰的龍漫天飛舞著,我驚嘆這如夢如幻如詩如醉的金滿枝頭,震撼這若龍若舞的嬌人丰姿,便由此平添了對白石洞風景獨有的敬意。
吉祥鐘
銀杏樹旁,設有一口“國泰民安、開元盛世”的吉祥鐘。遊人說寒山寺消費拾元,可撞鐘三下,而白石洞的鐘可隨意撞擊。於是我拉動木錘,連連向銅鐘撞去,一求國富民安,二祈親人平康,三祝嬌女考研順利。隨著木錘的撞擊,剎那,陣陣低沉而有力的鐘鳴聲震盪在山谷,迴響在林中。聲聲拂去塵世的煩猶,餘音久久繚繞在心頭。
山中遊人不是很多,偶有遊人同行或相向而過,一笑之間,便只聞其聲,不見了人影。比起那喧鬧嘈雜、遊客摩肩接踵的名山大川,白石洞沒有人為的修整粉飾,沒有刻意的濃妝淡抹,它的寧靜和隨意就像一個純樸的村姑,更貼近於人性的自然。此值秋末,蟬鳥蹤跡全無,山林雅靜閒舒,其天真自然之趣給穿行在山中的遊人以靜謐,榮辱皆忘,陶醉不知歸時路的感覺。
長壽洞
當我如痴如醉的行至山半時,石階兩旁分別有一株元寶楓和毛棶用它們長長的手臂向遊人打著招呼,似告訴人們數丈懸崖下的“長壽洞”就在前面了。果然躍上數個石階,終年泉水不斷的從岩石中涓涓地流出的長壽水洞便展現在眼前。我不由上前飲上一口,那清純甘冽,沁人心脾的愜意頓時盈滿心懷。洞口上端便是絕壁幾十米的懸崖,左刻:“滿林飛瀑”中刻:“寒泉石室”的字樣,據說白石洞景區內有七處較大的岩洞,最大的高五米,深七米,而小洞不計其數,尤其半山腰的石壁上滿是洞口,大小不一,形成大洞套小洞,小洞連細洞,玲瓏剔透,洞奇山幽。每到雨時,洞內因氣壓加流水遇寒變成的白色氣體,縷縷升騰的奇景,更似仙境,讓人眼球大開!岩之間,數珠松柏倒掛,洞上下,萬木籠煙,讓人不由想起宋代詩人徐璣的詩句:“石邊偶看清泉滴,風過微聞松葉香”。
寺廟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清麗婉約的白石洞雖然只是一座山峪,但寺廟隱在深山中,各路神仙欣然在此常駐。主要建築包括:玉皇閣、團圓殿、三官殿、旨公殿、龍王祠、觀音殿、山神廟、碑閣、(十六塊碑文中,大清乾隆八年之:求雨碑記為最早,以後,嘉慶、道光、同治、光緒、民國均有重修龍神祠的碑記)道士房、山門總計三十餘間,其建築具明清寺廟的特點,風格樸素簡約,所有建築群隱現於峭崖之下、綠樹之中,終年香火繚繞,頗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修行洞 ”的來歷:神名王姑,家住博山北嶺村,後修行功滿,因其好打抱不平為人討公道被玉皇大帝封為“評理奶奶” 以濟世度人,福惠世間。其碑文對聯讀來頗有禪意: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由此可悟——善為至寶,人定當有;不善之人,神仙也難救了。
山路
拜過各路神仙,乘著遊興,繼續上行。山路越來越陡峭,但卻被越來越多的紅葉所包圍,我不時轉動著快門,拍下這競艷的青山芳姿及片片紅葉,很想讓這火一樣的激情永遠定格並燃燒在生命的進程中。終於登上白石洞峰頂時,放眼遠眺,松柏、黃櫨、楓葉交相輝映,物華秋實,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加之古剎廟宇,紅牆碧瓦,飛檐斗拱,典雅雍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為遊人們展現了一份秋意甚濃的風景畫。抬頭望去,天瓦藍瓦藍的,白雲悠悠行走在空中,距離近的仿佛伸手可摘,抬頭可吻。那圍繞在身旁的清風溫柔的拂過臉面,天高雲淡,大地茫茫一派詩意讓人如痴如醉,紅塵中迷失的靈魂、吞噬的心剎時靜謐安閒了下來;山下,城市似一幅簡筆畫盡收眼底,道路、車輛、村莊、炊煙、河流、還有那一抹灰色的遠山峰巒都清晰的走進心裡,讓人感覺生活是那樣的祥和美好,心情便在大自然的淳樸中愉悅舒暢開來。“亦欲心如秋水靜,應須身似嶺雲閒”此時,把酒臨風,一首《滿庭芳·情留白石洞》自心而出:
滿庭芳·情留白石洞
驟雨初歇,雲空清湛,挽起秋意同行。
古台而上,梯路破天迎。
溝壑千年相望,風掠過, 滌盪無驚。
仙人洞,滴滴泉水,詩韻如琴鳴。
多情,林盡染,半坡紅遍,人醉如楓。
看百年老樹,直刺蒼庭。
十丈古藤簾卷,春如夢,多少回凝。
情難卻,與君攜手,魂魄踏山行。
一種發自心底的愜意合著詩意便這樣留在了白石洞的山顛,留給了青山近黛的紅楓,留在了以後許多的凡人日子裡。
下山,風起。鐘聲不時迴蕩在山谷,某些落葉旋舞著,進行著生命最後的絕唱,想起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清雋詩句,不禁為生命的輪迴由衷地送上一份祝福――青黛,來年白石洞相約;紅葉,來年枝頭相約,來年枝頭相約好嗎?
