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淑賢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掖縣(今山東萊州)
- 出生日期:1947年
- 職業:國家一級演員
- 畢業院校:黑龍江省戲曲學校
- 主要成就:國家一級演員
- 代表作品:《荒唐寶玉》、《木蘭傳奇》等
- 所獲獎項:1989年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代表劇目,個人榮譽,藝術之路,出生,成名,傳統女性,劇院改革,巾幗英雄,三大舉措,教育基地,社會楷模,個人評價,領軍人物,身兼多職,中流砥柱,活動年表,
人物簡介
被譽為“藝海奇花”、“一代絕才”的白淑賢開創了龍江劇表演藝術的新紀元,大江南北,國門內外,她都以濃郁的特色、嫻熟的表演獲得極高的讚譽。她應工刀馬旦,兼工青衣,表演絕少被傳統劇表演的固定程式所束縛,而是博採京、評劇之長,在趟馬、走邊、起霸、對打等表演中融進東北二人轉肩、肘、腕、腰、步的表演技法和東北秧歌、武術的特點,這些嘗試為龍江劇的創建與定型起到重要作用。她還善於在舞台上雙手書法和作畫,堪稱梨園一絕。1991年參演春晚戲曲啞劇小品:《洞房花燭夜》。
代表劇目
她的代表劇目有《皇親國戚》、《雙鎖山》、《豪傑女》、《荒唐寶玉》、《木蘭傳奇》等。所獲獎項:1989年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0年文華獎;1992年第三屆上海戲劇表演藝術白玉蘭獎;1995年二度梅花獎。
個人榮譽
白淑賢從事龍江劇藝術逾四十年,工刀馬花旦、反串小生、武生,扮相光彩照人,聲音甜潤清脆,表演大氣傳神,技藝精湛全面。她主演了幾十部龍江劇劇目,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藝術形象,形成了獨具神韻的白派藝術風格。她的代表劇目是精品藝術“三部曲”——《雙鎖山》、《荒唐寶玉》、《木蘭傳奇》;她塑造的“關東的賈寶玉”、“黑土地上的劉金定”、“塞北的花木蘭”膾炙人口。《荒》劇獲首屆全國“文華大獎”;《木》劇獲第五屆全國“文華大獎”和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戲曲藝術片《木蘭傳奇》獲電影“金雞獎”、“華表獎”,並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被譯成8種文字,拷貝發行量創近年全國戲曲藝術片之最。白淑賢曾獲兩屆“文華獎”、兩度“梅花獎”、上海“白玉蘭獎”,均榮登榜首,被譽為“藝海奇花”、“一代絕才”。她多次赴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等地演出,均產生轟動效應,把名不見經傳的龍江劇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藝術之路
出生
白淑賢,祖籍山東掖縣。她的父母靠勤勞和聰明,闖蕩哈爾濱,站定腳跟。就是因為父親在一爿小店裡入了點股份,使得她兄妹五人背了30多年“出身不好”的包袱。說實話,自幼聰敏過人、學習成績優異的白淑賢被錄取到省藝校評劇班實非父母所願。然而,就是這個國小入不了少先隊、藝校入不了團、生活中到處受人冷眼的弱女子,卻在孤獨與壓抑中磨礪出一種內向、自強的性格。她與世無爭,漠然地對待流言蜚語和世間欺凌。練功房、排練廳成了她渴望永遠呆下去的聖殿——在這裡留給她的,只有藝術的空間和感覺。漸漸地她習慣了學藝做人的艱難,習慣了追求事業的坎坷。然而,幾十年辛酸苦辣,換來這一朝成功,能使她平靜嗎?她回到家,一頭撲到床上再也無法忍住,放聲慟哭起來……
成名
