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白額山鷓鴣體形似
鷓鴣,
雄鳥額和頭頂前面兩邊白色。眉紋白色,寬而長,前面與前額白色相連,往後到後枕,然後向下彎到頸的兩側;其餘頭部、枕和後頸上部栗褐色,羽尖具細小的黑色斑點,到後頸斑點增大;後頸下部幾近黑色,兩側具亮黃色和白色羽緣;頭側、頸側、頦和喉淡橙栗色;頭和頸側具黑色斑點;耳覆羽暗栗色和黑色,具白色橫斑;上體從後頸基部開始到尾橄欖褐色;下背、腰和兩側尾羽具黑色波浪形斑和尖端;內側肩羽同背,外側肩羽和三級飛羽栗色,具大的橄欖灰色和黑色斑點;翅
覆羽褐色,具淡栗色羽緣;初級和
次級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羽緣淡栗色。頦、喉淡橙栗色。喉下有一寬闊的黑色橫帶,然後是一條白色橫帶,白色橫帶下有一寬的深栗色橫帶;栗色橫帶下的胸和兩脅鐵灰色,兩脅具多踏她暗栗色斑帶,白色橫帶下又有欠院戶朵一戒榜舟全條寬的深栗色橫帶;栗色橫帶下的胸和兩脅鐵灰色,兩脅具暗栗色斑點;腹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
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雌鳥後頸基部橙栗色,尾下覆羽栗色和白色,僅羽基有點黑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口裂肉色,眼周皮膚紅色,腳和趾亮紅色,爪粉紅褐色,無距。
大小量度:體重253-320克;體長300毫米;嘴峰23毫米;翅♂146-153毫米,♀145毫米;尾♂55-58毫米,♀55毫米;跗蹠♂42-45毫米,♀4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帶的山地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及竹林內,尤以溪邊潮濕陰鬱的叢林內較多。常在林下茂密的
植物叢或林緣灌叢地帶活動。
生活習性
白額山鷓鴣晚上棲於樹上。鳴聲hu-u-u,為悠長而哀婉的雙音調哨音。受驚後飛行疾速,但飛行距離不大,飛不多遠即落入林下灌叢或草叢中。
主要以
橡子、
漿果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推動物。秋、冬季節所食野生植物種子和果實(例如
紅錐 Caslanopsis hystrix,
木蠟樹 Toxicodendron sylvestre;
烏藥 Lindera stryni等)占97.37%。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營巢於林下落葉層低洼處,在地面草叢中以乾草編成皿狀巢,滿窩產卵5-7枚,卵白色和淡褐色,呈梨形。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Arborophila gingica gingica | |
---|
2 | | Arborophila gingica guangxiensis | |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甩墓己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種群現狀
白額山鷓鴣是中國東南部特有種類,分布範圍窄狹,數量稀少。該物種的巢、卵被齧齒動物等天敵盜食的比例很高。此外主要是濫獵。由於它是南方各省傳統敬棗料的野味,在交通方便的低山區被獵殺數量可觀,已成為稀有種。
相關報導
2010年2月23日上午,遂昌縣九龍山保護區人員在岩坪保護點附近巡山時,在山路邊發現一隻行動遲緩的不知名雉鳥,保護區工作人員馬上將其送到保護點進行救護。經仔細檢查,未發現有受傷或其他病症,估紙踏腿計該鳥的狀況是因凍災嚴重覓食困難所致。經過保護區人員的精心護理,已康復並送回大自然。
經查證,白額山鷓鴣在
九龍山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這次發現對研究九龍山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Arborophila gingica gingica | |
---|
2 | | Arborophila gingica guangxiensis | |
---|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種群現狀
白額山鷓鴣是中國東南部特有種類,分布範圍窄狹,數量稀少。該物種的巢、卵被齧齒動物等天敵盜食的比例很高。此外主要是濫獵。由於它是南方各省傳統的野味,在交通方便的低山區被獵殺數量可觀,已成為稀有種。
相關報導
2010年2月23日上午,遂昌縣九龍山保護區人員在岩坪保護點附近巡山時,在山路邊發現一隻行動遲緩的不知名雉鳥,保護區工作人員馬上將其送到保護點進行救護。經仔細檢查,未發現有受傷或其他病症,估計該鳥的狀況是因凍災嚴重覓食困難所致。經過保護區人員的精心護理,已康復並送回大自然。
經查證,白額山鷓鴣在
九龍山保護區尚屬首次發現。這次發現對研究九龍山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