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碗,2015年4月,河北獻縣職教中心出土文物。
相關詞條
- 白瓷大碗
白瓷大碗 白瓷大碗,1975年於三道崗子鄉牛營子村出土。口徑19.2厘米,高6.3厘米。口沿微外卷。淺腹,腹呈半球形。圓足。釉白中泛黃有開片。碗內澀圈、圈足無釉。底部有“三”字呈赭色。可能是窖址或窯工和用器人的記號。胎骨...
- 白瓷碗
白瓷碗,2015年4月,河北獻縣職教中心出土文物。出土 河北獻縣職教中心在建工地2015年4月發現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執壺、白瓷碗、鐵熨斗、黑釉燈盞等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簡介 墓室東、西、北三個方向分別擺放棺床,北面...
- 中國白瓷
又稱“中國白”。白瓷歷史悠久,邢窯是中國最早的白瓷窯址。唐代七大名窯之一,有中華白瓷鼻祖美譽的邢窯。邢窯創燒於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已達到鼎盛階段,衰落於唐末五代時期,成為我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
- 元白瓷碗
元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7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50537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發掘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
- 民國花口白瓷碗
民國花口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20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63468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徵集購買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
- 宋邛窯白瓷碗
宋邛窯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3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1076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1-50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接受捐贈 完殘程度:殘缺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
- 宋劃花白瓷碗
宋劃花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3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39374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移交 完殘程度:殘缺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
- 現代“為人民服務”白瓷碗
白瓷碗 現代“為人民服務”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文物特徵 質地:瓷 藏品編號;:92731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徵集購買 完殘程度:殘缺 入藏時 間:1977-2000 ...
- 清德化窯白瓷碗
清德化窯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 瓷器。文物特徵 藏品編號;:39481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接受捐贈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高6.2...
- 宋琉璃廠窯白瓷碗
宋琉璃廠窯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3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51927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移交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
- 唐白瓷碗
唐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1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70643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三級 文物來源:徵集購買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77-2000 具體尺寸(cm):...
- 官字款白瓷碗
官字款白瓷碗,遼代瓷器。遼寧義縣巨糧屯鄉邵屯村出土。其形制為敞口,斜直腹、圈足。通高5厘米,口徑16.4、底徑5厘米。胎色灰白,胎體較薄,但厚薄不勻。滿施透明釉,釉層薄,光澤較好。圈足內有“官”字款。“官”字款最早...
- 現代“鞍鋼憲法萬歲”白瓷碗
現代“鞍鋼憲法萬歲”白瓷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 瓷器。文物特徵 質地:瓷 藏品編號;:92723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徵集購買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77-2000 具體尺寸...
- 大邑白瓷
為唐代四川地區白瓷產地,最早見於杜甫《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詩:“ 大邑燒瓷輕且堅, 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 急送茅齋也可憐。”據此大邑白瓷碗當具胎薄、質堅、音脆和釉白如雪等特徵,與唐代著名邢窯白瓷相似。但...
- 宋代瓷碗
另外從厚薄上看,宋代瓷碗在胎體上有向薄發展的傾向,如定窯白瓷碗在器壁上多數較薄。口部 宋代瓷碗在口部特徵十分豐富,常見的有直口、口微侈、侈口、近直口、小敞口、斂口、口微斂、撇口、口微外撇、圓口、直口、葵瓣口等。
- 隋代白瓷
燒制的碗均為深腹、直壁、平底,與北方隋墓中出土的白瓷碗相同。隋代白瓷窯址的發現,不僅證明隋代白瓷燒制技術已臻完善,而且也解決了隋代墓葬中出土的部分白瓷的窯口問題。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又根據《國史補》中關於“內丘白瓷甌”...
- 宋白瓷小碗
宋白瓷小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3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1848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舊藏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
- 北朝青瓷與白瓷
北朝白瓷 北朝制瓷工藝一個突出的成就就是燒成了白瓷。河北內丘北朝窯址曾發現了白瓷雙耳罐等作品,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曾出土了白瓷碗、杯、三系罐、四系罐等器物,也是內丘產品,與同時代的青瓷造型相同。胎泥選擇...
- 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是一種瓷器,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茶具簡介 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
- 高白瓷
高白瓷亦稱高級白度瓷,與建白瓷、藝術瓷雕合稱德化瓷中的三朵金花。高白瓷系採選本地優質高嶺土等原材料,經精加工配製,以高溫還原燒成,瓷質釉色純淨細膩,高潔無瑕,雪白高雅,冰肌玉骨,猶如雪凍霜凝。1958年由德化瓷廠研製成功...
- 鞏義窯白瓷
盛唐、中唐之際多見敞口、唇口、斂口玉璧底碗和四花瓣形花口碗等,與邢窯器相比,鞏義窯產品器壁較厚重,唇口更厚潤,而玉璧底碗底心不施釉是與邢窯器的明顯區別。此外鞏義窯白瓷碗採用匣缽疊燒或直接在窯內疊燒,因此碗底里外...
- 官字款鎏金銀扣劃鳳紋白瓷碗
官字款鎏金銀扣劃鳳紋白瓷碗,北宋瓷器。1974年遼寧省法庫縣葉茂台7號遼墓出土。現藏遼寧省博物館。高4.6、口徑15.2、足徑9.8厘米。口呈六出花瓣形,鑲鎏銀寬口邊,圈足外侈,碗內平底。胎質潔白堅細,釉質瑩潤光潔。內底劃...
- 白陶瓷器
白瓷是漢民族傳統瓷器。由於它受人們的喜愛,白瓷顯現高貴,其用途廣泛。它最早創燒於東漢之前,唐代有名的過渡性灰白瓷邢窯,到北宋早期的白瓷定窯,汝窯。元代白瓷是白中含青,白瓷出現倒退現像。明代又恢復白瓷的本像。白瓷的...
- 元青白瓷小碗
元青白瓷小碗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文物特徵 年代:317000 質地:瓷 藏品編號;:2652 文物類型:瓷器 實際數量:1 質量範圍:0.01-1 kg 文物級別:一般 文物來源:移交 完殘程度:殘缺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具體尺寸(cm)...
- 邢窯
白瓷的發展起步較遲,而邢窯白瓷到唐朝中期已非常流行。唐墓出土的白瓷碗,胎土白潔,細如澄泥,釉色明淨,據此可以證明邢窯白瓷同樣是瓷器中之上品。唐代白瓷除邢窯外其他產地之白瓷質地制工也較優良,江西州窯也是當時白瓷的中心。
- 海碗
從古至今用來盛接飲食用的器皿,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圓形,極少方形。不斷變化的只是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這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本意:老北京指青花邊白瓷碗,由於一般...
- 碗墓
使用2000多個青花瓷碗,修墓人用了糯米漿和三合灰作“水泥”,將瓷碗粘合在一起,十分牢固,“要想完整地掰下一個碗來幾乎不可能。”瓷碗的碗口直徑約16厘米,為清代常見的青花沿白瓷碗,繪有花草、幾何紋等圖案。由於碗墓位於主幹...
- 金朝瓷器
秦庭域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詩文枕,枕面題七言律詩一首,其中有一句為“泰和三年調玉燭”。1988年12月山東成武寶峰鄉定西村出土的金代白瓷碗的外壁近足無釉處墨書“泰和三年十二口買二隻”款。1978年秋河北曲陽北鎮村出土定窯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