第二屆中國戲劇節之後,白淑賢成了一顆耀眼的明星。1991年春節晚會上,中央電視台把白淑賢雙手書法的絕技通過螢屏呈獻給千家萬戶。不久,龍江劇又在白淑賢的提議下以大蓬車方式遠征東南,演遍京、津、滬、寧等文化名城;爾後,又轉征西北,演到蘭州、西安等古城。一時間,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捲起黑土地刮來的“白旋風”。1991年秋,白淑賢攜4台劇目赴香港演出,引起轟動效應。1993年春,她又隨中央電視台明星藝術團赴馬來西亞演出,得到高度讚譽。1994年春,她率《木蘭傳奇》、《荒唐寶玉》參加新加坡獅城梅花藝術節,引起轟動。1994年,她領銜主演的《木蘭傳奇》,再次榮獲第五屆全國文華大獎和4個單項獎,同時她第二次居全國文華獎和第十二屆戲劇梅花獎榜首。梅開二度,再現風姿。
各種榮譽和頭銜,為她編織了一個格外耀眼的花環。名氣大了,自然會引來社會各界的矚目。可白淑賢還是白淑賢,她仍然一心忙她的藝術。儘管她躲不掉一些必要的應酬,可每逢領導接見或頒獎活動時,她總是儘量“貓”到不顯眼的角落,避免招搖過市。而若碰到外商或企業許以高酬拉她搞名人效應時,她則一概婉言拒絕。
傳統女性
白淑賢的確是一個傳統的東方女性。她雖然在藝術圈中生活,卻始終“古板”做人。她不喜歡社交活動,很少出入公共場所。任何應酬、社交場合,在她看來,都是活遭罪。
1993年年初,劇院創作一部新劇《木蘭傳奇》。這個被譽為“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壯歌”,在北京人民劇場奏響。文化部的幾位部長上台接見演員時全都激動不已,稱讚龍江劇《木蘭傳奇》是“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的優秀力作”,號召全國的劇院團要認真研究“龍江劇現象”。
劇院改革
自1993年起,白淑賢不僅當演員,還挑起了負責全劇院工作的重擔。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將劇院管理很快納入嚴密化、科學化的軌道。當筆者再次採訪她時,她講得頭頭是道:“我提出一個目標,要把龍江劇院建成高素質、高水平、高品位的藝術聖殿。對院裡管理工作,我有三句話,即‘有情的領導,無情的制度,絕情的管理’;對全院同志的要求,有16個字,即‘無私奉獻,執著追求,大家風範,爭創一流’。”
不光是講,白淑賢還真做得挺認真。在拍《木蘭傳奇》送審錄像時,為了省錢,沒有租用最好的機器拍,被文化部退回來重拍,對此造成的失誤,班子集體挨罰。她自己被罰500元,並在全院通報批評。如此一個敢做敢為的“鐵女人”,全院人誰敢小覷於她。院裡很快變得整齊劃一,令行禁止,簡直跟軍營差不多了。
從1995年起,身為龍江劇院院長的白淑賢,潛心下來,扎紮實實地擘劃龍江劇的發展戰略。有專家把龍江劇這一時期實施的諸多基礎性工作概括為“123工程”,把1995年以後的歲月界定為龍江劇的“戰略發展階段”。
一個工程 ——劇場開發工程
龍江劇成立40年,始終沒有劇場。辦公樓也陳舊簡陋。從當院長那天起,白淑賢就立下宏願:一定要給龍江劇安個像樣的“家”?但劇院連工資都難以保證,花幾千萬元蓋大樓,豈非痴人說夢?白淑賢又上來倔勁兒,她那“見谷架橋”的人生信條給她穩固的心理支撐點:別人看到山谷,就想到深淵;我看見山谷,首先想到,架起一座橋,跨過去
可憐身為藝術名家的白淑賢,踏上了馬拉松式的漫漫談判路。5年間談跑了幾十位開發商。這不怪人家。你不出一分錢,拿不臨街的1000多平方米占地,想得到臨街的6000平方米現代化的裝修高檔的劇場辦公綜合大樓,明擺著賠錢的生意,傻帽兒才幹!
這段日子,媒體上見不到白淑賢的名字,她低調得很。高雅藝術與經濟困窘所形成的巨大落差,使白淑賢那顆純淨無瑕的藝術家的心靈受到煉獄的熬煎。她善解人意,通情達理。她換位思考,按照市場化運作,必須找到雙贏的結合點。
聰明的白淑賢動腦筋了。她許諾:憑她的名人效應,憑她的無形資產,為開發商遊說周邊老大難的動遷戶,跑前期,跑工程規劃與審批,蓋幾十枚圖章,爭取優惠政策……
2000年,租房4年的省龍江劇院已經搬回了位於哈爾濱市黃金地段新落成的6000多平方米劇場辦公綜合藝術樓。可以說,在全國的劇院團中,黑龍江省龍江劇院的辦公、排練、演出綜合條件肯定是相當優越的。主體工程國家、劇院沒投分文,劇院固定資產增值近3000元萬!?