攸縣白石洞
白石洞又名“白蛇洞”,位於柏市鎮壠下村岩下組。白石洞因洞壁全系白色石灰岩而得名。至於別名“白蛇洞”則無從考究。但在壠下村大屋組有岩洞稱“青蛇洞”。該洞窄長、險峻,長約500米,寬1-5米不等,高30多米,洞頂有多處“天窗”,入口高大,中央倒懸兩根鐘乳石,酷似巨蛇的兩顆毒牙,大有吞噬來人之勢,故稱“青蛇洞”。或許,“白蛇洞”正是對應“青蛇洞”之名。
白石洞分洞門、外洞、內洞三部分。洞門寬敞為古人所建,十餘人可同時步入。洞門上有一副對聯,是古人所撰,文曰:“白石頻滴曇花雨,石洞遠傳貝葉聲”,充滿著禪意。從洞門步入是高大的外洞,岩壁上方高懸一塊匾額,其文曰:“白石洞”。字型蒼勁有力,是攸籍蜚聲國際的佛學家陳健民先生所書。
白石洞的外洞縱深近100米,寬約50米,高約7米,右側前後各有一個小口通往山外,陽光比較充足,恰似兩個天窖,也象白蛇的兩隻大眼睛。外洞可容納千餘人。過去這裡有個“千秋會”,每逢農曆八月十五開醮祭神,香客雲集,車馬絡繹,熱鬧非凡。利用這個外洞作餐廳,一筵可以開80多桌。
外洞的後面和右側與許多不規則的小洞相通,這就是內洞了。到內洞有時須匍匐爬行才能進去,裡面四通八達,深邃莫測。據說很多年前,遠在20里外的泉塘山,有人在山邊放鴨,走失兩隻,遍尋不見;過了兩天,這兩隻鴨子竟從白石洞走了出來。
從外洞的後面鑽過去,不遠,便有一灘清泉,從左邊岩底徐徐流入右邊岩下,微波瀲灩,晶瑩明淨,分外幽雅,若非親臨其境,實難知道暗泉這般美好。洞內的石走廊伴著岩石曲折迂迴,長達50米。遊人至此,莫不嘆為奇觀。更有岩漿流成的“觀音坐蓮”形象,文靜端莊,慈眉善目,即便能工巧匠,也難得有此生動的傑作。
白石洞幽深景奇,古往今來,來此觀光者不少。石壁上的留言,比比皆是。
白石洞口有一古寺,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復。1982年,佛學大師陳建民捐資,重塑一尊張老真人和其他一些佛像,供人朝拜。神龕兩邊掛著一幅令人注目的竹刻對聯:“白日依山明朝轉,石上流泉幾時回。”白日依山,明早必定轉來;可是石上流泉幾時才能再見呢?此聯充滿著歲月無窮、世事轉瞬即逝的感嘆,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與依戀。
這幅對聯是清末民初鄉儒朱會心先生所作,竹刻技藝則出自朱會心的弟子朱解農先生之手。朱解農家居白石寺附近,童年從師朱會心老師。課餘,師生喜在白石寺內外盤桓。一日,朱老師遠眺沉吟,吟成“白日依山明朝轉,石上流泉幾時回”一聯,囑學生朱解農竹刻。解農遵師命,入山斫取直圓的竹子,截取一段風乾後,中分兩半,磨光外層,貼上特請時任江西大庾中學語文教師的柏市籍著名書法家陳德文先生代書的聯語,二、三同窗從旁協助,摸索用刀,細心試刻,夜以繼日,竟然一舉成功。事後,釘上鐵環,刷上亮漆,繫上紅布條,全體弟子在朱老師帶領下,將凝聚師生心意的竹聯送至白石寺。寺中住持聞訊,鳴炮迎接,備齋宴答謝。抗戰軍興,解農先生投筆從戎,後隨軍開赴台灣,乃至海峽阻隔,西望鄉關,淚濕沾襟。1988年,兩岸解凍。次年,朱解農先生自台回鄉探親,與其弟朱大鵬一同走訪白石洞,只見白石寺已殘敗不堪,當年親手雕制的竹聯不知去向(據傳,“文革”中“破四舊”將竹聯燒掉了)。先生嘆息不止,暗綴小詩一首:“弱冠離家久未還,故鄉恍惚萬重山;今朝重遊白石洞,文化沒落難展顏。”解農先生決心重新雕制一幅竹聯,懸掛寺殿,以寄鄉思。回台灣後,他在高雄市一家竹木雕刻公司購到一幅半成品竹材,憑五十年前的經驗,足不出戶,一鼓作氣,為該聯寫字雕刻。時經半月,即告完成。托回大陸探親的友人帶回故鄉,張掛寺內。後來,朱先生在台聞聽故鄉在積極修復白石寺,感慨萬千地在家書中寫道 :“聞之雀躍三百,樂觀其成。料將此一聖地,恢復舊時風景,吸引中外遊人,當為時不遠。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