白淑賢憑她的“市場化運作”,為龍江劇打下了百年基業,圓了龍江劇幾代人的夢。
兩項戰略 ——人才戰略與精品戰略
1993年,白淑賢剛當上院長,就說服省文化廳廳長,通過省藝校招了一個58人的龍江劇學員班。到1997年學生們進入劇院實習,正趕上劇院開發工程上馬,開發商給劇院臨時租了個很簡陋的辦公地方。學員實習沒場所,排練沒舞台,身為院長的白淑賢著實上了大火?恰恰這時,省文化廳廳長動員白淑賢出山,接手當時幾乎交不上文化廳房租的酒店。經過周密考察、論證,一個極富有創意的集餐飲文化與高雅藝術為一體的大森林文化酒店宏業駿開,正好作為龍江劇的“第二舞台”。白淑賢當起了董事長。裝修、辦照……四面化緣,八方求人。買什麼圖案的牆壁紙,購什麼顏色的窗簾布,極富藝術審美眼光的白董事長都要親歷親為。忙乎兩個多月,“大森林”開業火爆異常,而心力交瘁的白董事長卻住進了醫院。
“大森林”成了哈爾濱的一道風景。4年間“大森林”演出隊編演了300多個節目,演出超3000場。學員們在“大森林”得到充分鍛鍊,“大森林”造就了一批“百靈鳥”。
巾幗英雄
1998年起,龍江劇開始排演新人新作《梁紅玉》。梁紅玉,這位擊鼓抗金兵的巾幗英雄,早已納入了白淑賢藝術創造的女英雄系列。當時,傳出了凡得梅花獎三度梅者,即為“終身梅花獎”的說法。正值藝術成熟期的白淑賢,在眾多專家眼裡,是具有相當實力與競爭優勢的衝刺“終身梅花獎”的藝術家之一。編劇為她寫戲,導演要為她導戲。對此,白淑賢的腦子裡著實鬥爭了一番。舞台,是演員的第二生命。對藝術痴迷、執著,視龍江劇超過自己生命的白淑賢,如果出演梁紅玉,問鼎“三度梅”,可能比她當年領著龍江劇硬闖出一條路來要輕鬆許多。然而,她最終還是把梁紅玉的擔綱任務壓在了她的學生李雪飛身上。因為她再三權衡,自己得什麼樣的獎,也不如龍江劇推出接班梯隊含金量高。龍江劇是個新劇種,必須趁自己盛年鼎力扶持新人,把龍江劇的火炬儘快傳給下一棒……
《梁紅玉》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進京獻禮演出,參加南京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參加上海第二屆國際藝術節演出,廣受好評,為龍江劇第三次摘取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李雪飛獲上海“白玉蘭獎”。白淑賢的人才戰略與精品戰略結出了豐碩之果。
三大舉措
這個時期,白淑賢被提升為省文化廳副廳長,被推選擔任中國劇協副主席,被公認為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家。終日超負荷運轉,嚴重透支了她的健康。按理說,她應該歇歇腳,喘口氣了。然而,她不能。在她的眼裡,龍江劇只是開了個頭。
教育基地
還是“市場化運作”,劇院沒花分文,白淑賢以自己的無形資產作為條件,通過聯合辦學,於2000年創辦了龍江劇藝術教育基地。黑龍江外事旅遊學院斥巨資建起了寬敞明亮的集體排練、教學、辦公、食宿為一體的5000平方米基地藝術樓。兩期招收的百餘名學生,在這裡受到了嚴格的全面的藝術教育。學生中已有多人隨龍江劇進北京、赴上海等地,參加大型演出活動。基地學生成了龍江劇承辦的全省春節文藝晚會及大型文藝活動的亮麗風景。這幾天,正熱熱鬧鬧搞的全省少兒“小梅花獎”評選活動,基地學生得了兩個金獎,兩個銀獎,三個配角獎,著實風光了一把。
社會楷模
每逢白淑賢來基地,孩子們都親熱地呼其為“白奶奶”。在孩子們心目中,白奶奶是楷模,從藝的楷模,做人的楷模。孩子們夠幸運的,有這么一位德藝雙馨的“白奶奶”做師長,起點這么高,還愁發展嗎?
龍江劇發展聯合體第一批吸收了5個龍江劇分院。白淑賢任聯合體理事會的主席。至此,多年“天下一團”一花獨放的龍江劇結束了孤軍奮戰的局面,龍江劇步入了普及發展的快車道。
年逾半百的白淑賢似乎越活越年輕了,臉上老是掛著笑容。看得出,她心情不錯。是的,為龍江劇辛辛追求,苦苦磨礪大半生,而今,她一手策劃的龍江劇的發展藍圖正在一步一步付諸實施。龍江劇儘管充滿艱辛,但畢竟希望在前,光明在前。
白淑賢還得繼續往前走,她的腳步似乎邁得更大、更穩、更紮實了。
個人評價
領軍人物
白淑賢為龍江劇的創造、實驗、發展起到無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是龍江劇劇種建設的領軍人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戲劇事業家和文藝管理人才。她策劃、制定龍江劇發展方案,抓管理,樹院風,出精品,育人才,闖市場,建劇院。她通過聯合辦學,奉獻自己的無形資產,創辦了龍江劇藝術教育基地——白淑賢藝術基地,建起了龍江劇的人才庫。她在主體工程沒有國家投資的情況下,通過市場化運作,建成龍江劇劇場辦公綜合大樓,打下龍江劇的百年基業,固定資產增值三千萬;她發起創辦龍江劇發展聯合體,發展九個龍江劇分院,建起了普及龍江劇的網路;正當藝術成熟期,她讓賢推出“小白淑賢”,培養起龍江劇幾代接班梯隊。其管理才能與高尚藝德和人格贏得廣泛好評。
身兼多職
白淑賢擔任黑龍江省政協常委、黑龍江省文聯副主席、黑龍江省婦聯執委等多種社會職務,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標兵、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省“三八”紅旗手、黑龍江省首屆“十大女傑”,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黑龍江省及國家首屆德藝雙馨文藝家、優秀中青年專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79年,白淑賢重排《雙鎖山》,趟出了龍江劇的表演新路子。《雙鎖山》被稱為龍江劇的奠基劇目,在龍江劇建設的道路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在白淑賢的演藝生涯中,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1981年,由她主演的《皇親國戚》、《雙鎖山》同時進京演出。在第二屆中國戲劇節上,白淑賢主演的兩台戲同時亮相京城舞台,《荒唐寶玉》中的雙手書法,《雙鎖山》中的雙手書畫,令觀者嘆為觀止。
中流砥柱
在白淑賢的策劃與主持下,《龍江劇發展工程方案》贏得了黑龍江省領導的高度重視。她提出了發展龍江劇的“三大舉措”——創辦龍江劇藝術教育基地、成立龍江劇發展聯合體、籌辦龍江劇小雪花藝術團。白淑賢白手起家辦學校,在國家沒有投入的情況下,通過聯合辦學,創辦了龍江劇的藝術教育基地。基地獨創自己的教學體系,除開設戲曲專業必學的基本功、武功、戲課、把子、唱腔等課程外,對學生因材施教,加開了武術、聲樂、民間舞、現代舞、樂理、小品、民樂演奏等多種課程。通過全面培養、超常訓練、科學創新、造就英才的新型教學模式,不但為龍江劇和省里的專業院團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功底紮實、技藝全面的接班梯隊,而且成為部隊以及省內外多家演藝單位招收藝員的熱門學府。
活動年表
白淑賢(黑龍江省龍江實驗劇院)獲獎
1991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上與張寄蝶表演戲曲啞劇小品《洞房花燭夜》。
1992年2月4日,1992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
《文華薈萃》戲曲聯唱(均由文華獎獲獎演員表演):
豫劇《牡丹小唱》選段(河南省豫劇院李金枝)
滬劇《明月照母心》選段(上海滬劇院陳瑜)
湘劇《郭亮》選段(湖南省湘劇院王永亮)
晉劇《閨劇》選段(陝西省晉劇院青年團楊愛蓮)
贛劇《梁祝姻緣》選段(江西省贛劇院塗玲慧)
黃龍戲《騎上黃龍飛上天》(吉林省農安縣黃龍戲劇團雷霆)
1995年1月31日,1995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演出節目龍江劇《花木蘭》(白淑賢)
2000年2月4日,盛世龍騰——2000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演出節目:龍江劇《花木蘭》(白淑賢)
2003年1月31日,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演出節目:《巾幗風采花木蘭》
京劇《從軍》(鄧敏)
豫劇《路遇》(王紅麗)
龍江劇《操練》(白淑賢)
河北梆子《奇襲》(彭蕙蘅)
京劇《殲敵》(鄧敏)
2004年1月21日,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演出節目:
龍江劇《荒唐寶玉》(白淑賢)
2007年10月13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主辦的“黨的旗幟高高飄揚——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大型系列演唱會”第五場、“梅花朵朵向太陽”主題演唱會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辦。中國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藝術團的19位梅花獎得主從全國各地齊聚首都舞台,用京劇、崑曲、越劇、龍江劇等多種戲曲形式的演出迎接黨的十七大。